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中智能建造技术的创新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3
/ 2

建设工程管理中智能建造技术的创新应用

时玉丰  杨华州

371421199701030034

371421199703140050

摘要:智能建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管理行业,其主要利用智能化的分析与管理方法,全面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与效率,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与施工能耗,为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于此,文章对智能建造技术在实际工程管理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造;建造技术;创新应用

引言

现如今,欧美很多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创新,并制定各项战略规划,我国也陆续发布“互联网+”行动计划、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通过持续推进各项政策,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持续发展创新,并开始被推广应用于工业生产方面,对工程建造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在我国建筑行业管理转型方面,也可充分发挥智能建造技术的重要作用,促进建筑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管理等创新发展。

1智能建造在当代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智能建造技术在当代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效率,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实现更快速、精确的设计和施工操作。此外,智能建造技术还有助于降低建筑工程成本,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人力投入和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成本。智能建造技术还能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问题,确保建筑质量符合标准。另外,智能建造技术还能优化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措施,实现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能力尚有不足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我国的智能建筑建设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尽管最近几年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建筑建设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各种施工条件和特殊的施工技术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技术的发展。在建筑智能化施工中,因为它的具体施工和施工过程,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对整体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综合技术理念也要求比较高,施工经验也比较丰富。

2.2缺少系统规划理念

当前,制约建筑智能系统发展的因素很多,比如,对智能系统的建造单元缺乏足够的了解,在特定的建筑智能化管理中,没有与特定的工程建设施工相结合,在收缩单元方面,尤其是缺乏领导,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大多都是水管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出现会影响到对反应堆智能化建筑的规划,进而降低工程进度。

2.3设计院设计过程脱节

不管是设计院,还是集成商,在实施智能系统工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有些设计师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建筑建设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的更新难以跟上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在具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师没有对当前主流的技术产品和技术性能要求进行及时的跟踪,导致了具体的工程实施与设计研究院的计划不符,进而导致了具体的项目工程建设和管理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到了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

3工程建设管理中智能建造技术创新应用

3.1勘察设计阶段

施工前,要落实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继而以勘察结果为依据设计、规划工程。勘察具体开展环节,有关人员要从工程地质出发,落实必要的测绘、勘探、物探等工作,也要整编内业资料并绘制图表和勘察报告等。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方案、初步、施工图等几方面的设计。在智能技术应用优势逐步凸显的背景下,勘察设计人员工作开展的过程,可在地质勘查及数据收集、设计优化方面应用智能技术,以辅助勘察设计准确度。勘察设计人员可以把最新的智能技术运用到地质勘查、数据搜集和分析优化设计中去,从而提高勘察设计的精确度和完整性。①深层次的勘探。即利用雷达等先进的检测技术,对地质、水文等环境信息进行自动扫描、识别、存储。②智能化的遥感数据分析。利用测量数据与遥感数据,科学地分析了施工现场的大量多维勘察资料,可快速获取有用的设计参考资料,并对勘察资料进行自动分类。③对BIM进行了优化。BIM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并且BIM技术在今后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将扮演重要角色,例如BIM与GIS技术、BIM和VR技术相结合,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三维信息。其中,BIM和GIS的结合,能够实现BIM模型在GIS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对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线路、桥梁等工程项目进行轻量化融合,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好的情景体验和数字分析工具。未来应重点开发基于人机交互的多种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建设智慧施工现场,实现施工现场智能化控制,并有序开展智能化施工技术。

3.2项目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智能建造技术主要应用于BIM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可以实现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和优化。在项目初始化阶段,通过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可以提前发现存在的设计缺陷,并及时优化。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协助施工过程的日程计划、进度监控、质量控制、变更管理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在建造完成后,依然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维护管理,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优化。施工阶段则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如风速、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与分析,及时预警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同时,物联网可以进行建筑设备监控和管理,通过数据采集分析进行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和维护。

3.3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管理的应用

在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管理方面,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为施工项目带来了精确、高效和可靠的管理手段。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智能建造技术能够实现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状况的全面掌控。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和监测各项指标,如结构稳定性、材料质量、施工质检等,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质量隐患,并提供实时警报和提醒,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此外,智能建造技术还提供质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记录,使质量管理具有可追溯性和便捷性。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智能建造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够及时获取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和风险预警。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检测危险源和环境参数,如高处作业、施工设备异常操作、气体浓度、温度等,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智能建造技术还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识别和预测安全行为,并提供实时的安全提醒和警示,帮助管理人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3.4运营维护阶段

建筑工厂建设完成并完成交付投入使用后,业主单位需开展机械设备维护管理,保持项目建设环境安全、卫生,对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管理。通过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可对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同时,还能够对区域内人员流动情况进行监测,如果发现风险问题,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在这一环节,可将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据此创建智能化管理平台,将BIM、GIS、物联网感知等海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项目运维与各项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结束语

智能建造技术在当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呈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传感与监测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以及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和协同化的趋势。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设计、施工与装配、监测与维护以及能源管理与节能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优势,为建筑工程的效率提升、质量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郭星星.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四川建材,2023,49(10):209-211.

[2]王淑桃.工程建设管理中智能建造技术的创新应用[J].建筑经济,2021,42(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