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胜利隧道竖井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天山胜利隧道竖井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任  凯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经营分公司

摘  要:本文以天山胜利隧道竖井施工为例,在面对复杂地质和恶劣环境相互交织相互叠加的风险,通过科学研判,综合评价,完善设计,完善管理和技术措施,对竖井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管控点进行阐述,确保了竖井施工安全,为同类竖井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天山胜利隧道;竖井施工;安全管理;

1 工程概况

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段高速公路全长318.5公里,其中控制性工程为天山胜利隧道,隧道进口高程2770.2米,出口高程2900.2米,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全长约22.1公里,工期6年,隧道车体最大埋藏深度约1112.6米。隧道采用4座竖井5段竖向通风方案,设4座通风井(4座8座),井身9米至10.5米不等,最深处达702米。

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段高速公路全长318.5km,其中控制性工程为天山胜利隧道,全长约22.1km,工期6年,设计为分离式隧道,隧道进口高程2770.2m,出口高程2900.2m,洞身最大埋深约1112.6m,隧道采用四竖井分五段纵向通风方案,设置通风竖井4处(4处8座井),井身9m-10.5m不等,最深竖井达702m。

2 竖井总体施工方法

修建临时截水沟同时进行竖井场地平整,然后组织3m锁口圈、井架基础、绞车稳车基础的施工。待井架基础、绞车稳车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绞车群、稳车群的安装。待竖井锁口圈施工完成后进行井架安装。井身施工至30m深度时,安装两层吊盘,利用吊盘安装封口盘。封口盘安装好后,提升、通风、排水、供水、运输、监控、信号通讯系统、地面出渣系统及压风、供电系统等具备正常运行条件、各种施工材料及劳动力配齐备足,正式开始井身施工。

井身掘进至马头门处采取超前加固,台阶法进行人工钻爆开挖,小型挖掘机配合小型自卸汽车及吊桶出渣,运至井外永久弃渣场,完成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马头门开挖完成后进行竖井联络风道及风机房的施工,采用浅眼弱爆破辅以人工风镐上下台阶开挖,CX60型小型挖掘机扒渣,50型装载机配合多功能四轮装载车装渣至吊桶内,采用提升设备出渣至井外。出渣完成后立即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如此往复循环施工完整个联络风道及风机房。

马头门、联络通道及风机房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采用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液压整体式钢模板平行作业自下而上进行竖井联络通道、风机房、井身二衬中隔板的施工。

3 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3.1 施工技术难度大、风险高

竖井施工工艺复杂、深度深、施工工作面小,特种设备集中。大部分施工设备需要利用井架或井壁悬挂,出渣、进料均为竖直运输,施工安全风险大。

2.2 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竖井地质构造包括F6、F7断裂、背斜(B1)、中天山褶皱带以及复背斜等诸多不良地质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风险性;另外,存在岩爆地质段,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特征周期为0.45s,属于高地震烈度区。

2.3 地应力条件异常复杂

竖井位于天山腹地,地质应力环境复杂。一是超高的地层应力,容易发生岩爆;二是隧址区发育多种地质构造,构造应力分布不均,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往往变化很大,三维构造应力使得隧道构造受力更加复杂,设计中常规的受力分析无法满足结构可靠性的要求,对隧道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

2.4 自然条件恶劣

竖井井口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根据地勘报告,竖井井口地表为多年冻土,竖井区常年温度较低,低温缺氧的现场环境导致施工人员、掘进设备效率降低。施工中,修建施工便道,地形条件差,距离长。另外,沿线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风吹雪等各种地质灾害,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影响施工便道的行车安全。

4.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4.1 动态管理措施

项目结合专项风险评估报告,优化了施工组织设计、细化了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为深化风险管控,每月组织开展风险分析研判,制定预控措施,每班班前会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告知施工人员,并开展班前安全条件确认,确保安全生生产。

4.2 竖井监控量测

通过监控量测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从而获得最佳掘进速度。掌握围岩支护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改支护参数。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充分发挥监控量测的作用,避免竖井坍塌。

4.3 超前地质预报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的查清重大的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地质条件信息,调整竖井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竖井施工组织制定应急预案,为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结合竖井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体对施工的影响因素及风险等级,采用TSP隧道地震探测仪、地质雷达法(GPR)及超前地质钻探等不同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组合模式。

4.4 提升系统安全措施

井架、提升机、钢丝绳等凿井设备安装完成后,委托新疆通安矿山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出具超声波探伤报告,确保凿井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条件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提升钢丝绳检验,检验周期必须符合要求。

