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水码头基床水下夯实整平技术研究

/ 2

海洋深水码头基床水下夯实整平技术研究

江云港    安博   黄斌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研究深水抛石基床夯实施工工艺,在保证冲击能的前提下,通过试夯和复夯完善施工参数及验收数据,确保上部结构竖向压力均匀分布,避免上部构件安装后基床不均匀沉降通过研发了水下平行双导轨极细平施工技术,利用双导轨基准面去高填洼,提高在深水条件下潜水作业效率,实现标高与平整度高精度控制。

[关键词] 抛石基床、水下、整平


 

一、引言


围绕加速建设水运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水上立体交通网的核心目标,水运行业高速发展发展,港口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重力式码头凭借其卓越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坚固耐用的特性、便捷的维护性以及出色的承载能力,在应对大型集中荷载和船舶水平荷载时表现出色,成为众多码头类型中的佼佼者。

正越来越多应用于港口工程。但是由于中心渔港码头基床整平水下工作量较大,作业难度大,水下潜水作业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抛石基床平整度控制难,主体结构安装后易发生位移及不均匀沉降,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港口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二、项目工程概况

沉箱码头是一种常见的水工建筑物,其主要结构由沉箱、抛石基床组成。沉箱作为码头的主体结构,承受着来自上方和侧方的荷载,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性能。

抛石基床则是沉箱码头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将荷载传递至地基的重要任务,从而保证码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分层铺设、逐层压实”的原则,确保每层石料都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同时,还需注意监测基床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如压实度、平整度度等指标,以确保抛石基床的施工质量。

三、抛石基床夯实操作要点

1 夯锤选择

夯锤底面积不得小于0.8平方米,底面静压强宜控制在40千帕至60千帕之间,落距应在2.0米至3.5米之间。在不考虑浮力、阻力等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每夯的冲击能不应少于120千焦每平方米;对于无掩护水域的深水码头,冲击能宜选用150千焦每平方米至200千焦每平方米。夯锤同时应具备竖向泄水通道。

夯锤重量及底面积代入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保证夯锤产生的冲击能满足要求:

                                                 (5.2-1)

式中——冲击能(kJ/m2

——浮力系数,因计算夯锤冲击能不计浮力,取1;

——夯锤底面积(m2);

——绕流阻力系数,因计算夯锤冲击能不计阻力,取1; 

M——夯锤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

——水密度(kg/m3),取1025;

——夯锤密度(kg/m3);

h——落距(m)。

2 夯击船驻位和导标设立

在抵达施工现场后,夯击船需正确安装主锚缆与八字锚缆,结合GPS与浮标进行精准定位。船只应平行于基床轴线并稳定驻位,构建基床夯实边界线导向标志,同时在后方基床区域分段布设导向标志。在船只初次定位完成后,应在四条锚缆上分别作标记,以记录当前位置。随后,移船以已作标记为基准,每次后锚缆松开60-70cm,前锚缆回收60-70cm,确保夯锤夯击时两个断面中间能接压半夯。

  在船只初始定位结束后,应对四根锚缆进行分别标记,以锁定当前位置。接着,以已标记的锚缆为基准参照,移动船只,通过后锚缆的放松和前锚缆的回收,确保在夯击过程中,两个断面之间能够实现半夯接压。

3 夯点定位

夯击船进行纵向定位,确保船舷精确对准基床边线标识。根据夯锤中心与吊机中心的距离,计算出夯点的精确位置,并在夯击船上进行标识。依据夯击船下锚的角度、锚缆长度及水深,计算基床上需夯实的不同夯位以及移船时所需的绞缆长度。将计算结果列表,并在夯击过程中按照标记进行夯击操作与控制。

