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任务驱动  促深度复习  提核心素养——以一堂“浮力”复习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3
/ 2

设任务驱动  促深度复习  提核心素养——以一堂“浮力”复习课为例

王康康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储能学校    315000

[摘要]在科学的复习课教学中,采用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设置层层递进的任务,能够很好地打开学生的高阶思维,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复习,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建构,洞悉众多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让学习真正发生,使复习课有趣、有味且更加富有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  深度复习  核心素养 复习

复习是再一次的学习,通过知识再现,将以前未掌握、遗忘的的知识重新学习、再次巩固。但复习课难上,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又缺少合理的学生活动设计,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比较普遍,课堂问题之间缺乏层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学生无法将知识形成体系,不利于构建知识框架;二是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简单枯燥的机械记忆和重复刷题,导致复习课等于习题课,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学实效普遍不高[1]。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设置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是一项非常好的方法。

任务驱动法指的是以学习任务作为学生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指引和动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一种驱动效应。“任务驱动”强调精心利用合理情境,有效融合学科知识;以学科问题为主线,逐步驱动并唤醒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解决一个个问题。解决任务的同时就是思维被激发的良机,思维被层层激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实现认知的建构、方法的提炼、思维的发展和观念的迁移[2],引向深度复习。这些特征不同于一般的常规复习课,两者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任务驱动”型复习课与常态复习课对比

“任务驱动”型复习课

常态复习课

课堂任务

借助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并以此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解决、思维训练和动手实践能力

巩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在记忆中理解

课堂导向

强调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

注重知识回顾,训练与强化

教师角色

问题或情境制定者、问题解决引导

课堂主导者

学生角色

课堂主题,融入团队、主动参与课堂的活动和知识的构建

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学习方式

讨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

听讲、练习

接下去笔者以一堂“浮力”复习课——《手镯之“密”》为例,谈谈利用任务驱动进行复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启示。

1.教学设计

1.1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教学片段1:

师:小科的奶奶最近买了一个金手镯,但家人们觉得手镯实在是太轻了,觉得手镯是假的。你觉得小科家人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如果你是聪明的小科,该如何帮助奶奶鉴别手镯的真假呢?

生:不正确!应该测量手镯的密度来判断手镯真假。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将要研究的主题“测量手镯密度”创设情境。情境的选择以学生常见的现实生活场景为主,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激活并带入到了课堂中,让课堂变得更有效、更主动。因为手镯的特殊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学生对实验方案选择和优化打下伏笔。

1.2  聚焦任务 交流探讨

1.2.1设计方案,相互评价

教学片段2:

学生活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分享

师:大家觉得这几个小组(如图1、图2、图3)的实验方案如何?

生1:图1方案中质量可以用天平,体积不能用量筒,因为体积太大。

生2:图2方案中液体的体积需要量筒来测量,再说手镯体积太小,无法通过两者体积的变化测出手镯的体积

Page0001Page0003

图1                              图2

Page0002图片101
图3                              图4      

生3:图3方案比较好,既可以通过G计算出m,也可以通过F计算出V,再利用公式计算出手镯的密度。

设计意图进行小组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合理分析和综合判断,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对不同观点、方案进行质疑、批判,但却仍能包容不同的观点看法。而手镯不能用量筒测量体积的设计是希望学生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3  进行实验   引发认知冲突

教学片段3

学生活动: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

师:你测量出手镯的密度了吗?

生:测量不出。

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V太小,F太小

2:弹簧测力计分度值太小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实验方案在理论上并无瑕疵,但由于器材的限制,无法按计划完成测定,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到现实和理想还是有一定距离,从而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1.4深入思考 优化设计

教学片段4

师:刚才有小组在设计方案的时候用到了电子秤测量质量,我们原来想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测量出浮力,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能够通过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测量出浮力呢?

学生讨论,优化实验设计。

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实验方案(如图4),你如何利用电子秤进行浮力的测量呢?

生:增加的量就是浮力

师:为什么呢?你能再解释清楚一些吗?

生:石块浸入水中后,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石块也给水一个向下的力,故放入石块后,电子秤的示数增加,增加的质量乘以g就是F

师: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发现,的确电子秤增加的示数乘以g就是F。接下来老师提供给大家这些实验器材,请完成对手镯密度的测定。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舍去了分度值过大又不常见的弹簧测力计,通过引入新器材,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考虑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启发和补充,从需求层面优化设计方案,从而弥补原先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不足,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密度公式的推导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跨学科融合的内涵。

1.5课外拓展 学以致用

师:课堂上我们测的手镯密度是大于水的,那如果密度比水小,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能否用电子秤测量呢?F的公式中有ρ,如何利用水和电子秤测量液体密度呢?请大家认真思考,完成实践性作业。

设计意图完成了沉底物体的密度测定并不是本节课的终点,其实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以及未知液体密度都可以利用电子秤测量。故布置了课外的层次递进的实践性作业,将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既完善了利用浮力测密度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

2.教学启示

本课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方案的设计,并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论证,不断优化完善方案,最终完成真假手镯的甄别。其教学过程可以归纳为如图所示的步骤。

利用任务驱动复习可避免依靠“题海战术”提升复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主建构知识能力,调动了学生进行深度复习,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1聚焦核心概念,巧设问题情境

复习不应是知识点的简单重现,应当借助真实情境,聚焦核心概念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网络,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本课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密度及其测量和浮力的相关知识,但作为核心概念中的两部分重要学习内容却相对独立,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在联系认识尚且不足,本课例通过设置辨别真假手镯的驱动任务将密度测量与浮力知识的巧妙整合,让学生通过复习建构起浮力和密度之间的整体知识框架(如图5

图5

2.2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

复习课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科学安排学习进阶。一是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二是学习活动从简单到综合。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有机整合,形成螺旋上升、有序递进的课堂结构[3]。本课例中,既有学习内容的由浅入深,也有活动设计的有易到难,学生设计的密度测量方案中从最简单的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到利用弹簧测力计,再到利用精度更高的电子秤,从直接通过公式计算密度,到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再到利用电子秤的示数计算浮力,利用浮力计算体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形成有序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

2.3经历科学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理论也是在逐步修正和完善之中。在形成新知的过程,贯穿着怀疑和批判,实证和修正。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明确问题,提出有创意的方案,并根据科学原理或限制条件进行筛选,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修改迭代,迭代的过程并不是对已有认知全盘地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修正和优化。在优化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善于合作,乐于分享,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自己见解,追求创新[4]。本课例中,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面对各个小组的不同设计,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挑选自己所需的方案,而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找出心目当中的最佳理论方案,再通过实践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从而选择精度更高的电子秤作为测量工具。通过学生对实验方案的对比质疑,对测量工具的选择质疑,在质疑过程中,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自我释疑,自我修正优化。本课所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目的便在于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他们的科学素养,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渗透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更有效。

总之,复习课教学要摒弃浅层次的低效教学,要通过情境创设对复习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加以问题的引领、实验的辅助、知识网络的构建、过程的反馈和评价,使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整合、迁移,对方法的反思、创新,促成复习课中深度学习的发生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傅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驱动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18):139-140.

[2]姜洪波.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初中化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运用[J].新课程教学,2020 (18) :63-6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