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

宋伟琼 何芳通讯作者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近视青少年患者80例80眼,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40眼,仅使用角膜塑形镜治疗)和试验组(40例40眼,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远近视力无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眼轴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的眼轴增长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角膜曲率和屈光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瞳孔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近视青少年患者实施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时,能够加强对患者的近视控制效果,有较优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0.01%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青少年近视;治疗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近视已经严重威胁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是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光学和药物的手段来控制近视的进展。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光学手段,能够可逆性降低近视度数,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日间裸眼视力。阿托品是一种药物手段,可以通过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的抗毒蕈碱受体控制近视。因此本研究分析了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在2021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80眼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青少年近视眼诊断标准,且患者年龄为9—15岁。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仅使用角膜塑形镜治疗的对照组40例40眼和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的试验组40例40眼。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12.13±1.14)岁,平均眼轴长度为(25.32±0.46)mm。试验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12.07±1.08)岁,平均眼轴长度为(25.29±0.60)mm。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角膜塑形镜治疗。在佩戴角膜塑形镜之前,需要进行眼部常规检查、睫状肌麻、验光等检查,选择适合患者的镜片,每晚睡觉时需要佩戴角膜塑形镜,至少持续8h,早上起床就可以摘下。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在每晚佩戴角膜塑形镜30min前给予0.01%阿托品滴眼液(由本院统一配制,1ml:0.5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与1%玻璃酸钠滴眼液按比例进行配制),每天1滴,点眼后对泪囊区进行按压,10min/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后的远近视力、眼轴、角膜曲率、屈光度、瞳孔大小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使用t来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远近视力对比

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04±0.05)logMAR,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05±0.07)logMAR,t=0.735,P=0.464;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近视力为(0.01±0.02)logMAR,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近视力为(0.01±0.03)logMAR,t=0.000,P=1.000;试验组治疗1年后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03±0.06)logMAR,对照组治疗1年后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04±0.06)logMAR,t=0.943,P=0.349;试验组治疗1年后的最佳矫正近视力为(0.03±0.02)logMAR,对照组治疗1年后的最佳矫正近视力为(0.03±0.03)logMAR,t=0.000,P=1.000;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远近视力无差异(P>0.05)。

2.2 患者眼轴对比

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的眼轴为(25.39±0.61)mm,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眼轴为(25.43±0.42)mm,t=0.342,P=0.734;试验组治疗1年后的眼轴为(25.45±0.54)mm,对照组治疗1年后的眼轴为(25.56±0.22)mm,t=1.193,P=0.236;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眼轴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的治疗1年后的眼轴增长程度(0.14±0.16mm)明显小于对照组(0.23±0.22mm),t=2.093,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角膜曲率对比

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的角膜曲率为(41.02±1.53)D,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角膜曲率为(43.94±1.65)D,

t=8.207,P=0.001;试验组治疗1年后的角膜曲率为(39.43±1.32)D,对照组治疗1年后的角膜曲率为(42.11±1.50)D,t=8.483,P=0.001;试验组的角膜曲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患者屈光度对比

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的屈光度为(-2.56±0.37)D,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屈光度为(-2.78±0.49)D,t=2.266,P=0.026;试验组治疗1年后的屈光度为(-2.66±0.45)D,对照组治疗1年后的屈光度为(-2.94±0.53)D,t=2.547,P=0.013;试验组的屈光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患者瞳孔大小对比

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的瞳孔直径为(6.25±0.56)mm,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瞳孔直径为(5.77±0.58)mm,t=3.765,P=0.001;试验组治疗1年后的瞳孔直径为(6.48±0.67)mm,对照组治疗1年后的瞳孔直径为(5.86±0.45)mm,t=4.859,P=0.001;试验组的瞳孔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视是引起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度近视是视网膜脱落、青光眼、黄斑病变等致盲性眼病的危险因素,且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风险也随之增加。角膜塑形镜是利用反几何设计的特殊角膜接触镜,在夜间佩戴可以平坦中央角膜曲率,还能够降低眼轴的增长率。但是大部分患者单一使用角膜塑形镜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阿托品是一种M受体拮抗剂,通过解除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瞳孔散大、调节麻痹的作用。本研究也显示,试验组的眼轴增长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角膜曲率和屈光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瞳孔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阿托品能够有效地松弛睫状肌,预防睫状肌的过度痉挛,减少眼肌的过度调节,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增长的目的[2]。但阿托品对人体的不良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多。所以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的屈光度,增加瞳孔大小[3]

综上所述,针对青少年近视患者,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近视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雯婷,黄玉银,叶亲颖,等.角膜塑形镜联合0.0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的效果及对泪液炎症因子的影响[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3,41(04):404-407.

[2]朱梅红,林泰南.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9):124-127.

朱显丰,何涛,王捷嫚,等.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高度近视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03):3-4.郴州市科技局课题

项目编号:lcyl202101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