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土地整治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徐建

连云港天域测绘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系统阐述了土地整治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土地整治通过平整土地、规整地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能够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率。其次,土地整治有利于实施先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再次,合理的土地整治有利于遏制耕地资源的无序流失,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而且,科学的土地整治工程有助于改善农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文章最后对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治;耕地保护;土壤质量;作用机制

引言

耕地是人类发展农业生产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临资源总量减少、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确保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土地整治作为一项复合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涉及农田平整、农田道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等多方面内容,对于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不仅能改善农户的耕作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还能有效保护耕地资源,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因此,研究土地整治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我国耕地资源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改善农户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率

农业作为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其生产条件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土地平整作为土地整治的核心内容,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平整破碎分散的田块、清理淤塞的沟渠、疏浚排水系统、清除杂草和石砾等,能够使农田地貌平坦、地块规整连片,从而优化农田的生产条件[1]。除了对农田本身进行平整外,土地整治工程还通常会新建或维修农田道路,为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产品运输营造便利条件,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良好的田间道路不仅利于机械运输,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和管理。合理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也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设计的灌溉排水系统,能够有效调节农田土壤的湿度状况,避免积涝或干旱,为农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良好的农田排灌条件也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的抗御能力。通过平整土地、规整地块、建设道路和水利设施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土地整治工程能够全面改善农田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适应性。相比于未整治的农田,经过整治后的优质耕地一般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从而显著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除了直接的生产效益外,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还可以发挥生态效益,如通过深松深翻等措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培肥,维护和提升农田的生物多样性等,为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奠定基础。因此,加强土地整治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更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绿色转型。

2.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经营规模较小、分散程度较高、机械化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土地整治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举措。通过平整破碎分散的田块、规整连片地块,有利于推动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碎片化状况,为规模化机械作业创造条件[2]。与此同时,土地整治工程还会配套建设农田道路、灌溉排水等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硬件设施,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经过土地整治后,农田的生产条件得到全面优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更有利于引导农户主动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此外,土地整治工程通常还会结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集中连片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硬件支撑。

3.遏制耕地资源流失,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大量优质耕地遭到侵占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亩耕地被非农建设所占用,耕地资源总量持续减少,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3]。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工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土地整治能够有效防止和减少好的耕地被非农建设占用。通过将分散的田块进行整理集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资源,避免资源被无序占用和浪费。其次,土地整治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复垦、整理和新增建设等措施,实现"占一块再增加一块"的动态平衡。比如在农村地区,可以将分散的小块田地集中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而在城市边缘区域,则可以对部分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增加新的耕地面积。此外,土地整治工程还会对保留下来的耕地进行深耕、改良,提升土地质量。通过深翻深松、施入有机肥等措施,可以改善农田的理化性质,提高其生产潜力。因此,通过减少被占用、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等多重作用,土地整治工程能够切实防止和遏制耕地资源的无序流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资源保障基础。

4.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除了改善农田的外部生产条件外,土地整治工程还会着力改善和优化农田土壤的内在质量。在整治过程中,通常需要采取深翻深松等深耕措施,打破地下阻根层,疏松土壤结构,为农作物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整治工程还会实施酸化、盐渍等专项土壤改良措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盐分含量等理化性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土地整治工程还会大量施入优质的有机肥料和绿肥作物,不断补充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养分平衡。通过这些综合性的土壤深耕改良措施,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特性,优化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丰富土壤生物多样性,为农作物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良好的土壤环境对于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适宜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农作物才能健康生长,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同时,优质的土壤环境也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基础,高品质土壤所孕育的农产品单产和效益必然更高。

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工程通过多种措施系统改善农田土壤,对于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工作,注重整治项目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5.结论

土地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包括:改善农户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遏制耕地资源流失,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为进一步发挥土地整治的多重效益,未来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整治模式,加强科学规划和监管,并将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土地整治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土地整治对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威,李春梅,邵景安,梁修银,刘毅.西南丘陵微地貌区差别化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与选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6):160-165

[2]苏瑶灿,许月明,魏亚华,胡建.阜平县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18):161-162

[3]张阳.近2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分析[J].河南科技,2023,42(4):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