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发展要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发展要素分析

韩建明

(潍坊学院)

摘要:智慧信息服务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下的图书馆智慧化产物。区别于文献服务、知识服务等传统服务方式,智慧信息服务主要依托于智能技术,精准对接用户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源支持。基于此,对部分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围绕智慧信息服务中的用户需求、智慧资源、技术支持、馆员队伍、空间环境等重要要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发展策略,用以推动智慧信息服务面向实际、长远、均衡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发展要素

0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一轮又一轮革新掀起了智慧化建设浪潮。随着智慧化理念引入和普及,高校图书馆迈入智能化发展道路,“智慧图书馆”相关概念由此进入大众视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转型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在以纸质资源为中心提供外借、阅览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开始运用更多的智能设备和技术,拓展服务形式,大力发展智慧信息服务,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更加个性化、更加智能化的第三空间。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发展智慧信息服务时仍面临诸多的阻碍如智慧资源不够丰富、智慧技术应用不够成熟、馆员综合素质未能达标等。作为一种最为前沿的服务方式,智慧信息服务发展无疑是具有挑战性和未知性的。尽管相关理论尚未成熟,高校图书馆应明晰智慧信息服务特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基于现有馆藏资源丰富服务功能,强化用户与资源的无缝连接,实现主动、高效、可靠的泛在服务。

1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发展要素分析

1.1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始终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导向。在高校图书馆发展演进过程中,主要服务对象主要包括高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来访用户。不同用户各自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所能接受的服务形式也有所不同。想要满足所有服务对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就必须重视用户需求要素研究,全面深入分析不同群体用户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确保图书馆发展不偏不倚。智慧时代背景下,用户需求逐渐呈现个性化、精准化和多样化。为了解决传统普适性的信息服务方式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冲突问题,就需要发展智慧信息服务,借助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实现完全契合用户需求的馆藏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同时,随着获取信息资源量和渠道的增加,用户容易陷入低质量信息茧房。图书馆需要真正了解和准确找出用户需求,向其推送高质量信息资源。

1.2智慧资源

智慧资源是指开展智慧信息服务所需的文献、空间、设施设备、空间、资金等各类型资源。以文献资源为例,智慧图书馆建设要求加快推进纸质资源数字化,将各类数字资源收集、整合、存储于相应的电子数据库中,连通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文献信息服务。智慧信息服务发展涉及资源种类较多,上至图书馆建设管理的理念文化,下至最基础的资金设备,倘若相应的资源存在短缺,就会影响智慧信息服务的实现成效。智慧信息服务开展还对资源深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科研信息资源的深度决定了能否满足科研人员的科研需求,甚至关系到高校总体科研水平。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与用户沟通交流,立足于用户实际需求拓宽资源广度,增加深度,保证匹配度。

1.3技术支持

智慧化技术是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向下兼容现有信息技术,向上开发新兴信息技术,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可以显著提高图书馆服务先进性和智慧性。在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WEB1.0到WEB4.0的发展历程中,Blog、RSS聚合技术、Tag标签、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技术等一系列信息技术被融入智慧化技术应用体系,推动图书馆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信息服务的技术具有突出的智能性特点。依托智能技术实现人脸识别、VR全景、沉浸式阅读服务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高度互联、高度智能的服务,极大改变了用户体验,饱受用户好评。

1.4馆员队伍

馆员是智慧图书馆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推动图书馆高质量、智慧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助力。馆员队伍由行政人员、管理人员等多种类型馆员组成,分别担当有组织、服务、管理等职能,其服务水平与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水平密切相关。智慧信息服务发展要求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学习知识能力,即智慧馆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了解、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数据综合分析、智能软件技术应用等更加多元的能力,能够胜任智慧图书馆模式下的工作任务,为用户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智慧馆员还应当持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主动思考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以及如何优化创新服务方式,在实践管理服务中汲取经验、找出不足,为智慧信息服务发展建言献策。

1.5空间环境

随着对智慧图书馆认识的不断完善、深入,空间环境要素在智慧信息服务中的重要性变得愈发凸显,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通过合理创设图书馆空间布局,完善智能化设备设施,调节环境温湿度,改善通风条件,布置摆搭陈设,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可以有效展现图书馆人文性和智慧性,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2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智慧信息服务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优化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价值,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智慧信息服务的突出优势和重要价值,应当积极构建智慧信息服务体系,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基础配套资源;坚持以智慧技术为核心驱动,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合应用;坚持提升馆员素质为发展助力,打造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馆员队伍,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智慧化转型升级,为用户提供有广度、有深度、便捷、实用的智慧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菁莹.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运行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科技风,2022(15):75-77.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215025.

[2]蒋萌.“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创新与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6,(3).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3.016.

[3]王海欧,范玉红.基于"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智库助推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13):144-146.

[4]沈玲玲.高校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