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宿健

131126198705120033

摘要: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同类型地质灾害,从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需要正确认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可能会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有效应用滑坡防治技术、崩塌防治技术、泥石流防治技术等,同时通过强化工程防治、生物防治等不同防治措施,保证岩土工程建设安全。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引 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要树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这样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岩土工程建设期间,为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要提前对地质环境情况、气候条件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并对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证在工程建设期间能够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

1 岩土工程常见地质灾害

1.1 滑坡灾害

在众多地质灾害中,滑坡属于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地质灾害。在岩土工程中滑坡主要是在施工现场中的某个山体,顺着固定方向进行大规模移动。在出现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时,产生强大破坏力,附近植被、建筑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发生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山体岩石受到力的扰动,例如地震时产生的振动力、施工期间产生的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山体岩石稳定性,岩石内部应力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改变。作用在岩石上的力在超出岩石承受范围后,会导致岩石在某斜面上发生断裂,并朝着某一方向移动。如果在工程建设区域出现强降水天气,在雨水的持续冲刷影响下,加之工程项目对山体的过度开发,很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问题。

1.2 泥石流灾害

在社会发展中,泥石流属于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泥石流与上述地质灾害存在很大不同,泥石流是液体与固体的混合体,在降水影响下,会沿着坡道形成巨大洪流。该种混合液浓度较高,流经地表过程中会产生强大冲刷力,对于沿途植被、环境、建筑会产生严重影响。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各环节工作的落实没有提前做好规划,导致开挖工作存在较大随意性,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对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废土进行合理堆放。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2 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特点

1)不确定性。

从以往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可以了解到,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特点,也就是说,地质灾害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2]。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周边居民,无法对岩土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准确预测。在发生地质灾害时,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财产损失,甚至会出现人员伤亡。而且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发生速度较快、威力较大,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2)毁灭性。

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地质灾害会引发严重损失。无论是泥石流、崩塌,还是滑坡,在发生的瞬间会导致房屋倒塌,灾害范围内的建筑很有可能会被夷为平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地质灾害发生阶段,无法继续开展经济活动。由此可见,地质灾害引发的损失无法估量。

3)持久性。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出现地质灾害,那么在后续处理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在清理期间会产生大量建筑残害、废弃物等,这对于后续工作的落实会产生影响,并影响经济的发展。

3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3.1 滑坡防治技术

在岩土工程建设中,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对于滑坡防治要给予更多重视,采用最为合理的方式,尽量避免山体滑坡问题出现。在山体滑坡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实现防护与治理之间的相互结合,分析造成山体滑坡的原因,结合岩土工程具体情况,做好以下工作。①做好地表水、地下水的引导与管控工作,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尽量减少因水体引发的山体滑坡问题。通常情况下,对于山体滑坡问题的出现,如果将人为因素排除,那么水是引发山体滑坡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要做好滑坡区域地表水引导工作,防止大量地表水进入到滑坡区域。为实现这一目的,在岩土工程建设期间,工作人员要提前在岩体边界位置做好导水槽修建工作,使地表水沿着导水槽流到山下。在山体上的水去除过程中,可以对垂直孔进行合理利用,将支撑盲沟、水平钻孔的作用发挥出来,使滑坡区域地下水能够沿着不同途径流出。②对于边坡岩土的力学性能要进一步强化。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提前分析岩土滑坡区域地势结构情况,根据专业力学知识,采用合理技术方式,对滑坡区域岩石力学性能进行强化,采用该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岩石滑坡问题出现。

3.2 泥石流防治技术

1)合理利用排导技术。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在泥石流下游地区进行排导渠修建。这样在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时,排导渠能够实现泥石流分流,或者对泥石流行走方向做出改变,进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泥石流对下游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2)合理利用拦挡技术。

拦挡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拦砂坝修建在泥石流可能流经的区域,实现对体积较大砂石的拦截,通过该种方式能够降低泥石流破坏力。

3)合理利用储淤技术。

储淤技术想要将自身价值发挥出来,要在泥石流下游区域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停淤场修建工作。在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停淤场能够减少泥石流流量,从而尽量降低对下游区域建筑、环境产生的影响。

4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1 强化工程防治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期间,可以采用工程防治方式,工程防治是最为基本且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工程防治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提前对施工环境特点、气候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施工方案,比如针对山体滑坡问题,可以通过建设地表排水工程方式进行防治。针对大型地质灾害,技术人员要做好当地地质情况勘测工作,确保能够对当地地质情况有全面认识,这样可以对地质灾害基础信息有正确认识,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从而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

4.2 强化生物防治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期间,生物防治属于一种较为环保的防治方式,如果从长远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生物防治方式具备更多优势,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生物防治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比如退耕还林还草、扩大绿色植被面积等,此类方式不仅能够达到更好防治效果,而且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生物防治起效时间相对漫长。为确保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发挥出自身优势,工作人员要提前了解当地地质情况,实现对生物防治的科学合理规划。在采取生物防治方式期间,因为防治方式起效时间长,政府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生物防治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对放牧、森林砍伐进行有效控制,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出现。

结束语

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会对人身与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基于此,在岩土工程建设期间,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挥锚固施工技术、抗滑桩施工技术等不同防治技术的优势,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创建地质灾害预警体系、采取有效的避让措施,实现对地质灾害问题的有效控制与规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较强的防护意识,在工作中将地质灾害防护放在重要位置,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升岩土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财金,林坚,魏小涛.基于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J].粘接,2022,49(2):141-144.

[2] 张炜.岩土工程施工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36(1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