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探究

王磊

342423198512272871

摘要:市政工程管理是项目建设顺利发展的基础,作为市政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管理能够,能够关注项目管理要点,开展合理的技术分析和质量管理。文章对市政工程管理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市政工程管理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管理;市政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日益完善,显著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但是在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果没有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予以动态严密监管,或是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会引发严重后果,不仅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事故频频发生,还会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居民的健康和利益会受到巨大威胁。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市政工程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营造安全、标准、高效的施工环境,降低各类恶劣事故的发生概率,切实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

1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概述

一般来说,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质量管理,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各个建筑设施需要管理人员严格落实质量管控,保证建筑使用寿命以及各部分的质量水平能够达到工程标准,同时还需要结合不同部门的管理工作来进行各个管理人员专项管理的合理安排,进而确保工程建设进展的秩序;其次是投资管理,由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较大,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较为庞大,尤其是在材料、人力等方面的成本,需要管理人员予以严格管控,注重其性价比,尽可能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施工单位也需要对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流程予以管理,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最后就是安全管理,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具有诸多的安全风险因素,并且其施工场所主要集中在城市范围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严重影响市政工程建设进度,同样也会对周围居民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管理人员应当落实安全施工理念,将安全标准落实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3技术水平不一致问题

市政工程建设中,不同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可能缺乏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需要通过加强行业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市政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行业整体的提升。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

2.1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多种生产要素协同工作。人作为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将计划转为现实、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目前,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较低。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施工人员为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养较低,并未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因此,施工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甚至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二是管理人员培训较少。虽然当前大部分管理人员均为建筑专业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场管理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充电,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因市政工程周期短、任务重,管理人员根本无法参与培训,再加上市政建设单位对培训的重视度不足,致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提升,进而影响其现场管理效果。

2.2安全管理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始终如影随形,如高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操作等,使得施工人员身体和心灵承受了巨大压力。施工单位对安全设施的检查不严,一旦安全防护设施失效,就有可能出现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意外事故,严重危害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给施工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设计不合理,覆盖面较小,无法引起全体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足够重视,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事故因而屡见不鲜。

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重视专业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大培训力度。培训是提升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培训教育。在对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时,不仅要充分了解市政工程建设要求,也要掌握被培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不仅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重视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强责任意识。另外,培训方式也应多样化,如多媒体宣传、专家讲座、交流沙龙等。完成培训后,还需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保证其熟练掌握培训内容,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市政工程建设。其次,重视人才引进。为了加强工程管理队伍建设,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招聘渠道引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为工程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提升市政工程管理水平。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需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招聘要求,以保障被招聘人员符合市政工程管理需求。总而言之,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应紧跟时代发展,加大培训投入,提升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加强工程管理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3.2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可视化技术增强安全教育的感染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语,时刻提醒施工人员谨记安全生产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及时配合安全管理人员排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遏制安全事故。与此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设施,发现老化和损坏的安全防护设施要及时更新。并购买智能化的设施,如智能安全帽等,确定施工人员所在位置以及与危险源的距离,以便能够第一时间与施工人员取得联系,开展指挥调度工作,全方位、全过程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3合理布置施工计划

工作人员应了解现场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了解土地特性、地质条件、环境要求等相关信息,核实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以便对工程的施工可行性进行科学评估。制订详细施工计划,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不同的施工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施工重点和任务;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安排各个阶段的工期,确保施工进度的可控性,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施工过程中所需资源的充足供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选择适宜的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选择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考虑应用新型建筑技术、施工设备和数字化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制定监控指标,明确施工进度的评估指标和监控要点,包括工期、阶段性进度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取施工进度和问题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加强不同施工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保障各个环节顺利衔接,随时根据施工进度变化,灵活调整资源配置,确保各个环节资源充足;定期对施工计划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管理要求,贯彻落实质量、进度、安全、处理设备管理措施。同时,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合理布置施工技术方案,从多方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降低现场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推动城市建设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海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居舍,2022(15):106-109.

[2]朱文泱.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建材,2022(3):193-194,197.

[3]史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1(24):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