4 分层夯实和基床顶面处理

在码头基床的锤夯过程中,需执行分层与分段夯实策略,确保各层夯实后的厚度不超过2米,同时分段夯实的搭接长度不少于2米。在夯实前,为防止基床顶面高差过大导致“倒锤”或偏夯现象,影响夯实效果,在离岸码头区域进行复夯检验时,选点复打一夯次,选点数量不少于50个,并均匀分布在基床上。复夯检验中,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不大于30mm以内。潜水员需采用粗平方法对顶面进行整平处理。

5 夯实前进行试夯

在夯实作业过程采用纵向和横向均邻接压半夯的方式,分初夯和复夯按照分层分段的原则进行施工。通过试夯观测夯沉量,选取长度为10米的基床作为试夯实验段。在此范围内,按每隔3米的间距选取三个断面,以进行夯实沉降量观测。试验过程中,在各断面上,每隔1米设置一个观测点,并计算其平均值。观测内容包括夯前及第四次夯击时各测量一次,之后每两次夯击进行一次测量。此外,派潜水员检查基床表面块石的紧密程度及破损状况。

根据试夯和观测结果,专业工程师为确保工程质量,明确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夯击次数,每一点都至少要进行8次夯击,从而保证整体的平均沉降量不会超过300毫米。

6 基床夯实作业

在进行基床锤夯的过程中,夯机具备横向移动的功能,每次的移动距离控制在60-70厘米。以船上预先设置的等距标记为参照,保持均匀的走船速度,以确保相邻两次夯击之间能够实现半夯的衔接。在进行夯击前,需在连接夯锤的钢丝绳上做好标记。夯击过程中,每次都要将钢丝绳上的标记提升至同一高度,随后使其自由下落。

四、抛石基床整平要求

1基床整平测量控制

整平船原为200吨方驳改装而成,通过四根锚缆进行固定。方驳之上可堆放粗平石料,施工过程中利用挖掘机进行石料抛投。在进行整平作业时,船身与导轨呈垂直状态。利用GPS-RTK与全站仪的协同作用,已抛石基床断面位置控制船身位置,确保定位准确及连续施工。

2轨道安装

在进行基床细平之前,潜水员在水下基床顶面安装钢轨。为确保钢轨的稳定,采用混凝土块进行固定和支撑,并置于测杆顶部。并利用袋装碎石进行压重固定。

本工法使用刮刀刮平钢轨间碎石的整平方法。采用两条轨道,一根刮刀进行整平,施工时整平范围为沉箱底座两侧加宽0.5m。钢轨选用圆形钢管,刮刀则采用方形钢管。在刮刀中部绑定浮标,旨在降低刮刀的弯曲程度,同时具备标识功能。钢轨两侧需各配备一组潜水员,同步进行刮刀整平作业。持续进行前方整平作业。基床第一层进行粗略整平,顶层需进行粗平和精细平整。顶层铺设钢轨,间距为6米;刮耙长度亦为6米。在整平前,采用沙袋在水下固定钢轨。

3基床整平

在粗平工序施工完成后,需钢轨的轨道标高及平面位置进行复核,基床整平时,应预留向墙里倾斜1%坡度,并对复核的偏差进行及时修正。针对大块石之间的不平整区域,采用二片石进行填充;对于二片石之间的不平整部分,使用碎石进行填充。允许碎石成层,但层厚不得超过50毫米,碎石的规格选用2-4厘米。补抛的碎石应精准定位,尽量减少水下工作量。补抛后潜水员沿钢轨方向推移刮刀再次对基床表秒进行整平。

整平完毕的基床四周应设立明显标志,并安排专人进行巡查,避免已整平完成抛石基床被船只抛锚破坏。每段基床整平后,为避免基床遭受风浪的破坏或回淤,应及时安装预制构件。

五、结论

通过以上的施工流程,我们不仅保证了基床的质量和稳定性,也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这为我们后续的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成海,魏必文. 港口工程抛石基床整平施工探讨. 珠江水运. 2023.20.002

(2) 付业伟. 关于港口码头工程中抛石基床夯实施工技术分析. 水上安全. 2023第15期

(3) 黄雄飞. 内河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