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绩效评价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绩效评价思考

周东梅

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政府会计制度颁布后使得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管理质量,实现内部资金管理的高效性和和财务报表准确性发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政府会计制度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影响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为了进一步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的正常活动,确保经济收支核算符合要求,当前需要不断发挥政府会计制度下管理会计的作用,采取有效的绩效评价框架使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绩效评价

引言

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给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以及财务的核算和管理带来了重要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的完整度,也能够有效实现整体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业单位内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有效达到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保障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对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中运用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提升决策正确的重要基础,当前需要有效解决会计绩效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1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概述

1.1事业单位管理会计

事业单位为了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满足社会公众服务需求,需引进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1]。管理会计是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对当前的财务情况以及单位其他部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加工合成,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决策以及发展方向与实际情况相符,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与管理会计共同得出结论,开展高效的公共服务活动,通过科学的规划以及控制才能够不断完善当前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能。首先,通过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能够应对外界的变化,大部分事业单位具有非盈利性质,所以满足社会效益十分重要,而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发挥事业单位现有各项资源的效能。此外,通过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能够掌握当前的发展方向,以此来调动所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整体动能的提升。

1.2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运用定性或定量指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目实施成果和单位整体运行效果进行分析,以评价项目或单位整体是否达到预期绩效目标,开展有效的预算安排才能够确保整体综合性的评价符合实际。现阶段政府绩效评价是在既定资金范围内去考察单位实施的项目或者单位整体所达到产出指标,特别是数量、质量、时效等具体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满意度指标,采用多种方法确保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我国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树立了服务型事业单位的新理念,通过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能够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也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现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2.1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各级事业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以及优化[2]。但是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所采取的管理模式管理内容仍然比较落后,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评价指标建设过程中仅参考财政部门以及主管部门的内容,忽视了与自己情况有效结合,不同事业单位之间主要业务和发展方向有所差异,这样就会导致所制定的绩效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死板,无法从客观和全面的角度对当前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价,也会导致当前整体绩效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

2.2管理会计内控措施不完善

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管理会计的诸多事务,需要采取有效的内控手段,进一步完善管理内容才能够解决当前的不足,实现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提升。很多管理会计没有完善的内控措施,缺少风险防范和细节把控,当获取项目经费后,部分项目人员没有将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罗列,也缺少将各个环节进行把控,这样也容易出现资源和经费浪费以及过度消耗等情况[3]。此外,财务人员只关注单据与实际数据是否相符,没有结合合同内容以及社会活动的实际情况,这样导致一部分经费的支出与项目管理之间存在差异。

2.3 绩效管理观念淡薄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绩效管理工作缺少足够的认识,工作技能以及工作重点不够科学,这样导致绩效评价工作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比较小。一些事业单位只重视资金申请,缺乏用制度来规范资金使用的管理理念,经常出现资金申报不科学、项目进展缓慢、资金使用价值大打折扣。此外,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将绩效管理全面覆盖,在开展工作时也仅填写几张表格作为绩效评价,没能真正将绩效评价工作融入到预算管理当中,无法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考核。同时,大部分事业单位开展的绩效自评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制度支撑,评价所依据的数据信息质量有待考证等,导致绩效评价没起到考评监督作用,也无法发挥出指导作用。

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绩效评价优化措施分析

3.1建立分行业和类别的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部门给予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相关指导,将质量成本和实效有机结合,按照事业单位的行业职能以及资金性质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资金使用合情合理

[4]。同时,也要结合行业特点和职能动态调整各项工作,确保资金性质以及评价指标符合要求,同时要持续完善单位自评以及财政部门监督,通过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共同组合来确保当年预算指标的考评符合要求,也需要定期结合专项审计的结果,采用全方位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对当前事业单位实际经营与管理情况评价的公正性与完整性。

3.2建立管理科室内控绩效评价体系

管理会计在开展工作时需要有效应用政府会计制度,建立科学的内控绩效评价体系,结合不同的科室梳理各个层次的预算内容,分步骤、分项目的建立相关制度,这样才能确保绩效考核指标符合要求[5]。同时,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和标准化管理模式,确保考核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在后续具体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各部门也要结合绩效指标做好人员、资金、设备等综合管理,采用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了解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利用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来检验当前的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偏差,通过动态的管理才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3加强监督与考核

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融合绩效监督与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管,建立动态的问责机制才能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全过程把控。所以,要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监督与考核,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纠错纠偏,合理的控制预算收支,确保完成当前的绩效目标。同时,对于绩效考核开展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的年底评比以及晋升渠道相挂钩如果存在考核结果不好的情况,要进一步增强绩效管控意识,最大限度的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及时向社会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3.4以指标库为绩效评价基准

对于事业单位整体的绩效评价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的反应绩效情况,所以要按照指现有情况与绩效指标进行对比,一旦出现差异要及时纠正,明确绩效指标实际值与年初制定的绩效指标值之间的差异,要求找出差异原因,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优化方案,及时削减无效和低效的资金安排,强化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提高,单位整体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要结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要求对预算资金的支出和使用效能以及单位整体运行过程的情况进行把控,按照程度来科学的选取指标,根据指标对结果影响的大小形成事业单位自己的绩效评价体系。

4结语

近年来对事业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需要将政府会计制度有效融入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绩效评价当中,解决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建设和完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变革和创新,使当前事业单位的各项服务工作符合实际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亭亭.浅析基层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现状[J].中国市场,2024,(03):156-159.

[2]李翔.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J].财富时代,2023,(12):76-78.

[3]雷转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讯,2023,(24):135-137.

[4]谢遵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路径研究[J].会计师,2023,(23):100-102.

[5]乐娴.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分析[J].市场瞭望,2023,(2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