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笋用竹的营造技术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浅析笋用竹的营造技术与管理

周世平

盐津县中和镇林业站 云南昭通 657507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笋用竹的营造技术与管理,为竹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信息。通过详细分析造林、竹苗超格和裁植等技术,文章梳理了竹林的初期建设过程。文章介绍了幼林抚育和成林竹林培育技术,以及竹林的高效经营措施。

关键词:竹林;笋用竹;造林技术;竹苗;管理;竹笋;竹林培育

一、引言

竹材和竹笋的可持续产出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需求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竹林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既提供了木材、纤维、食材,也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竹笋,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多种用途的食材,备受消费者和市场的喜爱。为了满足竹材和竹笋的需求,竹林的营造技术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二、笋用竹的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竹林的位置选择是竹林建设的基础。本文强调了年平均温度、降水量、土壤质地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重要性。这些条件的合理选择将直接影响竹林的生长和产量。根据要求的条件,背风向阳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是理想的选择,尤其是适宜金佛山方竹的生长的陡坡退耕地。

2.2 林地清理

在造林前,对于已有的植被,水平带状的清理是必要的。这一步骤包括清除无培育价值的杂灌、杂草、藤蔓,保留乔木及其幼树幼苗,以培育竹阔混交林。清理宽度的掌握对于竹林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3 整地

在种植穴的开挖过程中,树莞、树桩、树根和石块的清除是必要的。这确保了种植穴的质量,以便将竹苗有效地种植在其中。

2.4 造林季节

选择适当的季节进行造林是竹林建设的关键。避开凝冻期,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或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是最佳的造林季节,以确保竹苗的生存和生长。

2.5 造林密度

种植密度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根据不同的情况,移母竹的种植密度为株行距3x3,每亩74株,而实生苗的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x3m,每亩111株。

2.6 树种组成

在竹林的建设中,适当配置适生阔叶树种以及保留原有林地上的乔本树种,有助于提高竹林的生态多样性。这种树种组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竹林的结构和生态功能。

三、竹苗超格

3.1 母竹移裁苗规格

在竹林建设中,选择适宜的母竹移裁苗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母竹应为2-3年生、地轻大于2厘米、每从2-3株、枝叶茂盛、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健壮立竹。另外,每个母竹移裁苗应具有5个以上的健壮鞭芽,来鞭长度应大于20厘米,去鞭长度应大于30厘米。在移裁苗处理过程中,施牙、鞭根、竹根和“螺丝钉”等部位应完好无损,不得伤及竹莞多带宿土,竹茎弗多带宿上。这一过程需要特别小心,以确保竹苗的质量。

3.2 实生苗规格

实生苗的选择同样关键。这些实生竹苗应为2年生、无病虫害、健壮的植株,地径大于0.5厘米,每从带至少2条10-20厘米竹鞭。在处理实生苗时,需要砍去枝档,保留2-3盘枝叶,并适当疏叶,以减少水分蒸发。这有助于提高实生苗的生存率和生长潜力。

竹苗超格是竹林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竹林的健康和稳定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选取和处理母竹移裁苗和实生苗,将为竹林的成功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裁植

裁植是竹林建设中的重要步骤,直接影响竹苗的生存和生长。

裁植时,选择适当的时机至关重要。宜在阴天或雨后栽植,以避免竹苗失水和干枯。栽植时需要把握“穴大、浅裁、根舒、紧围”的技术要点。对于移母竹,通常2-3株为一从栽植,而实生苗一般3-4株为一从裁植。这种集群裁植有助于提高竹苗的生存率,因为它们可以相互支持和保护。

在裁植过程中,需要将种植穴底整平,施加基肥,确保鞭根与土壤密切接触。裁植时应小心操作,以防损伤鞭根。此外,裁植后需要覆土,分层压实,以确保鞭根与土壤充分接触,保持其原有的状态。栽植后,根盘处需要覆盖草覆土,以保护竹苗。在干旱时,需要及时灌溉,以确保竹苗的充分水分供应。

五、幼林抚育

5.1 套种

新造竹林在建成初期,通常在1-3年内可以套种农作物,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护竹苗的生长。套种作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对土壤的影响,建议使用豆类绿肥等作物,以不损害竹苗的生长为前提。套种作物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还有助于减少杂草的生长,保护竹苗免受杂草的竞争。

