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方法在60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方法在60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尹新平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 032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治疗方法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汾阳医院住院/门诊60例已经确诊LPRD的患者参与研究,经纳入、排除标准分析,确认患者符合实验参与条件。根据60例LPRD患者的入院时间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2组,一组实施常规慢性咽喉炎综合治疗方法,另一组则实施GERD治疗方法,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疗效、炎症因子和肠胃激素水平。结果:从疗效情况看,实施GERD方法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经检测,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炎症因子和肠胃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LPRD患者实施GERD治疗方法可提高疗效,并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胃激素水平。

关键词:咽喉反流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炎症因子;肠胃激素

GERD是常见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会出现十二指肠内部物质反流至食管的情况,患者不适感明显,还会引起慢性咳嗽、发音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据统计数据看,GERD的发病率大约为12.5%,虽然临床上对该疾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病因仍旧不明确。随着疾病的持续发展,患者临床症状愈加严重,将会对其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1]。目前,在许多研究数据中显示,慢性咽喉炎中的许多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情况,因此被归纳为LPRD。经临床研究看,对LPRD患者行GERD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良好疗效,以下研究便对此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选取汾阳医院住院/门诊60例LP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小组形式开展研究,通过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内均分配30例患者。从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看,男女比例18∶12,年龄22-63岁,平均(41.05±2.66)岁,病程1-5年,平均(2.66±1.41)年;观察组中包括2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24-60岁,平均(40.15±2.71)岁,病程1-4年,平均(2.41±1.08)年。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

纳入标准:①经内镜检查显示存在反流性食管炎;②伴有发音困难、慢性咳嗽等临床症状;③经内镜检查发现存在声带粘有分泌物、咽喉黏膜声带受损;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②存在传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③因继发性因素引起食管黏膜损害;④依从性差。

1.2 方法

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慢性咽喉炎综合治疗方法。使用西瓜霜含片(国药准字Z20020009,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指导患者每日5次,每次含服2片;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选择特布他林雾化液(批准文号H20140108,AstraZeneca AB)5mg,与800μg布地奈德混悬液(国药准字H20090903,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混合配置,借助超声雾化器进行治疗,每日1次。

观察组中需实施GERD治疗方法。选择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国药准字H19990114,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每日口服1次,每次40mg,于饭前30min用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J20140149,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 Co.Ltd),该药物每日口服用药3次,每次于饭前30min口服5mg;每次饭后1h嚼服0.5g铝碳酸镁咀嚼片(国药准字H20103483,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于3个月后评估疗效,若症状完全消失则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未达到以上疗效则为“无效”。

在治疗3个月后检测炎症因子和肠胃激素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期间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21.0进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可通过“%”表示,由“X2”进行检验,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且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从疗效情况看,观察组疗效明显更优(P<0.05)。

表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7

9

2

93.33%

对照组

30

14

10

6

80.00%

X2

10.051

P值

<0.05

2.2 炎症因子和肠胃激素水平

经数据分析看,治疗后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肠胃激素水平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炎症因子和肠胃激素水平对比(pg/ml)x±s)

组别

例数

IL-6

IL-8

TNF-α

血浆胃动素

血浆胃泌素

观察组

30

9.11±0.82

11.63±1.28

8.34±0.62

335.82±17.82

47.49±4.63

对照组

30

13.81±1.52

17.63±2.55

12.72±1.27

291.34±23.05

42.19±4.44

t值

8.341

6.071

9.341

4.414

2.63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从本次结果中表1可见,GERD治疗方法对LPRD患者有良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GERD治疗方法中,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的主要成分为质子泵抑制剂,可在用药后快速作用于胃黏膜壁,可以对壁细胞的H/K-ATP酶进行抑制,因此可减缓胃酸分泌,改善胃部酸性环境;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应用时,药物成分主要为促胃肠动力药,可以提高乙酰胆碱的释放水平,进而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排空,缓解不良症状;铝碳酸镁咀嚼片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酸药物,可以加强抑酸作用,并可以减轻胃黏膜、食管的损伤[2]。不仅如此,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还可起到协同作用,有利于抗炎、改善肠胃激素水平,详细见表2。由此可见,对LPRD患者实施GERD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疗效,并可促进消炎、改善肠胃激素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丽娟. 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分析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11 (24): 113-115.

[2]杨颖,徐红艳,王骏等. 口腔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对咽喉反流患者的诊断价值 [J]. 海南医学, 2020, 31 (03): 29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