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试论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杨桢

身份证号码:1503041997****501X

摘要:变电运行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负责将高压输电线路送来的电能进行变压、分配和保护,确保电能以合适的电压和电流供应给终端用户。然而,在长时间运行和恶劣环境的影响下,变电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断和设备损坏,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提供指导,提高变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变电站是关键的输变电系统,直接决定着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质量。现阶段,变电站基本普及了自动化控制,从根本上提高了各类设备的精密化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变电设备运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变电设备故障频发,使供电质量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变电运维设备故障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变电运维设备常见故障

1.1一般故障

变电运维设备中比较常见的故障有PT熔断、系统接地等。如果是变电运维设备在运行时出现安全问题,为确保三相平衡,电流较小接地系统电压继电器会主和母线中的辅线开口主动进行连接。如果是开口位置三角电压数值是零,这个时候变电设备将会存在光字牌,但是准确找出变电运行的故障位置,光字牌在判断中是无效的,还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实行下一步的排查检修。

1.2跳闸故障

开关跳闸和线路跳闸是主要的跳闸故障。开关跳闸包括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和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引发变电设备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有开关拒动和保护拒动造成的开关误动、越级跳闸、母线线路问题等。一旦变电运维设备发生跳闸现象,第一要找出跳闸原因并进行分析,根据原因实施合闸动作;要是强行合闸,如意发生重合闸现象,会给变电设备带来双重伤害。

1.3 倒闸操作不恰当

倒闸操作是变电运维操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力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之前,要确保安装的电气设备是正确的、稳定的,这直接影响到倒闸操作时是否可以准确地转换到指定状态。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倒闸操作有误,直接影响整个电源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在进行倒闸操作时,总线倒闸是重中之重,一旦这个步骤的运行条件不规范,极易引发严重电力系统故障。总线倒闸操作不规范时,在建立电网中继电保护和自动设备切换时,会造成倒闸的不当运行故障的出现。

1.4电压异常

在变电运行设备中,会对整个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当变电设备的运行电压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系统中的设备损坏或电力供应不稳定,进而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出现雷电、风暴、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变电设备容易受到损坏,电压异常现象可能会发生。例如,雷击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电力线路短路,从而引起电压异常。外部因素如电磁干扰、电力负荷突变、供电线路故障等,也可能导致变电设备的电压异常。例如,当大型电机启动时,可能会引起瞬时的电压波动。变电设备本身的故障也是电压异常的一个常见原因。例如,变压器绕组短路、电容器故障或电压调节装置故障等,都可能导致电压异常。在变电设备维修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天气状况,特别是恶劣天气的预报。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加装避雷装置、提前做好防雷接地等,以减少天气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2变电设备的有效维护措施

2.1 一般故障解决措施

(1)需要对故障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故障的性质和相关问题,通过观察和记录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发生的条件和过程来进行。准确了解故障的性质对后续的处理步骤至关重要。(2)根据研究的结果,分析故障的原因,包括设备老化、线路连接不良、过载、短路、电压不稳定等,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指导。(3)根据故障的性质和原因,确定正确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由PT保险熔断导致的故障,首先,要对导线的次级电压进行检查,再对保险丝保险丝的失效类型进行判断。对因接地而引起的故障,应彻底检修全部设备。对断开的线路,需事先安排好通知工作,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细心核查。(4)在解决故障的同时,也要考虑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加强线路连接的稳固性、采取过载保护措施、稳定电压等。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频率和影响。

2.2线路倒闸操作故障处理措施

为防止线路倒闸故障的出现,运维人员要认真按照操作规则进行倒闸操作。变电运维设备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到了班次交接时间,上一班工作人员需要将工作时倒闸操作的详细情况与接班人员交代清楚,做到事无巨细,而且要确保在同一系统对直流系统的接地进行操作,同一时间段内不能进行重复的倒闸操作。在对变电设备进行运维管理时,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雷电预警,如果出现雷雨天气,要及时断开开关,并且要及时终止配电操作。在变压器真正投入使用前再开启电源保护,接着再进行负荷操作。除此之外,合刀闸和带负荷拉操作要运用到不同周期并列倒闸操作中来完成。借助此种操作方式,会确保充足的网络接地电流,值得注意的是,严禁合闸送电现象的出现。

2.3消除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对变压器进行改造时,必须考虑到自然因素对变压器产生的负面影响。维护单位要时刻注意气象预报,对坏天气进行监视,及早了解天气变化情况,特别是雷雨天气,应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天气情况,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加固设备、遮挡设备、封闭设备等,以防止雨水、风力、沙尘等对设备造成损害。在雷雨天气或其他自然环境不利影响下,变电设备可能出现电压异常情况。维修部门应及时检测异常高压,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变压器的内部绝缘工作良好,防止设备损坏。同时,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特别是在雷雨季节来临前,加大检测频率,检查设备的绝缘性能、接地情况、维护设备的完好性等,确保设备在恶劣天气下能正常运行。在变电系统中安装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等,以提供额外的保护,降低雷击风险,保护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通过合理的电路保护装置设计和设置,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动切除故障的能力,保护变电设备免受自然环境影响引起的故障。针对各种自然灾害情况,建立相应的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方案,以便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4做好变电的日常维护工作

为了更好地确保变电的成功运行,最好做好两个层次的工作:一方面,要为员工的工作职责建立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的系统水平。在设备检查的全过程中,须及时检查变电内的每台设备以减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变电中添加一些多向监控系统是适当的。如果机器设备遇到常见故障则需立即解决,以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并危及人们的健康安全。例如,根据网络技术的方法,除要注意工作电压和电流监视值以及电源开关远程信息的智能化外,还应把重点放在资源共享及管理和控制指标上。按照互联网技术运行过程的方法,注重间隔层和整个过程层的改进运行和合理维护,并逐渐形成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运行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正确、有效地对输电线路进行维护,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维护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一般故障和跳闸故障等常见问题,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变电设备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故障形式。因此,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探索更有效的维护和处理方法,以应对新的变电设备故障和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建华.变电运行设备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23):115-116.DOI:10.15913/j.cnki.kjycx.2017.23.115.

[2]周赟,王志春,朱志鹏.试析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设备维护方法[J].低碳世界,2017,(25):38-39.

[3]王伟.浅谈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