5.2 除草、松士、施肥、扩塘

为了确保竹苗的生长环境清洁和有利,每年需要进行人工除草和松土1-2次。此过程应在固定时间进行,以防止杂草的繁殖和竞争。施肥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竹苗的早期生长阶段。施肥可采用沟施和撒施,以满足竹苗的养分需求。此外,每年2-3月,还需要进行扩塘,以保持水分供应和维护林地的湿润环境。

5.3 疏笋疏竹、留笋养竹

竹苗的疏笋疏竹是幼林抚育的重要步骤。及时疏去弱笋、小笋及退笋,保留出笋盛期出土、生长健壮的竹笋,有助于提高竹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此外,竹林中的局部地方可能会出现过密的情况,需要进行择伐以促进竹株的生长和减少雪压、风倒的风险。

六、成林竹林培育技术

6.1 竹林生长环境调控

竹林的生长环境对于竹材和竹笋的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在成林竹林培育中,需要清除病、腐、枯立竹,消除林内的杂灌、藤蔓,以确保林地通风透气,提高光照和空气流通。老竹、杂灌、藤蔓等植被应截成段平铺于地表,腐烂成肥,从而改善竹林卫生状况。此外,应及时修枝打岔或进行间伐,以保持上层林木的郁闭度在适宜范围内。这一系列操作有助于提高竹林的结构和生态功能,保持竹林的健康状态。

6.2 留笋养竹

在成林竹林培育中,选择留笋养竹的竹笋非常关键。留笋应选择出笋盛期的竹笋,确保它们生长健壮。需要避免在竹笋出土的初期或末期留笋养竹,这些时期的竹笋不宜作为留笋。留笋的数量应根据立地条件和培养目的确定,并确保竹笋均匀分布,以避免竹林内部的竞争和拥挤。

6.3 合理确定立竹密度和年龄结构

竹林的立竹密度和年龄结构应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需要进行合理确定。择伐操作应遵循一系列原则,包括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这有助于维持竹林的健康和稳定生长。择伐的时间应选择在新竹抽枝展叶之后至次年竹林孕笋之前进行,以确保最佳的效果。

七、竹林高效经营措施

7.1 竹林施肥

定期施肥是保持竹林生长健康的重要举措。每年采笋结束后,每亩施入厩肥、堆肥或杂肥,通常量在1.5-2吨左右。此外,在每年的4-5月,应撒施复合肥,用以促进鞭芽分化。这些施肥措施有助于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保持竹林的生长活力。

7.2 林地覆盖

林地覆盖是另一个重要的经营措施,通常在5-6月进行。覆盖杂灌木、择伐竹材的枝叶或农作物秸秆、锯末糠壳等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杂草的生长,改善土壤质量,并保持林地的湿度。这一措施有助于提高竹林的生长环境和抵御杂草的竞争。

7.3 劈山垦复

劈山垦复是在新竹展叶之后至孕笋之前进行的操作,通常在1-3月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清除杂草、灌木和藤蔓等植被,以确保竹林的空间整洁。在坡度大于30度的地区,还可以进行水平带状轮垦,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这有助于保持竹林的健康和稳定。

7.4 除草松士

每年需要进行一次锄草和松士的操作,通常在4-5月进行。这个过程有助于清除竹林中的杂草,保持地面整洁,并改善竹林的生长环境。施肥也应与此操作结合,以满足竹林的养分需求。

八、结论

综上所述,笋用竹的营造技术与管理包括了造林、林地清理、竹苗超格、裁植、幼林抚育、成林竹林培育和高效经营措施等多个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操作,竹林可以实现健康生长,提高竹材和竹笋的产量,保持生态平衡。这些措施为竹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人们对竹材和竹笋的需求,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建华,袁金玲,岳晋军.绿竹笋用林水肥一体化研究[J].竹子学报,2023,42(03):45-49.

[2]王琴,苏兰.浙江毛竹笋用林覆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竹藤通讯,2022,20(06):97-100.

[3]许国营,张玲,冯云.豫北斑竹笋用林改造技术[J].世界竹藤通讯,2023,21(0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