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观察

陈璐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在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选取我院60例冠心病介入术患者,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以常规护理为对照,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建议采纳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全面提高患者术后的自我管理水平。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冠心病;介入术;自我管理水平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或坏死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身心压力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丰富,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中,其面临着诸多挑战。疼痛、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存在,使患者的术后康复被受限制[1]。在此背景下,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创新的医疗模式,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为患者提供持续、全面的护理支持,对提高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现况:选择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60例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每组纳入3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17/13例;年龄58-75岁,均值(66.53±5.15)岁。观察组,男、女=14/16例;年龄55-75(66.26±6.15)岁。组间信息对比、均衡性较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口头指导工作,将居家护理方法告诉家属,叮嘱其按时到门诊复诊。

观察组开展延续性护理:(1)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指导: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药物管理、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教育,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如监测血压、心率、血糖等。(2)用药管理:确保患者了解并遵循术后药物治疗的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教育患者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服药。(3)饮食和营养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强调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指导患者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脂肪。例如,建议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以降低高血压和水肿的风险。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和消化系统健康。(4)心理支持:应以热情、耐心、关心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支持计划。向患者介绍介入术相关知识,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和不安。教授患者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维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鼓励患者的家人、朋友等社会支持力量参与到患者的心理支持中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5)运动和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体能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6)定期随访和评估:安排定期的门诊随访,评估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生活方式改变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借助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实施评估,量表内含3维度、38条目,单项条目分值1~5分,分值高、自我管理能力强[2]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自我管理能力以()表示,用t检验;<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自我管理能力(,分)

组别

自我管理认知

自我管理环境

自我管理行为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30)

20.23±0.36

33.36±1.45

21.12±0.45

28.56±3.33

23.36±1.10

35.26±2.56

对照组(n=30)

20.11±0.14

32.00±0.33

21.22±0.33

26.22±2.25

23.22±1.11

33.52±1.14

t

1.701

5.009

0.981

3.189

0.490

3.400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患者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医院,而是延伸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基于此,延续性护理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特别是在控制疾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延续性护理是基于患者个体差异的医疗服务,强调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其特点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因素,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通过持续的护理来维持患者的健康状态

[3]

与常规管理措施相比,延续性护理方案的核心,在于教导治疗后的患者,使其能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技能,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全面提高其术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中的观察组,护理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可通过定期随访,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和重视。同时,医护人员通过教授患者一些日常生活技巧,可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掌握度,从而全面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的实施,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教授实用的自我管理技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强化其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应该积极推广和实施这一方案,让更多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叶莉,张蕾.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6):139-141.

[2] 纪翔. 互联网联合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2,35(10):186-189.

[3] 李金桂. 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3):179-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