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重症结核病人临床应用中护理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重症结核病人临床应用中护理问题及对策

赵慧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山西太原 030053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重症结核病人临床应用中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症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两组分别4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PICC置管,实验组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技术行PICC置管方法,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可以找到最佳置管血管的位置,提高穿刺成功率和置管的成功率,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地开展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PICC置管;临床应用;护理

长时间的输液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浅静脉受到损伤,主要的表现为皮肤出现静脉条索状,不能继续输液。类似重症结核病脑膜炎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静脉治疗,需要使用甘露醇、脂肪乳等高浓度药物。这些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浅静脉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1-2]。传统的静脉穿刺工具比较大,需要在可见的静脉下进行穿刺,这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置管成功率比较低,此外,穿刺通常在肘部以下进行,比较容易引发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等问题[3]。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重症结核病人临床应用中护理问题及对策,如下可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症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两组分别43例,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差异具有相似性(P>0.05),可对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n(%)]

组别

n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

43

21

22

20~80

47.56±4.45

实验组

43

22

21

21~80

47.11±4.25

t/x2

0.047

0.233

0.480

P

0.829

0.121

0.633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PICC置管。准备好穿刺工具,选择穿刺的血管,在消毒后铺上治疗巾,使用14G或16G针头穿刺血管。沿着导丝插入导管和扩张器,扩张皮肤,插入血管后拔出导丝,移除扩张器,插入导管。取出导管后,使用无菌纱布和透明贴膜进行固定穿刺点。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技术行PICC置管方法:患者平卧位,超声设备放置合适的位置,患者手臂外展90°,扎止血带。探头探查后找到靶血管位置并标记,然后松开止血带。消毒患者穿刺部位,操作者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手套,用无菌消毒剂消毒穿刺区域。在准备导针器套件时,确保穿刺针插入导针器导针孔内,保证连接牢固。通过超声探头垂直贴紧皮肤,利用超声引导准确定位目标组织结构,并在确认位置后进行局部皮肤麻醉。一旦确认回血,引入导丝并撤出穿刺针。随后,再次进行局部麻醉并扩张皮肤,插入导管鞘引入导管至所需位置。最后,通过X线检查确认导管位置的准确性。

护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具体方法如下可见:

(1)静脉炎:由于患者多次穿刺引起局部血管情况恶化,导致穿刺点上方出现条索状改变,皮肤出现红肿和触痛。护理措施包括将患肢抬高,避免剧烈运动。在穿刺点上方沿着静脉涂抹喜辽妥薄膜,并用纱布包裹。患者手臂套上保鲜膜后进行局部热敷,每日3次,连续3天。不应强行揉搓置管侧上臂。此外,可以进行局部灯照疗法,每天照射15-20分钟,连续3天。若以上方法无效,应考虑进行B超排查血栓[4]

(2)皮肤过敏反应:患者在置管后出现对固定的透明敷贴过敏,表现为红疹、起泡和瘙痒。护理方案包括增加换药频率,使用纱布固定管路,并局部涂抹地塞米松。同时,对患者进行过敏反应的教育。

(3)输注不畅:患者输液时出现液体滴速缓慢、冲管有阻力,回抽未见回血情况。护理应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导管是否存在弯曲或打折情况;确保患者体位正确;确认导管末端位置是否准确;使用注射器缓慢抽吸,观察是否抽出血凝块。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导管再通技术,例如尿激酶等。若再通技术无法使导管通畅,应及时拔除导管。

(4)非计划拔管: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无法配合治疗。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病人看护,进行健康教育,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在为患者更换衣服时,需注意不要牵拉导管以防止导管脱落;穿衣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以确保导管稳固。

(5)液体渗漏: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液体渗漏。护理措施包括注入10ml盐水后观察是否有液体渗漏,并进行X光检查。若发现导管渗漏,应及时拔除。若外部连接器渗漏,也应及时更换新的连接器。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

(2)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1.0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比较,以率(%)表示,并以(±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n)%]

组别

n

一次穿刺成功

一次置管成功

实验组

43

42(97.67)

42(97.67)

对照组

43

37(86.05)

36(83.72)

t

3.888

4.962

P

0.049

0.026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穿刺点感染

静脉炎

穿刺口渗血

总并发症

实验组

43

2(4.65)

2(4.65)

2(4.65)

6(13.95)

对照组

43

12(27.91)

5(11.63)

5(11.63)

22(51.16)

t

13.557

P

0.000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示,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被认为比常规护理方法更好。通过使用超声波进行引导穿刺,可以避免较为传统的方法可能会导致血管损伤和并发症,比如血管反复地被穿刺,穿刺时没有办法清晰地确定血管的位置等[5-6]。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和置管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可以找到最佳置管血管的位置,提高穿刺成功率和置管的成功率,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郑清月.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 33 (10): 1246-1248.

[2]李颖.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2, 20 (15): 9-12.

[3]龚洁. 无导针支架穿刺在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J]. 医疗装备, 2020, 33 (23): 150-151.

[4]郭瑶,毛志艳,严琼玉,.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及前行胸片定位PICC置管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护理 [J]. 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 (11): 82-86.

[5]乔孟琳,李冬云,惠娜.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J]. 淮海医药, 2020, 38 (03): 324-326.

[6]杨淑萍. 彩超引导下对烧伤患者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应用 [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39 (01):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