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业财融合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马正基  金立元  刘志建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  财务科  753000

摘要: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其核心成本管理目标为确保卫生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而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条件。为此,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深入分析极为关键,是将医院成本管理水平予以全面提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简述了业财融合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从方法与领域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业财融合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主要应用,希望能够为推动公立医院的持续发展 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业财融合;公立医院;成本管理

引言:公立医院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正处于关键的改革阶段,对应的收支结构相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面对民营医院数量持续增多的实际情况,公立医院需要充分考虑到医疗收入整体提升速度缓慢、就诊量逐年下降的新态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成本管理人员提高对业财融合的重视,将相应方法实际融入成本管理过程中,以有效缓解医院的运行压力。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保证医院公益性的基础上,通过融入业财融合理念与方法,弥补现阶段在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短板,进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维持医院持续发展的健康状态。

1 业财融合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在其经营管理期间往往由于系统培训的缺失,使得成本管理始终处于概念框架的建设阶段,导致成本管理效果难免有些差强人意。为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作为医院应打造完善成本管理体系,确保能够覆盖到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以实现标准化的成本管理流程建设目标,奠定健康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1]。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获得了新的突破,在保证医院公益属性的同时,摆脱了长期成本限制而使得收入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为维持医院的收支平衡状态与推动持续发展进程提供了相应支持。为此,公立医院想要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明确自身定位,将业财融合的概念、框架等真正融入日常的成本管理环节,进而实现对资源的科学分配,达到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2 业财融合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2.1方法

    相较传统成本管理方式,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的成本管理,更关注财务与业务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以建立业务与财务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从而保证成本分析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而满足不同阶段的经营管理实际需求。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多数基于业财融合的成本管理内容,将医院内的病案、HUIS、财务核算、薪资、物流等系统进行融合,进而提取出需求的一系列财务与业务数据。在此基础上,即可基于指标平台的快速搭建,用以开展对医院内包括患者费用、诊室收入、出诊单元等内容的多角度分析,确保经营管理者能够对医院实际经营情况予以及时且完整了解[2]。同时,可在经过对比分析后,了解到存在的费用差异,包括化验、材料、检查等项目,进而提供给医生在医疗行为方面的引导支持,实现对不合理费用增长的有效抑制。

2.2领域

2.2.1人力成本核算

    将每名医生对应的人力成本进行至门诊、手术等方面的平均分配,即可进行人力成本核算[3]。首先是门诊,可对同个职称以及科室的医生负担的人力成本进行计算;其次是手术方面,基于对医生手术时长的信息获取,即可计算出相应的手术过程中的参与人力成本;护理方面,则应基于护理人员提供的各类服务耗费时间,进行对应费用的单独计算[4]。如此,方可基于单个参与项目以及单位时间的细致分析,实现方便地成本归集,进而将成本管控的精准性予以提升。

2.2.2卫生材料成本核算

    针对可进行费用收取的一系列耗材,例如介入耗材、高值耗材等,可通过与物流系统中的数据比对,实现对项目信息的逐一对比[5]。而通过将收费耗材纳入项目成本的计算方式,可规避以往将材料费用进行摊派后,产生获取数据不够精准的现象。针对不收费的一系列耗材,则可将科室作为基本单元进行成本归集,并基于实际使用量开展成本管理,保证归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2.3医疗设备成本结算

    具有收费属性的设备、项目等,可在使用合适成本结算方法后,进行与成本数据的逐一对应,实现精准的费用把控。如此,方可避免由于过往项目费用被平均分摊,而导致项目技术数据不够精准的情况产生,保证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4在医技类成本监测

    针对规模较大的设备,在开展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若有创新性设计的采用需求,则应基于掌握的成本核算数据,开展联系负荷运转率的相应核算分析。如此,方可获取到对应科室不同购买需求的相应指标,进而实现逐一的指标对照,为后续的设备采购与维护提供预留成本资金,提高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2.2.5病种成本核算

    在这一过程中,建议从多个角度开展针对病种成本的全面核算管理。例如,同个病种对应不同医生时所产生的收益对比、同一病种对应不同科室的收益对比;不同医师的每日收益对比、联系CMI数据后的医师收入对比等。基于对以上内容的对比分析,即可为后续的病种成本核算与管理提供需求的参考数据支持,实现病床使用率的优化与考核体系的持续完善,这也是促进科室在综合学科领域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促进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关键途径,将业财融合与成本管理工作相结合极为关键。为此,成本管理人员应从人力、材料、设备、病种等角度出发,持续优化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而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芳敏.业财融合视角下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11):19-21.

[2]尼燕,廖钧,肖谦,等.参数分配法DIP成本核算在公立医院精益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3,42(10):60-64+70.

[3]张永福.新时期业财融合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3,(18):185-187.

[4]黎慧燕.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业财融合的实施模式研究[J].活力,2023,41(11):89-91.

[5]高飞云.从价值医疗角度浅析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财会学习,2023,(1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