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7
/ 2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张学强

济南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0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联密切,共同构成企业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使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强调战略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要求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并加以高度重视,要明白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操作当中必然会面对或多或少的问题或挑战,所以需要企业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结合自身运营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寻找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其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引言

   基于当今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国内各个领域内同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呈现“激烈化”发展态势。各企业只有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实际价值,才能更好地控制支出,有效避免市场风险,最大程度上减轻风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预算管理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高效构建需要深刻认识二者的关联性,正视内部控制存在的局限性,细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做法,并通过科学的保障措施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

1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对全面预算管理来说,它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具有效益性,因为它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效益,通过实现对内部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充分利用,能够凭借较小的成本投入来帮助企业获得较大效益;二是具有适应性,与传统预算管理相比较,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更加明显的适应性,它可以对企业内外部运营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进而实现预算管理未雨绸缪的作用,帮助企业有效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环境;三是具有多维性,其主要表现在预算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它不只是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开展业绩考核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也是各个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的重要工具,更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对全面预算管理予以足够重视;四是具有全员性,它需要调动企业全体职员积极参与和广泛协作,需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全体职员参与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全部职员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中去,并且对预算目标进行不断分解和细化,落实到各职员身上,如此才能够强化其责任意识,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参与预算管理工作;五是具有综合性,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内容涉及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资金预算、收入预算、销售预算和成本预算等,因此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2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2.1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其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科学的制度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首先,强调价值观引领。积极的企业文化应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有机融合。在全面预算管理框架下,企业可以明确强调成本控制、效益最大化等共同价值观。价值观引领有助于形成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增强协同合作,提高内部控制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其次,注重沟通和互动。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需要打破信息壁垒。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企业应鼓励各级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畅通沟通,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达到每个员工。最后,倡导创新与学习。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和学习,适应市场变化。在全面预算管理下,企业需要倡导员工关注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2.2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为实现内部控制提供了支持。为了更好地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要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应从明确目标开始,即明确内部控制的基本任务和职责。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应包括对成本、效益、风险等各方面的全面管理,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达到预算设定的目标。同时,要明确各级管理层和各个部门在内控中的具体职责,保障内部控制任务的有序分工,形成内控责任链。内部控制制度应以全面、细致的框架为基础,覆盖企业各个管理层级、各个业务环节。在制度设计中,要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将预算设定、执行、监控等环节纳入内控范畴,确保内控的全面性。细致的制度框架需要对各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详细规定,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信息流通等方面,以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

2.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的成功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灵敏而全面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从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首先,树立风险意识。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需要深刻认识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下,企业应当通过培训、沟通等手段,重视全员风险意识的培养,使每个员工都能够主动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上报。其次,明确风险指标。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特点和行业规律,确定一套全面的、具有代表性的风险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战略指标(如新产品上市计划、市场扩张计划)等。通过明确风险指标,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各个层面的风险信号,为风险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最后,整合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可以通过整合财务管理系统、业务运营系统等信息系统,建立全面的、实时更新的数据平台。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更加迅速、精确地识别出潜在风险,为决策层提供实时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整合不仅提高了风险预警的效率,也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2.4对预算进行及时优化与调整

企业要牢牢把握预算调整原则,只有在企业运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较大变化的时候才能进行调整,并且要把调整的限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如果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外部环境没有出现较大变化,与预算编制时所假设和论证的情况大体上保持一致的话,就需要充分保证预算的权威性,而不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不能动不动就对预算进行调整,这样预算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二是如果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得预算管理难以有序推进的话,就需要酌情优化和调整预算,但是要注意调整的幅度不能够过大,所以其关键在于把握好调整幅度,而这是没有固定标准可以套用的,需要企业对自身运营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进行全方位考虑和综合分析,在预算刚性和保证预算弹性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有效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够实现预算调整的目的和意义,所以需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结束语

   总之,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强调将预算与企业战略、业务运营紧密结合,为企业内部控制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企业自身运营发展的具体状况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拟定与之相对应的优化策略,如此才能够切实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靳琦霞.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经界,2019.20.022.

[2]唐艺真.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财会学习,2019,(19):234+236.

[3]杨如冰,王玉.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财会学习,2019,(11):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