成果导向宣教对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成果导向宣教对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刘佩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脊柱外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成果导向宣教对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成果导向宣教。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合理饮食、功能锻炼、自我调节依从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合理饮食、功能锻炼、自我调节依从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成果导向宣教,可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遵医行为及满意度。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成果导向宣教;日常生活能力;遵医行为

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胸腰段,轻微外伤可引发骨折,造成患者顽固性腰背部疼痛、脊柱后凸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由于患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记忆力退化,身体机能下降,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均有所下降,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的难度较大,常规健康宣教难以满足临床需求[2]。成果导向宣教理念(OBE)注重最终学习成果,并将个体学习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确定阶段学习目标后,达成顶峰学习成果[3]。本研究将成果导向宣教应用于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患者;②年龄≤85岁;③神志清楚,无沟通障碍;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条件:①保守治疗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病理性骨折患者;③脑血管病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④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⑤合并精神疾病,不配合研究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成果导向宣教,观察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设立目标:患者入院第1天,护士向患者明确统一介绍健康教育的目标,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过程,责任护士负责执行,护士长负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 明确途径:护士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认知水平,以小组形式开展团体宣传,由固定的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每次20~25 min。(3)宣传内容:①向家属讲解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治疗、护理及手术基本过程等。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床头铃、床档的使用方法及预防跌倒的措施,教会家属协助患者床上洗漱、进食、使用便器、轴线翻身等。③功能锻炼指导。术前1 d,使用病房移动护理车为患者及家属播放预防下肢深静脉形成及“下床三部曲”功能锻炼视频,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锻炼教育,观看视频后护士行床旁指导,首先家属学会,护士和家属共同指导患者,使其掌握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舒缩练习、直腿抬高练习、屈膝屈髋运动引体向上练习的方法,同时协助患者进行俯卧位练习,使患者能耐受手术。术日,护士及家属共同督促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舒缩练习、直腿抬高练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屈膝屈髋引起向上运动,以锻炼腰背肌功能,促进腰腹部血液循环、清除炎性致痛物质。术后1 d,护士播放佩戴腰围视频供患者及家属观看学习,护士和家属共同为患者佩戴腰围,协助患者下床,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下床三部曲”的注意事项。④饮食指导。向家属行饮食宣教,使其掌握饮食注意事项,配合患者饮食,制定个性化的食谱。⑤用药指导。由护士一对一为家属讲解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知识。⑥出院指导。嘱患者积极参加户外有氧体育锻炼,出院指导采用互动式宣教方式,鼓励家属提出心中疑惑,倾听其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及时给予疏导,面对面进行专业指导,提供人文关怀,邀请患者及家属填写住院满意度调查表,鼓励其提出宝贵意见。(4) 自我管理:将患者加入微信群,出院前1 d,通过图片或录制短视频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护理措施,并向患者推送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重拾信心,实现自我价值。(5)随访评估: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通过电话或上门回访等方式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宣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反馈。

1.3观察指标 ①日常生活能力:两组入院时、出院前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采用Barthel指数判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高。②遵医行为:从合理饮食、功能锻炼、自我心理调节3方面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遵医行为指患者及家属遵照医护人员指示完成各项措施。③满意度:以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工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对两组所享受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0

35.39±8.25

59.67±8/83

观察组

30

35.46±8.29

69.26±8.17

t

0.287

6.173

P

0.905

0.000

2.2两组遵医行为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合理饮食、功能锻炼、自我调节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负性情绪的比较[n(%)]

组别

合理饮食

功能锻炼

自我调节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11(36.67)

19(63.33)

7(23.33)

16(53.33)

9(30.00)

15(50.00)

观察组

12(40.00)

28(93.33)

6(20.00)

29(96.67)

10(33.33)

27(90.00)

2

0.584

13.894

0.497

14.853

0.652

17.691

p

0.623

0.000

0.558

0.000

0.494

0.000

2.3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0

11

13

6

24(80.00)

观察组

30

17

12

1

29(96.67)

2

4.173

P

0.003

3讨论

骨质疏松好发生于老年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现象,老年患者因疾病认知及心理因素,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整体治疗效果[4]。目前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不佳。本研究将成果导向宣教应用于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合理饮食、功能锻炼、自我调节依从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成果导向宣教,可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遵医行为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代丽丽,李旭,曲宁宁,等.家属赋能教育模式在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02):258-261.

[2]许倩,高学军,张巧红,等.同伴支持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对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08):758-761.

[3]Pivonello R,Fleseriu M,Newell-Price J.Efficacy and safety of osilodrostat in patients with Cushing's disease (LINC 3):a multicentre phase III study with a doublel-blind,randomised withdrawal phase[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20,8(9):748-761.

[4]陈琛.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8):3416-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