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党建+”走好国企高质量发展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2
/ 2

用好“党建+”走好国企高质量发展路径

周倩君

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合肥市230000

摘要:在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党建工作凭借其鲜明的政治特色,坚实地确立了在企业政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引擎。通过深入贯彻“党建+”的核心指导思想,国有企业得以进一步彰显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从而为企业稳健前行不断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党建+”;国企;高质量;发展

1国企“党建+”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国企“党建+”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更在于引领和保障企业的全面进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党建+”助力国企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国企能够确保治理体系的完善和高效运行。在党建引领下,国企能够建立起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企的现代治理机制,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党建工作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其次,“党建+”推动国企创新发展。党建工作能够激发国企的创新活力,推动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通过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国企能够培养和引进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党建工作还能够推动国企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党建+”促进国企履行社会责任。国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国企能够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用好“党建+”走好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1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发展基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坚实支柱,正积极实施“党建+”战略,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在这一进程中,强化党的领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的关键所在,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健前行。党的领导在凝聚员工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企业党委应当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在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积极探索党建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途径。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内部制度和机制,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2深化“党建+”理念,推动创新发展

“党建+”理念,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创新思路与重要举措,正日益受到广大国有企业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其核心要义在于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等多个关键环节,形成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首先,国有企业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工作既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又要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和行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畅进行。例如,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明确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充分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员工共同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同时,党建工作还应紧密围绕企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提供市场分析、竞争态势等关键信息,为企业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应积极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追求。此外,党建工作还应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2.3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为确保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模式及工作机制的创新得以高效实施,进而保障工作质量的高效提升,相关领导与专业团队在规划设计时,需严格遵循分析讨论相结合、决策执行监督并行、任务任职交叉配置的原则。此举旨在推动“党建+”工作的高效执行,并加强对“党建+”工作人员及领导干部行为的监督,防止和纠正任何偏离正确轨道的行为。国有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决遵循党所指引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方能实现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和经营成果的显著增强。坚持生产与党政建设并重的工作理念,对于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策略紧密契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理念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协同效率,进而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2.4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创新活力

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潜力和竞争力,更是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党建+”战略指导下,国有企业应更加重视员工培训和教育的投入力度。这不仅仅是对员工个人成长的关注,更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通过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此外,激发员工创新活力同样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员工活力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党建+”模式下,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这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还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也是激发员工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立奖励基金、评选优秀员工、举办创新大赛等方式,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不仅能够激励他们继续发挥优势、创新创造,还能够激发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形成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

2.5强化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效能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必须持续创新“党建+”工作的实施形式,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注入新动力,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能。例如,借助信息平台的强大功能,可以开展党建民意调研活动,鼓励广大职工积极为党建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可以借助党建微信公众账号、官方微博、企业党建APP以及抖音平台等新媒体渠道,构建职工诉求反馈的有效载体,进一步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有效拓宽党建工作的发展领域和维度。此外,推进办公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简化“党建+”工作的繁琐流程,提高党建内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减少“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物资浪费,从而实现党建成本的合理节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结语

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施“党建+”理念,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员工素质,实现高质量发展。此举稳固了企业市场优势地位,为社会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未来,国企将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将探索创新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提升效率,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喻招文.“党建+企业文化”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J].现代企业,2024,(03):82-84.

[2]杨鹏飞.“互联网+党建”在基层企业落地的路径实践[J].企业文明,2024,(02):47-48.

[3]何立川.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24,(01):181-183.

[4]刘夫龙.浅析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J].中外企业文化,2024,(01):184-186.

[5]梁浩.国企党建政工工作创新对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4,(01):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