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现场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现场管理探讨

曹玉娟

身份证号码:510823198710031341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电力、照明、通风、给排水、暖通空调等多个领域。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如施工组织不合理、协调配合不充分、质量控制不到位等。为有效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需要对其现状管理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现场管理

1对于机电设备安装的概念分析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工业、民用和公共领域的机电设备安装,包括不同种类的机电设备的安装。这些安装工程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需要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和新兴技术,施工周期较长、综合性较强。因此,相关单位和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标准,加强对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管理,确保施工技术的成功实施,有效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项目工程的正常运行。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并且其施工过程较为繁琐,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规划,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并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技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确保行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需要注意的事项还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设备调试和验收等方面,这些都需要相关单位和人员认真对待,确保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管理现状

2.1施工组织不合理

第一,在施工前没有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缺乏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时间安排。这导致施工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进度,工作任务和工期安排不明确,影响施工的连贯性和效率。第二,施工现场缺乏明确的工作分工和责任划分,各个施工单位和工种之间的职责不明确。这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责任推卸、任务重叠、工作冲突等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第三,各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施工现场信息传递不及时、交叉工作不协调。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设备配合不到位,工序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第四,施工现场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不合理调配,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利用率不高。一些工种可能人手不足,而其他工种则可能出现人员闲置,影响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

2.2协调配合不充分

首先,沟通渠道不畅通。施工现场各专业之间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信息丢失、误解和偏差,导致工作协调困难。其次,工作任务交叉冲突。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存在交叉和冲突,导致施工工序不能按时顺利进行。例如,电气工程和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可能需要共用同一区域,但由于协调不当,导致施工时间冲突和工作协作困难。其次,缺乏整体协调计划,各专业之间的工作安排和进度控制相对独立。这导致各专业之间无法及时协调、配合,影响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施工现场各专业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文化,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协同氛围。导致信息保留、资源共享和问题解决不足,影响施工协调配合。

2.3质量控制不到位

第一,工艺操作不规范。施工过程中,工人在安装设备或进行电气布线时,操作不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例如,连接电缆时未正确绝缘、紧固螺丝不牢固或连接器插入不到位等,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和安全隐患。第二,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未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或购买,或者质量不符合标准。例如,使用低质量的电缆、管道或配件,这些材料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老化或产生电气故障。第三,缺乏质量检测和验收。例如,对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的检查不够严格,对电气布线的测试和验证不充分。这导致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第四,施工过程中记录和文档的完整性不足,缺乏对施工细节和质量控制的记录和跟踪。这使得质量问题的来源和处理过程无法追溯,难以进行质量追责和质量改进。

3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现状管理改进策略

3.1强化施工组织与协调

第一,建立全面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工程的各个阶段和工作内容。计划中应包括任务分解、工期安排、资源调配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第二,建立施工协调机制,包括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议、建立施工现场的沟通平台等。这将有助于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工作协作和问题解决。第三,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经理的角色和责任明确、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监控、风险管理等。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提高施工组织和协调的效率和质量。第四,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确保各专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议,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解决工作中的交叉问题和冲突。第五,针对不同专业之间的协作问题,制定具体的协作方案。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和工作流程,确保各专业之间的工作配合紧密,减少冲突和延误。第六,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施工工作按照计划进行。设立专门的监督团队,进行现场巡检、抽查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3.2建立项目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专门的项目协调小组,由项目经理、设计师、施工人员、监理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该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确保各专业之间的协作顺畅。二是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邀请相关方参与,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会议上可以就工作进展、技术问题、资源需求等进行讨论和协商,及时解决问题和冲突。三是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和职责,并制定详细的工作分工和协作流程。确保每个参与方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和目标,避免工作重叠和责任模糊。四是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用于存储和交流与项目相关的文件、设计图纸、施工计划、变更通知等信息。这样可以确保各参与方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减少信息传递的延迟和误解。五是利用协同办公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在线会议平台等,促进实时沟通和合作。通过这些工具,各参与方可以随时更新进展、讨论问题和共享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六是培养项目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商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3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

一是制定并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程序等。确保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操作规范。二是制定详细的质量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时间、内容和标准。确保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进行定期检查,以及对成果的验收。三是进行质量抽查和抽样检测,以验证施工过程和成果的质量。抽查和抽样检测应有针对性,覆盖关键工序和重要构件,确保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四是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与验收、工艺操作的规范执行、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等。五是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反馈,对施工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改进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六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如使用无损检测设备、数字化测量工具等。这些工具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发现潜在质量问题。

4结语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现场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制定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组织与协调、强化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改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延误和冲突,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珊珊.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现场管理措施[J].江苏建材,2023,(02):162-163.

[2]张丰,张克银.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J].自动化应用,2023,64(06):149-151.

[3]樊霄锵.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与管理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3,(02):57-59.

[4]柯翼之.建筑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24):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