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谭冰

 衡阳市中医医院中风脑病科 湖南省 衡阳市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症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随后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比对照组评分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相比常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刺补阳还五汤加减中风气虚血瘀型失眠;睡眠质量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特点为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高。以往此病常发生在老年群体当中[1]。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已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发展,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头晕等,如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引起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中风要早发现、早治疗,其常规治疗主要以改善循环、营养神经为主,但是西药长期治疗效果不佳[2]。中医治疗中风具有诸多优势,研究发现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较显著,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经我院确诊的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症患者,时间在2022年4月到2024年4月之间并进行分组,对照组:年龄范围在49至78岁,平均(58.2±5.25)岁,共40例,男女分别为26例和14例;观察组:年龄范围在50至79岁,平均(58.56±5.10)岁,共40例,男女分别为27例和13例。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组间无差异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艾司唑仑片进行医治,每次服用1毫克,服用方式:口服,每天1次。并告知患者在服药期间要作息和饮食规律,不可吸烟、饮酒等。

观察组:实施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选取患者曲池、上星、人中、大陵等针刺穴位,随后调整患者体位,让其保持端坐位,并对其针灸部位进行消毒,再应用1.5厘米的华佗牌毫针,针灸上述穴位处,并转动银针,使得气,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穿刺1次。补阳还五汤配方包含:35克黄芪,20克川芎、赤芍,8克当归尾、红花、桃仁。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可在此基础上加入25克牡蛎、珍珠母。对于睡眠质量较差者,可选择25克夜交藤、2克合欢皮、15克远志。对于易怒的患者,给予15克栀子、柴胡、牡丹皮。呼吸困难患者给予20克郁金、14克薤白、12克瓜蒌,每天服用1剂,用清水煎煮300毫升,早晚各服用1次。两组均治疗30天。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临床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越低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n(%)],检验用X2,对数据分析用SPSS22.0,P<0.05,组间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比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分析如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分别为(8.44±2.24)分和(14.15±3.07)分,结果为(t=9.502,P=0.000),组间有差异性,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高,分析如下: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分为30例和20例,有效分别为6例和8例,无效分别为4和12例,总有效分别为36和28例,结果为(X2=5.000,P=0.025),P<0.05,组间有差异性。

3 讨论

中风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和言语功能障碍,进一步引起焦虑以及抑郁的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如何改善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成了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3]。据相关资料显示,以往对于中风后失眠的患者常采用镇静催眠类药物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患者依从性差[4]。传统中医治疗具有多靶点、安全、无副作用等诸多优势,比如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此法可改善中风后失眠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睡眠质量(8.44±2.24)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镇鸿.循经拍打、经穴推拿配合康复锻炼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26):3664-3667.

[2]张建锋.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4):146-148.

[3]杨宇.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2):116-119+123.

[4]韦文婕,陈念.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证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4):117-119+168.

[5]刘兴浦.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4):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