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3
/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实践研究

柯朝警

广南县珠街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云南省文山州 663311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实践成为了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乡村地区的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村镇工程管理作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环节,对于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而经济发展实践则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市场渠道,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村镇工程管理;经济发展;实践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在这一宏伟蓝图中,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实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村镇工程管理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石,经济发展实践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激发乡村活力、提升农民收入,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1.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工程管理通过精细规划和高效实施,有力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经济发展实践则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激活了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两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2.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2.1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先行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先行是确保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取得实效的关键路径。政策引导能够明确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和方向,为工程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引,政府应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源向乡村倾斜,形成有利于乡村振兴的政策环境。规划先行是确保工程管理和经济发展有序进行的基础。通过制定详细的乡村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关键内容,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规划先行还能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2.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步骤。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乡村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确保各项设施的建设与乡村发展需求相匹配。这包括改善农村交通网络,提升乡村物流效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田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完善电力和通信设施,提升农村供电质量和信息化水平。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3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村镇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农业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这包括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广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2.4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路径。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乡村的自然环境得到良好保护。这包括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生态压力。还需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策略

3.1创新工程管理机制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创新工程管理机制是推动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策略。要构建科学、高效、灵活的工程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形成协同工作的良好氛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优质的工程承包商和项目管理团队,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工程项目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要注重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加强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创新工程管理机制,可以推动村镇工程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3.2拓宽融资渠道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拓宽融资渠道是推动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策略。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领域。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的融资需求,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还可以利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是推动村镇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要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当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使其适应现代农业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等回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外部优质人才资源,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4促进村镇间协同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村镇间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强村镇间的规划衔接和资源整合,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村镇间开展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等活动,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还要加强村镇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促进政策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通过促进村镇间协同发展,可以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区域支撑。

结束语

通过创新工程管理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促进村镇间协同发展,我们致力于解决乡村振兴中工程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些方法将有效推动村镇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徐晓燕.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镇建设管理与经济发展实践研究[J].山西农经,2024(05):146-148+167.

[2]刘晓君,莫菲.村镇文旅项目工程管理模式优选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2,36(06):60-65.

[3]吉亚茜.绿色宜居村镇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

[4]汪祺柔.基于关键链的村镇建设工程监督多项目调度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22.

[5]何文华.洛南县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地下水,2016,38(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