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ICU)的护理,您了解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重症医学科(ICU)的护理,您了解多少?

叶婵

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眉山   620500

重症医学科(ICU)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它为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提供最先进和全面的医疗护理。ICU护士是这个团队中的关键成员,他们负责监测和维护病人的生命体征,执行复杂的医疗程序,以及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实际上,ICU护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和压力巨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接下来,本文将带领大家了解这方面的小知识吧!

  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繁重而紧张,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照顾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密切监测他们的生命体征,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及时的评估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呼吸,它是生命的基本体征之一,正常的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呼吸节律均匀,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以及有无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给予氧气吸入、调整通气参数等相应措施;第二血压,因为高血压或低血压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下来,正常成人的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第三心率,一般成年人正常的心率应该保持在60-100次/分,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的心率变化,特别是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如若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律等情况,应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等。除此之外,还要观察血氧饱和度、体温、尿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对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至关重要。

  1. 患者呼吸系统维护护理

为了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应当定期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这可以通过使用吸痰器等工具来实现。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气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一般情况下,成人患者建议使用直径为10-12毫米的吸痰管,而儿童患者则需要使用直径较小的吸痰管。在吸痰前,要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安慰,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再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气道内,深度约为气管插管长度的1/2至2/3,在吸痰过程中,应当保持吸痰管的稳定,避免损伤患者的气道,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通过这样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误吸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呼吸环境。

  1. 固定经口气管插管

在ICU中,有些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提供机械通气,它的正确位置是插管的尖端位于气管的中央,靠近隆突,护理人员可以通观察患者胸部的运动和听诊呼吸音来确定插管的位置,当发现插管位置不正确时,要及时调整插管的位置,从而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与此同时,要将气管插管固定在位,防止插管移位或脱落,固定插管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使用胶带固定、使用固定带固定和使用专用的固定器固定,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以保证固定牢固可靠。在固定气管插管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头部稳定,建议使用头枕或枕头来支撑患者的头部,让他们的头部不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且固定带的松紧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定期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是必要的,由于过紧的固定带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和呼吸困难,过松的固定带则可能导致插管移位或脱落。除了固定插管的位置,还需检查气管插管的通畅情况,通畅的气管插管能够保证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避免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的发生,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氧饱和度等指标来判断插管的通畅情况。

  1. 翻身拍背,更换体位

长时间卧床不动会导致肺部分泌物积聚,增加患者患上肺炎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肺部通气不足,使氧气无法充分进入肺部,从而导致低氧血症,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翻身和拍背,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另外,在ICU中,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这会使身体的某些部位承受持续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让人体皮肤及其下方组织的损伤,引发压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出现感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而护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使用压床垫,来减轻压力对皮肤的影响,降低压疮的风险。

  1. 维持患者的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应当关注患者的皮肤、毛发、指甲等外观表现,以及肌肉消耗、水肿等症状,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并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可以利用肠道的吸收功能供给患者所需的营养,既经口腔摄入食物或补充剂,或者通过鼻胃管或胃肠造口管饲喂营养液,也可以将营养液通过静脉输液直接输入患者血液循环中的方法,绕过胃肠道,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这种方法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完全丧失和吸收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在实施营养支持方案的过程中,要每周2-3天测量患者的体重和皮褶厚度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1. 预防感染

①清洁和消毒:定期对ICU内的设施、器械、地面、墙面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保持ICU环境的清洁卫生,这可以减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执行中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防止交叉感染。

②探视管理制度:要实行严格的探视管理制度,家属和亲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患者,且每次探视的人数有限,在探视过程中,探视者需要已消毒的衣物,并在进入病房前进行手部消毒。

③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做好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等措施,确保操作过程中不引入新的病原体,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④病人卫生护理:定期更换床单、衣服等个人物品是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的关键,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不及时更换的话,很容易导致感染。

  1. 心理护理

ICU患者通常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心理压力巨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可以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安慰患者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病痛。

在ICU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还需要具备专业的工作能力,与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