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

朱灵佳1,吴敏鸣2

1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2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广阔背景下,农村环境的保护与提升位置至关重要。因此,实现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改进农村的环境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困境,针对如何加强和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提出了深入见解。以供相关部门或单位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治理策略

前言:随着政府持续实行利好的农业支持政策,我国农村地区经历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落后的发展理念影响下,许多农村区域面临了环境污染的挑战,这对其长期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许多地区已经开始着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受环境污染复杂多变和隐蔽性的特点所影响,在具体的治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持续改进和完善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机制,努力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一、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一)污染严重

随着农业向现代化快速转型,治理单位看到了农作物产量的显著增长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然而,这一进程往往伴随着大规模化学肥料的使用,这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质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例如,尽管许多地方政府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残余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农村地区依然采用燃烧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秸秆。据统计,我国的耕地面积为大约1.2亿公顷,每年的秸秆产量达到惊人的7亿吨[1]。从以往的调研来看,其中大约40%的秸秆被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这样的焚烧行为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这不仅对人们的呼吸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还因为产生的浓烟降低了道路的能见度,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出现雾霾天气的可能性。

(二)缺乏合理城乡规划

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和谐发展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向。但是,许多农村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建设方面存在缺陷,环境管理体系未能完善落实,这些问题对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一些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分,建设土木工程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缺少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被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同时,对不同来源的垃圾缺乏有效分类,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二、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策略

(一)加大监管力度

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是一项涉及多方参与的复杂项目,而一个治理方案的成效,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实施的程度[2]。环境保护任务是一项持续性工作,这就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保障治理工作的安全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此,一方面,地方政府需构建起自上而下的监督架构,强化监管力度,对于那些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起到警示作用,决不能纵容。另一方面,广泛的农村地区也需要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小组,对那些损害环境的个别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劝导,努力打造一个有利于农村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并行不悖的良好环境。

(二)形成多元化参与机制

管理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农户以及社区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单靠任何一个单独的力量都难以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担负起领导和规划的职责,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财政资助以及人力资源的协助。政府可以采用降低税率、吸引专业人才的措施来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接下来,企业需要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职责,主动配合政府发起的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计划,比如通过投资先进的处理技术来处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气。最后,农民作为农村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和维护者,也应积极响应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与政府和企业一起,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宜人和美丽的农村生活环境。整体而言,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政策引导、经济支持以及人民的实际行动,并通过协作与共同参与,实现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三)提升环保意识

在农村地区,维护生态环境的职责应当由每个人承担,特别是对村民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首先,提高村民们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村委可以通过组织宣传活动等形式,增强村民对于环境保护的了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并以此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其次,激励村民们积极加入到农村环保和污染治理的行动中来。这不仅仅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保持环保行为,还应当勇于曝光那些对环境造成伤害的错误生产活动。通过设立环保投诉信箱和专线电话等渠道,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对于在环保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民,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以示鼓励。此外,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工具向公众普及农村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只有当大家都树立起正确的环保观念,共同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治理单位才能有效地实现污染防治的目标

[3]

(四)增加资金投入

治理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牵扯到农村发展的多个领域,需要政府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精心规划和安排。政府必须在这个进程中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加大资金投入,将城镇的企业、农村的村委会和社会上的环境保护组织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纳入统一的框架内,共同制定既切实可行又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方案,鼓励这些多方力量共同投身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此外,政府还需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比如建设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以此为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上的支撑。同时,配备有专业知识的管理团队,并定期邀请专家下乡,对农民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和更新面临的新问题提供咨询解答,从而有效提升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在这样的努力下,不仅可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政府的这种全面而细致的策略,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农村生活环境,为农村居民的福祉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

   在当前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并重的发展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支持和发展新型农业,是一条有效减缓甚至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根基,其发展方式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通过鼓励和实施农村的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还能大大减少传统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生态与生产协调发展的目标。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出台具有吸引力的政策,设置专项基金,以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来激励农村地区的技术创新。这些措施可以鼓励农民采用环保的方法进行生产,比如使用生物防治而非化学农药,使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以及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这些绿色的农业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土壤与水质的质量,还能够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示范区、试点项目等方式,实地展示新型农业技术的成效和益处,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新型农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这些示范项目的成功,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转型,共同推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结语: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关联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因此,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污染控制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需负起责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具体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及环境管理中的短板。接下来,从增加环境管理资金的支持、优化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着手,扎实进行农村环境的整治工作。目标是推动农业生产朝向一个更加环境友好、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欢.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4,(02):96-98.

[2]章秀华.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策略[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36(03):47-49.

[3]赵健,谢方.宿州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5):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