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混龄教育 提升游戏品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实践混龄教育 提升游戏品质

方东平  李丹

孟州市第六幼儿园  454750

摘要: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混龄化是指在户外空间和自然环境中,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游戏场地、游戏主题、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它打破目前同龄幼儿户外活动的局限,不同年龄间的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彼此合作、共同发展。达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思维想象、合作探索、社会交往等能力的目标,促进幼儿责任感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混龄;户外自主游戏;

近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幼儿园规模急速缩小,相应的出现了资金少、玩具缺、教师杂的现象。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园的重要组织形式,受上述因素困扰,出现“营养不良”,影响保教质量,满足不了幼儿的需求。如何在降低办园成本的同时,提高保教质量,丰富和创新户外自主游戏形式,成为目前很多幼儿园思考的问题。

一个偶然机会看到童年时期的旧视频,想到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一个家庭养育多个孩子,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像“跟屁虫”一样学着哥哥姐姐,在这种“以大带小,小来学大”的混龄模式启发下,自2022年开始,我园尝试开始对“户外游戏混龄化”进行实践探索研究,旨在打破目前同龄幼儿教育局限,整合全园人力、物力资源,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增进交流、获得认知、提高能力、积累经验。

一、照镜子,找问题,明根源。

户外自主游戏是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最能直观反映幼儿园保教质量,因此,我园结合实际,以优质园所为镜,以办园标准为基,以发展指南为纲,以问题为导向,查找问题根源。

(一)场地空间局限,规划不合理

幼儿园场地是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基本保障,合理的场地规划是确保游戏质量的关键。目前,很多幼儿园户外场地未进行科学规划,场地设置随意,材料摆放随意,区域动静不分,有些小规模幼儿园还存在活动场地不足现象,加上我国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实施同龄分班户外自主游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时,幼儿只能在本班区域中活动,无法自主选择其他游戏区域,长期在同一场所游戏,使得幼儿对环境产生倦怠,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游戏材料单一,利用不充分

自主游戏需要游戏材料的支持,户外自主游戏更需要多种类且数量充足的游戏材料的支撑。虽然幼儿园都配备了户外自主游戏设施,但多为滑梯、秋千、蹦床、攀爬架等功能性器械以及自制教玩具,存在材料单一、材料零散、数量不足、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致使幼儿可选区域少、活动中消极等待时间长、材料满足不了幼儿需求、无法保障幼儿真正游戏时间,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

(三)专业经验欠缺,支持不到位

受教师专业的限制,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支持无法满足全体幼儿多方面的需求。教师专业知识匮乏,技能缺失、经验不足,致使游戏中对材料的投放、行为的观察、内容的倾听、结果的评价等方面仅停留在自身经验和认知上,出现“说出做不出”、“幼儿会,教师不会”的现象。游戏中,教师观察找不到重点,支持找不到方向,指导找不到要害,直接影响到户外自主游戏的质量。

二、促整合, 找路子,谋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为指导,将混龄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分析,在教研中不断交流反思,建构了“真自主、真观察、真支持、真发展”的理念,探索教师“放手”和幼儿“自主”下的户外自主游戏混龄化活动。

(一)人尽其才,定教师

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根据教师特长与爱好定区域,挖掘教师潜力,使专业的教师做专业的教育,专业教师带动非专业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带动新教师,如:让美术老师负责户外涂鸦区;喜欢种花养草的老师负责种植区。使教师能力扬长避短,促进教师间相互交流,共同成长,让教师对幼儿的活动支持与评价更加科学、准确,解决教师专业知识单一的问题。

(二)物尽其用,优资源

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混龄化研究前,对幼儿园场地重新规划设计,在对幼儿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户外区域,根据区域特点分动、静区,面向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开放,充分利用了空间,解决了空间小的问题。

在户外自主游戏混龄化实践中,幼儿园将游戏场地和玩具材料集中,打破班级界限,大家一起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那里有来自各班集中而来的所有材料,供幼儿使用,提高场地和玩具材料的利用率,解决玩具种类少和数量不足的问题。

改造后的户外游戏场地,为幼儿创设了自由空间。开放的空间适合幼儿大动作的游戏活动,隐蔽的空间适合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游戏场地和材料的优化,不仅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经验,收获快乐,而且使幼儿园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三、精提炼,找规律,建模式。

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基础上,在对混龄化实践案例分析中,积极抓特点,找规律,总结出“一查三定、 一题三式、 一观三评、 一思一调”的组织形式,下面以涂鸦区为主线,介绍活动的开展情况。

(一)一查三定

“一查”是指调查幼儿的兴趣爱好。“三定”是指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定游戏区域;根据幼儿能力需要——定游戏材料;根据幼儿近期经验——定游戏内容。

如:三月份开展寻找春天的户外游,踏青归来后,幼儿来到涂鸦去,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思表现出来,涂鸦区的教师根据幼儿经验,以及主题表现形式,为孩子提供水粉颜料,而水粉颜料的调和性可变换出更多的颜色,有利于幼儿表现春天的景色。

(二)一题三式

“一题”是指一个主题内容下的户外自主混龄游戏。“三式”是指三种不同的混龄形式:引入式混龄、渐进式混龄、自主式混龄。

1.引入式混龄:幼儿进入一个陌生区域,由于对环境、人员的不熟悉,多会出现迷茫,教师引导已有区域成员带领新成员进行共同游戏。如:一个建构的孩子,突然来到涂鸦区,由于对环境的不熟悉,迟迟不敢画,这时,教师给他介绍已有成员,带他快速融入新区域进行创作。

2.渐进式混龄:由相近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游戏,如:大班与中班混龄、中班和小班混龄,此种形式的混龄,多存在于能力经验差距较小时使用。

3.自主式混龄:幼儿自由选择同伴组合,这种形式建立在社交能力强、熟悉环境、人员的基础上。

根据户外自主游戏特点、活动内容、幼儿能力现状等,选择的混龄形式时既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三)一观三评

“一观”是指教师在混龄游戏中对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与支持。“三评”是指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行为表现、学习品质、成果作品的评价。

(四)一思一调

“一思”是指游戏后教师针对幼儿活动情况、教师组织策略进行反思。“一调”是指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对游戏材料、组织情况、支持策略等进行调整。使下一次游戏开展更有效。

户外自主混龄化游戏的开展,有效解决幼儿园资金、玩具、教师等问题的同时,打破同龄交往局限,为幼儿提供更广的社交平台,激发了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幼儿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得到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组织策略得到提高;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蒋丽华.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探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9):113-115.

[2]程绍莲,魏菱.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2,37(4):153-160.

[3]马艺宁.浅谈幼儿园混龄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2019,(第31期).

[4]陈丽静.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实践探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5):181-183.

[5]袁清华.浅谈幼儿园混龄游戏的组织策略[J].文理导航,2021,(第21期).

[6]马艺宁.浅谈幼儿园混龄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2019,(第31期).

[7]冯娟.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策略初探[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6):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