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及调度自动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及调度自动化的研究

孙家煦

身份证号:12010719960319451X  天津市滨海新区300451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电能需求持续增长,电网调度运行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建模与优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引入以及灵活性与鲁棒性的提升,成为推动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整合和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和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管理调度自动化;安全;稳定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电力行业的不断创新,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建模与优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引入以及灵活性与鲁棒性的提升成为推动电网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有效整合这些技术,将决定着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运行效率。

1.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定义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是指针对电力系统中各种潜在挑战和需求,通过合理安排发电、输电、配电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以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稳定和经济的过程。它涵盖了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负荷预测、发电机组的调度控制、网络潮流计算、故障处理、应急响应等诸多方面。电网调度运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大规模性、实时性与动态性,确保电力供需平衡,减少线损,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及调度自动化面临的问题

2.1传统调度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调度方式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传统调度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规则制定调度方案,因此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难以适应电力系统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传统调度方式往往缺乏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利用,无法充分发挥数据在调度过程中的作用,使得调度决策缺乏科学依据。此外,传统调度方式操作繁琐,耗时长,无法满足电网运行的实时性要求。另外,传统调度方式通常较为保守,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能充分发挥潜在资源的价值。

2.2调度指令的灵活性不足

调度指令的灵活性不足表现在调度运行管理中的诸多方面。传统的调度指令通常设计为固定的工作模式和运行参数,难以快速地适应电网运行状态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波动。这种刚性的调度指令可能导致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类发电设备和电力设施的优势,也难以有效应对新能源接入、负荷波动、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此外,调度指令的灵活性不足还表现为对于多样化调度需求的响应能力不足。电网运行中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紧急情况和特殊需求,传统的调度指令往往难以及时制定出灵活、多样的应对方案,从而影响了电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3实时响应能力不足

实时响应能力不足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传统电网调度系统的限制,其实时响应能力常常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需要快速监测和响应,包括负荷变化、设备状态变化、瞬态稳定性等,而传统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往往耗时较长,无法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实时响应能力不足还表现在应急事件处理上,例如供电故障、突发负荷增加或减少等,传统调度系统可能无法快速制定应对措施。

2.4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不确定性因素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造成了影响。天气变化引发的风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以及用户负荷波动等外部因素都带来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传统调度系统难以准确预测和应对这些变化。市场需求、政策变化等因素也左右着电力系统运行环境,而这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给传统调度带来挑战。此外,供电设备、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以及人为操作失误等内部因素也构成了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3.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及调度自动化的策略

3.1建模与优化

建模与优化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准确、高效的电力系统模型,可以对电网运行状态、各种设备的技术特性、传输线路的参数等进行全面描述和仿真。基于建立的模型,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优化,包括经济调度、稳定运行、安全防护等。通过优化,可以实现电能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优化方面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发电机组出力的优化调度、负荷分配的优化、输电线路的潮流分析和优化方案确定、能源市场的交易优化等。通过不断优化建模方法和算法,可以有效提升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性。在动态环境下,建模与优化还能够帮助电网实现快速响应,有效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复杂问题。

3.2智能化技术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为电力系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可以实现电网设备的智能监测、数据的自动处理、预测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分析和诊断,快速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大数据分析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为电网调度提供精准的预测和决策依据。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包括智能优化算法、智能控制系统等,能够帮助电网实现智能调度、动态响应和自适应管理。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可靠性。

3.3信息技术引入

信息技术的引入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它们使得电力系统各个部件之间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换。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使得调度员可以通过远程方式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实时调整控制策略,提高了调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各种电力系统数据可以实现跨平台、跨系统的共享和传输,为电网的数据融合和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支持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使得电网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支持了电网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功能的实现。

3.4灵活性与鲁棒性的提升

提升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灵活性与鲁棒性对于应对各种挑战至关重要。灵活性体现在调度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各种变化,包括负荷波动、可再生能源波动、设备故障等。通过灵活性,调度员可以及时调整运行策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灵活性的关键在于采用先进的预测算法和智能化调度策略,以及加强各种资源的灵活调度和配置,包括电力、储能、柔性负荷等。同时,加强与市场的互动,灵活调整发电机组出力和负荷分配,实现供需平衡。鲁棒性则体现在系统能够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和外部干扰,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升鲁棒性需要加强设备的智能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加强电网的备用能力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结束语

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建模与优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引入以及灵活性与鲁棒性的提升,共同推动着电力系统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这些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将有效提升电网运行质量和可靠性,为实现清洁、高效的能源转型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冶莉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09):121-123.

[2]覃巍.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7):24-25.

[3]朵向阳.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及调度自动化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4):252.

[4]李昊旸.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与调度自动化刍议[J].机电信息,2011(33):33+35.

[5]张恒飞,王亚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7):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