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手术术中循环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手术术中循环功能的影响

张丽 申波*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医院  邮编0564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手术术中循环功能的影响,以期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适当镇静镇痛药物1. 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2. 实验组:实施改良鼻咽通气道复合镇静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结果:1. 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血压和心率波动较小。2. 呼吸功能: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呼吸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3. 术后恢复:实验组术后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较轻,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术中循环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改良鼻咽通气道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的手术需求,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为临床治疗老年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未能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关键词:改良鼻咽通气道;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项目名称: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的应用

项目编号:23422083112ZC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逐年上升。然而,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降低,术中循环功能的稳定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改良鼻咽通气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呼吸道管理工具,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减少呼吸道并发症。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则具有定位准确、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中。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手术术中循环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康复质量。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一般资料

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及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86例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3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43例)则采取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认知功能(MMSE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本课题研究方法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较,可有效降低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其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在 L3-L4 或者 L2-L3 椎间隙穿刺,结束穿刺以后,注入罗哌卡因(0.5%),浓度是 12mg-15mg,控制好输注的时间,在 30s 之内结束为宜。将腰麻针退出,实施硬膜外置管,通过硬膜外导管,维持后续的麻醉镇痛。确认阻滞效果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 1 μg / kg,靶控输注丙泊酚 1. 0~2. 0 μg / ml,保持患者镇静状态。

观察组采取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患者术前禁食 8 h,禁水 4 h,入手术室后常规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及动脉血气;监测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index,BIS)。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在超声引导下行腰丛神经阻滞,给患者注射 0. 4%罗哌卡因 30 ml,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坐骨神经阻滞,注射 0. 4%罗哌卡因 20 ml。 确认阻滞效果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 1 μg / kg,靶控输注丙泊酚 1. 0~2. 0 μg / ml,充分润滑后置入鼻咽通气道并连接氧气管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2 )采样管,氧流量 6 L / min,术中将患者 BIS 维持在 60~70,根据患者反应,酌情追加舒芬太尼。 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变化酌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的±25%,手术结束前约 20 min 停止输注丙泊酚,待患者清醒后拔除鼻咽通气道。

(三)研究标准

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ASA分级为I-II级,无鼻咽部疾病史。

(四)研究计数统计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手术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对于这类患者,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至关重要。改良鼻咽通气道是一种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器械,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则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技术,具有精确、安全的特点。

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循环功能稳定,MAP、HR、SpO2等指标均较对照组稳定。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手术患者,能够有效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有效的 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手术患者的术中循环功能。这主要是由于改良鼻咽通气道能够更好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神经阻滞能够减轻手术引起的面部疼痛,进而减少应激反应。此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精确、安全的特点,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表1:两组指标情况对比

照组(常规麻醉)

验组(改良鼻咽通气道+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均动脉压(mmHg)

醉前

120.5 ± 12.3

118.9 ± 11.7

醉后5分钟

115.2 ± 15.8

115.3 ± 13.2

醉后30分钟

108.6 ± 14.1

109.8 ± 12.5

率(次/分钟)

醉前

82.3 ± 10.5

80.6 ± 9.7

麻醉后5分钟

95.2 ± 12.8

86.4 ± 11.3

醉后30分钟

89.6 ± 11.4

82.1 ± 10.2

氧饱和度(%)

术全程平均

96.8 ± 1.5

98.2 ± 1.1

三、研究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的手术需求日益增加。但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循环和呼吸系统,已经有所衰退,这使得他们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相对较高。为了保障老年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医学界一直在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和呼吸管理方法。改良鼻咽通气道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种技术。

改良鼻咽通气道是为了解决传统鼻咽通气道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创新设计。这种通气道不仅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气道管理,还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对呼吸道的刺激,从而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意义尤为重大,因为他们往往伴随着多种慢性疾病,呼吸道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则是利用高频超声对神经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在其引导下进行局部麻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麻醉的精确性和效果,还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抑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当改良鼻咽通气道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应用时,其对老年患者术中循环功能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通过改良鼻咽通气道的稳定通气,可以确保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氧气供应,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低氧血症是导致术中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循环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稳定的通气状态,有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

其次,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能够减少手术区域的疼痛刺激,从而降低应激反应对循环系统的冲击。老年患者往往对应激的反应更为敏感,过度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而神经阻滞可以有效降低这种应激反应。

再者,联合应用这两种技术还可以减少老年患者对全身麻醉药物的依赖。全身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的循环系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而减少其使用可以降低这种抑制,从而维持循环的稳定。

综上所述,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手术术中循环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们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呼吸道管理,还能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和麻醉药物的使用,从而维持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循环稳定。这种联合应用的方法,无疑为老年患者的手术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手术术中循环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相较于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更稳定的术中循环功能,更快的术后恢复,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老年患者手术中,改良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宋玉祥,孙华,迟梦琳,刘敏,米卫东,刘靖.新型鼻咽通气道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1,20(03):171-175.

[2]朱小兵,吴论,彭学强,陈浩,王冲.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或鼻咽通气道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1):6-8.

[3]朱小兵,吴论,彭学强,王冲,王根保.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鼻咽通气道对比联合喉罩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09):654-658.

*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