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王琪 张媛媛 王嘉懿 赵绪时 唐静文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山西太原 30006

摘要: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就要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存在使用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了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管理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固定资产;问题分析;优化策略

1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具体来说,涉及企业资产的购置、折旧、维修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计划、控制和监控,其目标是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同时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部门进行资产管理工作时,缺乏明确的任务分工,无法有效配合;相关工作人员职责划分不清,资产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受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影响,已有的资产管理方式无法形成规范合理的体系。比如:设备资产在出租出借过程中,缺少系统且规范的规章制度,各环节监管不到位,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2.2管理分散化且缺乏监督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较多部门,但各部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仅重视本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管理处于分散化状态。此外,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存在资产交叉使用的现象,固定资产在不同部门之间流转使用,归不同管理部门负责。由于管理方式缺乏系统性,固定资产管理难度逐渐增加,易产生权责不清、权责推卸等情况。同时,有些企业还存在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管缺位的情况。虽然存在资产监督部门,但其落实力度不够,监督力度较弱,导致资产监督工作形同虚设。审计部门的工作发挥力度有限,对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的监督存在不足。例如在固定资产的采买、验收入库、使用、维护、保管等环节缺乏相关的约束和监管,还存在未经上级部门相关审批就随意出租出借或处置资产等情况,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3.1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购置审批制度

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一套完善、科学、健全的涵盖固定资产购置配置到固定资产报废全过程的管理制度,结合上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各部门应该按实购置固定资产,先要申请打报告,经上级部门签字后,再汇总至管理小组。小组要进行一定的审核与检查,坚定执行购置配置制度,要合理决策,针对预算条件内调整购置清单,尽量避免过多采购,对未到报废年限但是闲置的固定资产,要重新调配给有需要的部门使用。固定资产验收后,要及时贴标入库,需要签字确认,验收人员完成验收后,坚持一资产一卡片一编码,及时在固定资产台账做好记录。

3.2健全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提高使用效率

针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有关的管理部门应积极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对国有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针对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处置情况,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原因及具体数量能够及时掌握,使固定资产价值的最大化,降低资产的闲置率,而管理小组则要做好相关的台账,对台账里基本的信息尽量完善起来。对于需要做报废处理的固定资产,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置,对做报废处理后仍可继续使用的资产,应做备查登记,集中管理。其次尽量要建立一个重点抽查制度,对一些价格高昂的国有资产,应该要定期进行盘点、核数,与此同时对剩下的资产也要不定期进行抽查是否账实相符,并建立起企业人员的离任核查制度。

3.3落实固定资产的科学配置

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各项基础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履行基本职能的必备条件。资产的调度、购置和配备行为都与固定资产配置方式、配置过程的及时性与科学性密切相关。甚至配置方案的执行也会影响企业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各项政府专项资金的使用率、国有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等情况也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在固定资产配置工作中,首先要结合科学的管理思想对资产的需求与供给调度重新进行全局优化,并积极响应财政部的通知要求,严格配置各项固定资产。在现有资产存量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审批授权制度。在企业内部采用层级分明的领导审批模式,通过更加透明的调剂、调拨、共用、借用等复合型配置方式提升固定资产的整体管理效率。

3.4加大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力度

在企业内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阶段,需要确保固定资产的监管以及相关的信息记录时刻与管理的过程同步进行。具体的管理过程涉及计划预算、账卡核对、比价采购、调拨置换、变卖出让等具体模块功能,可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的相关规定和规范操作流程逐一实施。这一过程也需要指派专人或部门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审核,避免内部操作流程不规范或人为疏漏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或资产核查过程中产生误差,避免大批的固定资产管理疏漏等问题出现。考虑到企业内部资产管理所涉及的部门、人员和岗位较多,固定资产的所有使用者、保管者、专职负责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部门都应共同参与到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在企业内部宣贯固定资产管理人人有责的管理理念。对于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可根据其原本职位的特点,在监督职责的分配上进行差异化设置。以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和保管者为例,除了做好固定资产常规的使用、保管、维护等本职工作之外,更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在使用阶段出现资产损坏或过度损耗等情况。尽可能地帮助维护固定资产的常规价值和正常使用性能,若固定资产价值降低时,应由固定资产的专职管理者第一时间上报反馈,进而形成相对完整、准确、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记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除了直接关联的各级管理责任人需要参与之外,企业的财务部门也需要主动参与到固定资产的动态监测和管理环节中,结合财务核算的技术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固定资产的记录以及种类和数量的审核,涉及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原值和净值对比等工作,也需要在保证固定资产账户信息准确真实的前提下,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及真实情况的核验提供客观准确的参照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是否能够形成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固定资产是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企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本文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对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进行探讨,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企业在未来发展环节要进一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为企业的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段京玲.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市场,2021(03):80+82.

[2]毛小静.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J].当代会计,2021(05):31-32.

[3]时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探讨[J].纳税,2021,15(02):181-182.

[4]李强.探究国有企业固定资产 管理的优化策略[J].当代会计,2021 (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