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1
/ 2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影响分析

张月

广元市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144例,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实验组72例应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干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脱管、堵塞、疼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导尿管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尿路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住院患者;导尿管;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常用于院内无法下床的病重患者,该方法易导致尿路感染,且感染率随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尿路感染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当导尿管留置时间超过3天时,若未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这对患者的病情影响十分不利。所以实施有效的防控护理措施对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至关重要。集束化护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科学性得到广泛认可,将该方法应用于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中,能够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进而改善患者预后[1]。因此,本文就针对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临床作用价值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1基础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2-8~2023-2选取我院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144例,因具体实施的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72例,男42例、女30例,37-86岁,平均年龄(61.53±2.14)岁;实验组72例,男40例、女32例,40-83岁,平均年龄(61.47±2.08)岁;各组基线数据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①每日定时执行两次会阴区域的清洁护理,确保每七天更换一次集尿袋,以保持卫生;②定期检查导尿管的固定状态,并确保其位置始终低于膀胱,以预防尿液倒流;③细致观察尿液的颜色、质地及排量,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护理与治疗措施。

实验组:对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选取临床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导尿管相关操作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导尿、取尿等步骤及注意事项,确保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循医嘱和相关规范。②制定与调整护理方案: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可能遭遇的不良事件和易感环节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流程。每周召开一次小组研讨会,解决和探讨实际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护理流程进行适时调整。③加强导管护理:每日评估导尿管的留置必要性,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导管。定时检查尿液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无菌性,确保引流通畅、管路封闭,并详细记录尿液情况。使用清洁收集器收集尿液并定期消毒,对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更高浓度的消毒剂。每日清洁会阴部,保持尿道口清洁。④营养支持与心理关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科学的营养支持,满足其营养需求,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提高患者的置管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与尿路感染:记录两组患者脱管、堵塞、疼痛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脱管+堵塞+疼痛)/例数*100%。采取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种护理模式开展调查,问卷总分100分,81-10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感染率=感染例数/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4.0统计对本文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实验组在脱管、堵塞、疼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组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与尿路感染比较(n,%)

小组

例数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护理满意度

尿路感染

脱管

堵塞

疼痛

总发生率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72

6(8.33)

4(5.56)

2(2.78)

12(16.67)

21(29.17)

41(56.94)

10(13.89)

62(86.11)

9(12.50)

实验组

72

1(1.39)

0(0.00)

0(0.00)

1(1.39)

39(54.17)

32(44.44)

1(1.39)

71(98.61)

1(1.39)

X2

10.231

7.973

6.878

P

0.001

0.005

0.009

3 讨论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这不仅可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2]。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主要聚焦于基础疾病的护理,缺乏针对性,因此在临床护理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更具明显的有效性

[3]

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是通过整合一系列具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和规范护理操作,有效应对临床上的难治性疾病。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通过培训使小组成员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从而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护理。制定与调整护理方案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速度,同时也能提升护理质量。加强导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营养支持与心理关怀可改善身体状况、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尿路感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方婷.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2):61-63.

[2] 吕静玉. 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9):45-47.

[3] 钮芳萍,丁雷,张馨尹. 观察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J]. 智慧健康,2020,6(3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