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康复训练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赵加安陈艳芳

 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16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衰患者82例(2023年1-10月)根据奇偶数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分别常规干预、常规干预+康复训练。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比对照组长,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接受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训练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1]。该病病因复杂,病程长,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患者心功能下降,运动耐力降低,对日常生活有较大影响[2]。药物方案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但是单独服药效果有限,需要结合综合性的康复训练,提升患者健康状况,改善心肌功能、增强运动耐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8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分组采取奇偶数法,对照组41例,男/女=21/20,年龄65-83(74.24±4.15)岁,病程1-5(3.21±0.45)年。体重指数19.5-24.7(22.64±1.01)kg/㎡。研究组41例,男/女=20/21,年龄66-85(74.28±4.10)岁,病程1-5(3.19±0.44)年。体重指数19.4-24.6(22.62±1.03)kg/㎡。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干预,遵医嘱用药,注意日常饮食清淡、少吃多餐。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坚持活动,进行瑜伽、太极拳、散步等,注意强度、时间等,避免剧烈运动。日常生活中洗漱、穿衣等活动独立完成。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训练内容:第一,急性期内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在家属帮助下进行被动运动,保持四肢肌肉力量,血液循环。第二,在生命体征平稳时,指导患者屈曲四肢关节,进行伸展动作、外展活动等。蹬自行车,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第三,指导患者进行单臂弯举、提膝腿外展、腓肠肌抗阻训练。每天训练30分钟,每周训练3天,隔天1次。第四,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用力时吸气,放松时呼气。第五,对患者进行心率、血压监测,做好记录。第六,应用心脏康复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第六,利用心电图仪对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判断,确定心律失常类型,为心脏康复提供参考。干预时间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①左心室射血分数: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获得。②6分钟步行距离:在平直马路、走廊上全速行走,记录6分钟的步行距离。③生活质量:应用SF-36评分,包括生理、躯体等8个维度,满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正比例关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5.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Mann-Whitney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进行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表 1 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s)

组别

时间

左心室射血分数(%)

6分钟步行距离(m)

生活质量(分)

研究组(n=41)

康复前

45.54±4.15

342.45±21.15

70.64±4.15

康复后

52.64±5.05

458.68±22.37

87.64±5.16

对照组

(n=41)

康复前

45.55±4.13

341.98±22.15

70.66±4.12

康复后

49.35±4.35

428.41±20.78

82.05±4.36

t/P研究组(康复前后)

6.955/<0.001

24.175/<0.001

16.439/<0.001

t/P对照组(康复前后)

4.056/<0.001

18.222/<0.001

12.158/<0.001

t/P组间值(康复前

0.011/0.991

0.098/0.922

0.022/0.983

t/P组间值(康复后

3.161/0.002

6.348/<0.001

5.299/<0.00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发生概率高,无法治愈,患者需要终身治疗,通过服用抗心衰药物,坚持康复训练,可以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以此提升生活质量。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各项身体机能下降,不爱活动,久而久之会导致运动耐力下降,加重病情[3]。患者服用药物的同时,需要坚持康复训练,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更好的一组均为研究组(P<0.05)。分析原因:左心室射血分数是评估心功能的重要指标,数值下降表明心功能不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内皮功能的改善,进而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有助于提升左心室射血分数

[4]。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一方面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强运动耐力[5]。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循序渐进,根据病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案,控制好训练频次、时间、强度等,从而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避免过于劳累加重病情。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锻炼四肢肌肉,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促使骨骼肌功能改善,增强肌肉强度。患者训练期间心率处于较高水平,心肌灌注的压力有所增加,对心肌细胞对于氧的需求予以平衡,可改善心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血压、心率有维持作用,能够促进心肌舒张与收缩,加强气体在肺部的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可改善心功能,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23):190-192.

[2]张燕燕,颜锶娜,黄幼花,等.肺康复训练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缓解期并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及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7):94-96.

[3]李雅静,党静.基于病程相宜理论的康复训练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3,47(05):828-830.

[4]高苗苗.康复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10):1246-1248.

[5]王晓明,徐雪飞,汪玲,等.康复训练强度及训练时机对慢性心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2,43(23):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