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研究

李宏波

大庆开放大学    黑龙江省   大庆市   163311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对汉语言文学的认知也变得越来越深刻,汉语学习人数不断提升。汉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发展历史,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社会文化传承、文学史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对外开放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学习汉语的国家和人数变得越来越多,汉语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对促进汉语发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重视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语境,加强对汉语言的学习与理解,是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繁荣发展的必要过程。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运用;意境

1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及意境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的交往与对话变得越来越频繁,语言和文化交往也变得日趋频密,这使得中国的汉语文化逐步迈向国际,迈向全球。我国汉语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书写文字与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标准化与统一化的特点。汉语言文学是一种基于汉语言实际应用而诞生的文学制品,其中,汉语的语言被视为这些文学作品的基石,并蕴含着深沉的知识与精髓。在汉语和文学的领域里,许多汉语表达往往含有多重意义,因此在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过程中,这些描述容易成为一个挑战。在汉语言文学的探讨和意境分析中,必须将汉语置于多种语境之中,并深入考虑其文字与语言的准确表达,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解或混淆,为我们提供最理想的语言场景。如果我们深入地分析语言库,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现汉语的特点,还有助于深化大家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掌握更合适的汉语使用策略或方式,进而增进人际间的交流更为全面和和睦。

汉语作为一个沟通、交互和阅读的基本工具,它不仅承载着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遗产,而且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对于更加有效地利用汉语以及塑造其意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透过深度地欣赏和研究各种文学创作,我们可以更稳固地了解语言学的内涵,并帮助人们更精确且更有适应性地利用汉语。通过对文学作品里面的优雅言辞有着深入的洞察和理解,我们不仅能提高语言的生命力,也能加强人们对“博大精深”汉语的认识,并提升他们使用汉语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2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实践的原则

2.1目标性原则

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非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满足自身学习发展需求,从而成长为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汉语言文学教师要积极创新实践培养计划,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注重开展实践应用,使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2独立性原则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往往注重的是文化的传承,教师通常都是单向传输理论知识,而很少涉及实践教学,导致无法体现该专业所具有的科研价值。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实践,要遵循独立性原则,并将教学目标放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层面,树立起独立科研和创新研究理念,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科研技巧、实践技术,从而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学术成果。

2.3特色性原则

在教育教学体系中,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价值。只有保持和发展这些专业特色,才能真正推动各专业的持续发展,进而为学校的整体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要紧密结合该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有针对性地建设学科教学体系,从而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教师要在创新实践中突出其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充分展现汉语言文学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和潜在价值,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激发他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教学、学术研究中,不断丰富汉语言文学特色。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3.1背诵经典篇章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更是举不胜举,为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意境分析能力,大量进行阅读往往是一种极其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大量学习与理解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产生更多感悟与理解,促进自身语言运用和意境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背诵属于十分有效的方法,便于深刻掌握、理解相应的文学作品内容。在长期的背诵与积累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步掌握各种汉语言运用技巧与方法,加深文学理论知识基础,更可以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与处世经验,对今后的人生成长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和帮助作用。与此同时,大量阅读和背诵经典篇章还有利于和作者进行情感共鸣和互动交流,读者能学到更多语言使用方法、叙事手法与技巧,懂得如何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合理创设相应的语言意境,从而促进文字感染力和表现力有效提升。

3.2朗读文章作品

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文字,对文章作品内容进行朗诵同样十分关键,仅依靠默读的方式阅读作品,远不如朗诵所带来的效果。人们在不断朗诵的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语感,便于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更多适宜的词汇,有利于文学创作过程变得更加自然、一气呵成。在朗读文章作品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字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韵律,对文字中抑扬顿挫的语气和感情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对此进行学习,往往可以积累更为丰富的创作经验,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文学创作过程中,还可以在生活中各种语言应用场景有更为得心应手的表现。

3.3创作中进行思考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汉语言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对生活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案例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并在总结归纳出相应结论后,将之运用于文学作品创作当中;同时还要不断地对各类出版物进行阅读与思考,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阅历和思想,了解他人的观点与想法,使自身的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在创作中进行思考,不断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规律和技巧,以便在独立使用汉语言文字时创设出相应的意境。在完成一定文章阅读任务后,还要熟练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与阐述,以锻炼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语言组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要善于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缺陷进行有效总结,从而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便于在后续学习与应用当中尽可能减少同类问题和错误的产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汉语言学习能力和运用水平。

结束语: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意境分析能力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与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注重提高语言应用的程度和水平,能够从中创设适宜的语言意境,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文字内容所传递情感与思想的理解水平,加强学习与思考,使自身的汉语言文学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更为深刻地感受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与价值,进一步培养语言文学意识和汉语言文学素养,为个体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绍芬.关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24):118-120.

[2]邱茂莎.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营造分析[J].文化学刊,2022,(09):196-199.

[3]霍亮.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1,(05):88-89.

[4]郑碧霞.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及意境探讨[J].农家参谋,2020,(24):257.

[5]郭勇.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研究[J].现代交际,2020,(1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