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法医临床鉴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1
/ 2

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法医临床鉴定

李洪光   端学朋

内蒙古中泽司法鉴定中心 010050

摘要: 目的:探讨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法医临床鉴定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在本鉴定中心进行法医临床鉴定的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 100 例案例,对其法医临床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 例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案例中,上肢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56 例,占 56.0%)和工伤(30 例,占 30.0%);损伤类型主要为桡神经损伤(42 例,占 42.0%)和正中神经损伤(38 例,占 38.0%);鉴定时间为伤后 3 个月至 2 年,平均鉴定时间为 10.5 个月;上肢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结果为轻度 42 例(占 42.0%)、中度 38 例(占 38.0%)、重度 20 例(占 20.0%)。结论: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法医临床鉴定需要综合考虑损伤原因、损伤类型、鉴定时间等因素,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上肢骨折;神经损伤;法医鉴定;

一、引言

上肢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可导致上肢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情况下,骨折患者都会伴有上肢神经损伤,损伤的部位可能会有所不同,主要是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臂丛神经等[1]。其中,腕关节处非常容易出现瘢痕化、变形等问题,从而造成运行神经受损,影响到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2]骨折上肢神经损伤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法医临床鉴定是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案件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其鉴定结果对于案件的定性和定量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旨在探讨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法医临床鉴定的相关问题,为法医临床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在本鉴定中心进行法医临床鉴定的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 100 例案例。

(二)研究方法

对 100 例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案例进行法医临床鉴定,对所有患者进行法医临床鉴定,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损伤原因、损伤类型、鉴定时间、上肢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的鉴定。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患者上肢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肢体残疾评定标准》对患者上肢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

(三)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损伤原因

100 例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案例中,上肢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56 例,占 56.0%)和工伤(30 例,占 30.0%),其他原因包括暴力伤害(10 例,占 10.0%)和意外事故(4 例,占 4.0%)。

(二)损伤类型

100 例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案例中,损伤类型主要为桡神经损伤(42 例,占 42.0%)和正中神经损伤(38 例,占 38.0%),其他类型包括尺神经损伤(12 例,占 12.0%)和臂丛神经损伤(8 例,占 8.0%)。

(三)鉴定时间

100 例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案例中,鉴定时间为伤后 3 个月至 2 年,平均鉴定时间为 10.5 个月。

(四)上肢功能缺损程度

100 例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案例中,上肢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结果为轻度 42 例(占 42.0%)、中度 38 例(占 38.0%)、重度 20 例(占 20.0%)。

四、讨论

(一)损伤原因

上肢神经损伤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为交通事故和工伤,这与上肢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有关。另外,上肢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会导致上肢神经慢性劳损,引起神经损伤。其次,上肢神经周围的肿瘤,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会压迫上肢神经,引起神经损伤。最后,上肢神经损伤还可能与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有关。

(二)损伤特点

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因部位不同而不同。上肢神经包括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等,不同部位的神经损伤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上肢神经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几个神经损伤:1.臂丛神经损伤会导致上肢瘫痪、感觉障碍和肌肉萎缩等症状;2.正中神经损伤会导致手腕和手指的功能障碍,如握拳无力、拇指外展和对掌功能丧失等;3. 尺神经损伤,可表现为小指、环指一半的皮肤感觉障碍,手指内收外展功能丧失等[4];4.桡神经损伤会导致手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等症状;5. 肌皮神经损伤后,患者会出现上肢外侧感觉障碍和上肢前侧肌肉无力等症状。具体表现为上肢外侧感觉减退或消失,上肢前侧肌肉如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等出现无力或瘫痪。

上肢要完成一个屈肘动作,需要调动整个神经系统的力量,即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肌皮神经)、效应器(肱二头肌)的联合作用,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屈肘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如同一个国家的领导,外周神经类比为传达领导指令和物资的信使,效应器类比为前线的士兵,这一类损伤为神经轴突在鞘膜内断裂,临床表现为感觉麻木,肌力减退或丧失

[5]

(三)鉴定时间

上肢神经损伤的鉴定时间应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恢复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上肢神经损伤的恢复时间为 3 个月至 1 年,但有些损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因此,鉴定时间应在损伤后 3 个月至 2 年之间进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四)上肢功能缺损程度

上肢神经损伤所致功能缺损的评估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要内容。评估上肢神经损伤所致功能缺损的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功能评定和生活质量评定等[6]。临床检查是评估上肢神经损伤所致功能缺损的常用方法,包括上肢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等方面的检查。功能评定是评估上肢神经损伤所致功能缺损的重要方法,包括上肢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精细动作等方面的评定。生活质量评定是评估上肢神经损伤所致功能缺损的辅助方法,包括上肢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本研究中,上肢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结果为轻度 42 例(占 42.0%)、中度 38 例(占 38.0%)、重度 20 例(占 20.0%),这与上肢神经损伤的程度和恢复情况有关。

(五)上肢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

上肢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要内容。评估上肢神经损伤程度的方法包括临床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检查是评估上肢神经损伤程度的常用方法,包括上肢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等方面的检查[7]。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评估上肢神经损伤程度的重要方法,包括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评估上肢神经损伤程度的辅助方法,包括 X 线、CT 和 MRI 等检查。

五、结论

法医临床鉴定是对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进行评估和鉴定的重要手段。法医临床鉴定的目的是确定上肢神经损伤的程度和范围,评估上肢功能缺损的程度和影响,为司法鉴定提供科学依据。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法医临床鉴定需要综合考虑损伤原因、损伤类型、鉴定时间等因素,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在鉴定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上肢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评定上肢功能缺损程度。

参考文献

[1]周治国,陈小亮,李雄涛等.超声技术引导闭合穿针保护尺神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骨科,2017,8(04):273-277.

[2]杨帆,吴敏靓,于淏,等.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联合自拟补阳还五汤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7):720-722.

[3]刘全.肱骨骨折合并上肢神经损伤治疗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5):15+29.DOI:10.16281/j.cnki.jocml.2020.05.011.

[4]郭庆山,周思儒.更新围手术期康复理念加速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5):321-325.

[5] 熊雄,何源亮,李旭.CT检查在上肢骨折中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9):186-188.

[6]张敏,赵耀,王玉强,等.3D打印骨小梁融合器辅助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初步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4).158-159.

[7]江兵,程富顺,杨友忠. 儿童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并胫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案例一例[J]. 法制博览,2023(3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