立井施工期间,提升钢丝绳与吊桶的连接,采用矿山专用钩头装置。钢丝绳与钩头装置之间采用合金浇注或板卡连接时,钩头装置必须有保险装置,卸力装置应处于灵活状态。钩头装置每年应进行一次无损探伤试验。

立井提升罐笼(或箕斗)与提升钢丝绳的连接,采用楔形连接装置。每次更换钢丝绳时,必须对连接装置的主要受力部件进行探伤检验,楔形连接装置的累计使用期限单绳提升不得超过10年。

4.5 防坠安全措施

施工期间,必须建立健全井口各项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看管井口,经常清理封口盘上及井盖门上的杂物,保持井口周围卫生整洁,防止向井下坠物,保持井口周围正常生产秩序。封口盘必须保持严密,各吊挂管口必须有完好的折页盖,以免坠物伤人。

4.6 提放吊盘安全措施

提放吊盘时井下工作面停止作业,吊桶停止运行。上、下盘设专人看护,作业人员要将安全带系在吊盘柱上,井下当班掘进班长在吊盘上指挥作业,地面由机电段长指挥放盘作业。吊盘提放到位后,立即找正(对吊桶)、固定,吊桶空载运行两次,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准正常作业。放盘后,上、下盘各孔口必须关闭,吊盘距工作面要求不小于20m,不大于40m。

4.7 井口破碎带施工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尽可能查清掌子面前方地质、岩性情况以及地下水赋水情况,尤其对可能存在的断层、构造带、沟谷段落等应进行长短地质超前预报相结合,利用红外探水、超前钻孔等方法对可能发生的涌突水进行预测预判,及时采取预注浆加固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地面沉降、锁口盘沉降、井壁收敛监测,当监测数据预警时,减少每循环开挖深度,并及时进行锚喷支护。作业人员随时观察井壁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检查井壁有无明显裂纹、位移,当发现井壁有坍塌征兆时,立即撤至地面安全区域,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下井作业。

4.8 通风管理有害气体检测

必须指定人员负责维护管理局部通风机,保证其正常运转,不得停风。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新鲜风流中。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10m。定做5米短节风筒供吊盘至工作面使用,当爆破时拆除,爆破后立即恢复,正常施工风筒口距工作面距离必须符合上述要求。

预防工作面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每班作业前需对工作面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每个竖井工作面配备2台复合式气体检测仪和1台瓦斯检测报警仪,经检测空气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4.9 防坍塌措施

按设计做好喷锚支护、围岩监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现象,提前制定措施,并备齐措施中所需的设备、物资。遇有不良地质,立即采取切合实际、安全可靠的支护和超前防护措施,做到措施得力,反应迅速,决策果断,防止塌方,确保安全,避免施工受阻。井身施工预防坍方首先做好地质预报,选择相应的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4.10 防突涌水措施

竖井在建井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发现水量较大时采取注浆止水措施;井口须做好防洪排水工程,能够快速疏通洪水,严防洪水倒灌,确保安全。井身在掘进过程中,严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进、不探不进”的原则,时刻注意岩层的透水预兆,发现有岩层淋水或者淋水加大、岩层破碎、空气变冷等情况,必须进行探水。探水过程中,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4.11 避灾线路

结合竖井施工工况,制定施工应急避灾线路如下。

(1)工作面(辅助盘)→吊桶→井口。即当工作面出现应急事故时,工作人员可在班、队长的指挥下通过信号联系,有序地经吊桶直接升井至井口安全地点。

(2)工作面(辅助盘)→软梯→吊盘→吊桶→井口。即当工作面出现应急事故时,工作人员可在班、队长的指挥下序从软梯升至吊盘,然后通过信号联系,经吊桶升井至井口安全地点。

(3)工作面(辅助盘)→软梯→吊盘→安全梯→井口。即当工作面出现应急事故时,工作人员可在班、队长的指挥下有序从软梯升至吊盘安全梯,然后通过信号联系,经安全梯升至井口安全地点。

QQ截图20200415223747

图 竖井应急避灾线路图

4.12 高寒高海拔应对措施

竖井所在区域气候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高山寒冷带,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属于高寒高海拔地区,为此项目前期通过多方调研,对提升机房、空压机房、稳车房、拌和站、原材料存放区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施工区域温度在+5℃以上。采取降低劳动强度、设置保温及供氧措施应对气压低、含氧量低、寒冷、多风等恶劣环境来减少不利因素对人员的影响。

5 结语

通过天山胜利隧道竖井施工安全管理实践,通过充分调研和策划,从本质安全角度选取的关键技术和工艺,制定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具有可操作性,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防范重大风险效果明显,对同类竖井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任凯(1989—),男,陕西西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