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护理中的有效干预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呼吸护理中的有效干预措施研究

袁晓燕

四川省攀枝花市 米易县人民医院 617200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护理中的有效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呼吸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高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结论: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高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

关键词:呼吸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效果;对照研究

前言: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显著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呼吸护理作为一种专业的护理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呼吸护理中的有效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23月至20233月收治的84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呼吸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纳入标准: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年龄在18岁及以上;具备基本的理解和沟通能力,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已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的妇女;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有效配合治疗的患者;拒绝参与本研究或无法完成全程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血压等。护理人员会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安静,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在药物管理方面,护理人员会按照医嘱准确给予患者所需药物,并观察其用药后的反应。常规护理还对患者进行基础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病情,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管理和保健[1]

观察组的患者则接受了更为专业和细致的呼吸护理模式针对患者的呼吸系统状况进行更为深入的照护。呼吸护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为此,护理人员会定期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减少阻塞和感染的风险。对于需要吸氧的患者,护理人员会精确调节氧气的流量和浓度,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除了基础的呼吸道管理,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呼吸锻炼计划,帮助他们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在心理支持方面,呼吸护理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会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困扰,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呼吸护理还注重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会详细解释疾病的成因、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加重。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并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多项指标,包括治疗效果(如症状缓解程度、恢复时间等)、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了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于连续变量,使用了均数、标准差以及t检验来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分类变量则通过计算频率和百分比,并运用卡方检验来确定组间差异。所有分析均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表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效果比较 [n(%)]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2

25(59.52)

9(21.43)

8(19.05)

34(80.95)

观察组

42

32(76.19)

8(19.05)

2(4.76)

40(95.24)

χ2

-

-

-

4.0865

P 值

-

-

-

0.0432

由表1可知,42例观察组患者中,有32例表现出显效,占比76.19%8例有效,占比19.05%;仅有2例无效,占比4.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5.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80.95%

3讨论

简而言之,呼吸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在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呼吸护理不仅关注疾病的本身,更重视患者整体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呼吸护理对患者症状缓解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通过专业的呼吸护理,如定期的呼吸道清理、精准的氧气疗法以及个性化的呼吸锻炼计划,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往往能够得到迅速而有效的缓解。呼吸护理在预防并发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通过专业的呼吸护理,这些风险得到了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呼吸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意义[3]。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会大幅下降。在呼吸护理的帮助下,患者不仅症状得到了缓解,心理状态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护理人员通过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了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主要集中在患者的基础医疗需求上,如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治疗环境的清洁与安静、管理药物以及提供基础的健康教育。这种护理模式更注重疾病的普遍性管理,缺乏对特定疾病或病状的深入照顾。它适用于大多数病患,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方法,但可能无法满足某些特殊疾病或病情更复杂患者的需求

[4]。呼吸护理则更加专注和深入。它特别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呼吸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需求的满足。通过确保呼吸道的通畅、精确调节氧气供应、制定个性化的呼吸锻炼计划以及提供心理疏导等,呼吸护理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种护理模式在患者接受度和医护人员看法上也存在差异。由于呼吸护理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患者往往能感受到更深的关怀和理解,从而提高了对治疗的信心和满意度。医护人员也普遍认为,呼吸护理能够更直接地解决患者的核心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患者病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呼吸护理面临的首要挑战。呼吸系统疾病种类繁多,且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呼吸护理对医疗资源的依赖也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特殊设备和药物的治疗方案,如呼吸机支持、雾化治疗等,医疗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效果。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合理规划资源配置,确保呼吸护理所需的设备和药物能够及时到位。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也是影响呼吸护理实施的关键因素。随着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增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不仅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可能降低护理质量。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关注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福利待遇,以稳定护理队伍,提升工作效率和满意度。针对以上挑战,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优化呼吸护理的实施。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标准化的高质量护理。另一方面,加强跨学科合作,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多个专业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病历、智能监测设备等,提高护理工作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也是提升呼吸护理效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美芳,郭小平,梁春蕾,等.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J]. 婚育与健康, 2024, 30 (02): 178-180.

[2]闫涛. 系统呼吸护理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影响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 38 (11): 185-187.

[3]刘利民. 系统呼吸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 38 (11): 192-193.

[4]张娜. 系统化呼吸护理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 25 (10):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