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护理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护理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可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  云南  开远  661600

摘要:目的 探究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妇科提供的样本进行分析,共计5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组,数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用心理护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得分以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服药遵循、行为改善、日常预防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真菌性阴道炎护理中,联用心理护理、健康护理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纠正其遵医行为,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真菌性阴道炎;心理护理;健康护理;应用价值

前言:真菌性阴道炎是女性常见妇科病之一,我国女性发病率约为7.5%。该病以外阴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疼痛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还可导致不孕、宫颈炎等并发症,需及时诊治。目前,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真菌性阴道炎,但多数患者疗效并不理想,且病情易反复,分析原因,主要为患者疾病认知不足、遵医行为差[1]。因此,临床建议,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期间,还需辅以高质量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健康认知,改善其负性情绪,纠正遵医行为,从而保障疗效与预后。本文即选择5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探究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护理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患者护理提供参考,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研究者医院妇科提供的样本进行分析,共计5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组,数字表法,均分2组。

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2~58岁,均值(42.55±7.14)岁。

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均值(42.60±7.08)岁,最大60岁,最低20岁。

两组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均确诊真菌性阴道炎[2]。临床资料完整。无沟通和(或)认知障碍。在研究同意书上签字。

1.2.2排除标准

合并其余妇科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精神异常者。严重传染性疾病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本组予以常规护理,即予以患者用药指导、卫生教育,督促患者健康饮食、科学作息,护理2周。

1.3.2观察组

本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心理护理、健康护理,护理2周,具体:(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结合患者神情表现、个人信息分析其心理状态,评估负性情绪类型以及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疏导措施;同时,护理人员需耐心聆听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表述,及时解答其疑问,并予以患者充分的鼓励,必要时还可列举院内良好案例,以增强其康复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可指导家属多多予以患者情感上的关心,并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2)健康护理:护理人员需充分评估患者健康认知程度,结合其受教育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方案,并开展一对一的宣教活动,借助视频、手册等工具,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详细讲解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护理、预防的相关知识,并督促患者遵医嘱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合理运动,以提高机体耐力,促进康复。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得分

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总分80,得分越高,患者越焦虑/抑郁。

1.4.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遵医行为得分

采用自制量表,含服药遵循、日常预防、行为改善三个维度。单维度分值100,得分越高,遵医行为越良好。

1.4.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症状积分

纳入外阴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疼痛肿胀三类症状。以4级评分法(1~4分)评估,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SPSS26.0系统处理数据。计量资料(x±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得分比较

对照组中:护理前SAS(53.48±5.30)分、SDS(53.82±5.76)分;护理后SAS(48.55±4.42)分、SDS(49.02±5.12)分。

观察组中:护理前SAS(53.53±5.26)分、SDS(53.86±5.72)分;护理后SAS(42.77±4.12)分、SDS(43.08±4.70)分。

两组护理前SAS、SDS得分比较(T=0.0335,P=0.9734;T=0.0246,P=0.9804;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较对照组低(T=4.7829,P=0.0000;T=4.2733,P=0.0001;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遵医行为得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服药遵循、行为改善、日常预防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护理前后遵医行为得分比较(x±s;分)

组别

服药遵循

行为改善

日常预防

对照组(n=25)

80.80±5.17

86.88±5.47

79.64±5.56

86.22±5.88

78.68±5.35

84.42±5.54

观察组(n=25)

80.84±5.14

93.42±5.52

79.68±5.52

93.02±5.95

78.65±5.32

90.26±5.70

T

0.0274

4.2079

0.0255

4.0644

0.0199

3.6736

P

0.9782

0.0001

0.9797

0.0002

0.9842

0.0006

2.3两组护理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详情见表2。

表2护理前后症状积分比较(x±s;分)

组别

外阴阴道瘙痒

分泌物增多

疼痛肿胀

对照组(n=25)

3.32±0.45

2.09±0.39

3.08±0.45

2.02±0.37

3.05±0.44

2.04±0.37

观察组(n=25)

3.34±0.43

1.62±0.34

3.10±0.43

1.53±0.30

3.03±0.47

1.52±0.32

T

0.1607

4.5420

0.1607

5.1434

0.1553

5.3150

P

0.8730

0.0000

0.8730

0.0000

0.8772

0.0000

3.讨论

真菌性阴道炎也称霉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的阴道炎类型,具有根治难度高、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3]。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损害其身体健康,还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尤其是反复发作型真菌性阴道炎,对患者身心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目前,临床已经认可,疾病认知、遵医行为是影响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导致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故而患者治疗期间还需予以高质量的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多注重治疗协助,对患者认知、情绪等方面作用较小,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院于常规护理上联用心理护理、健康护理。

本文中,观察组护理后症状积分、负性情绪得分较对照组低,遵医行为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见,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联用心理护理、健康护理效果理想。分析原因:心理护理可针对患者心理因素,结合患者个体化差异,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从而缓解其负性情绪;而健康护理可尽可能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护理认知,帮助患者明确遵医行为的重要性,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纠正遵医行为,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真菌性阴道炎护理中,联用心理护理、健康护理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纠正其遵医行为,利于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余秀钦.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2):174-176.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 需氧菌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6(1):11-14.

[3]余萍,罗旭. 心理关怀联合健康宣教在反复发作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中的作用[J]. 中国性科学,2020,29(7):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