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吴丹阳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430010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我院接收的下肢手术患者200例,将入选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有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案;观察组则采取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方案,对比分析两组取得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最终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的心率、血压以各指标数据结果均占据优势,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临床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手术麻醉效果、手术安全性以及预后效果。

【关键词】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临床手术麻醉的作用是通过干扰神经信号传导,实现疼痛缓解和意识丧失。不同麻醉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麻醉效果、风险和适应症。局部麻醉适用于表面手术,仅在局部神经阻滞,疼痛缓解明显,风险低。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大手术、高风险手术,通过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全身疼痛缓解和意识丧失,但风险较大。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是一种新兴的局部麻醉方式,具有精确定位、疼痛缓解良好、风险较低的优势,适用于中等风险手术[3]。为进一步核实该麻醉方式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将其与腰硬联合麻醉方案获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具体对比详情见下面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下肢手术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100例观察组和100例对照组,对照组有男55例和女45例,年龄均值(42.50±1.60)岁;观察组患者中分为男56例和女44例,平均年龄(43.00±1.7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局部浸润麻醉运用利多卡因。然后,在患者的12-3椎体间进行穿刺,当观察到清亮的脑脊液回流后,注射1.5ml的1%罗哌卡因。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10-20ml的方式维持麻醉。

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在患者的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处做标记,进行常规消毒并铺上巾。然后,将超声探头平行放置患者的腹股沟上,通过超声引导观察腹股沟的筋膜和肌肉情况。穿刺使用外周神经丛刺激针,在针尖置入髂筋膜间隙后,注射3ml的0.33%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后确保药液均匀扩散后,继续注射30ml混合液。20分钟后,进行椎管内麻醉。

1.3观察标准

记录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中以及麻醉后3小时的(血压、心率)以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计算方式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指标用(±s)进行描述,并且实施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n(%)来描述数据,并进行了x²检验。数据对比后显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对比无差异(P>0.05);麻醉过程中以及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保持效果优于对照组,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1两组指标对比详情(±s)

分组

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麻醉前

麻醉中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中

麻醉后

观察组

100

122.8±3.1

126.3±3.4

124.2±3.2

83.5±1.8

89.5±2.2

87.2±2.1

对照组

100

122.9±3.2

130.8±3.7

128.6±3.5

83.6±1.9

92.9±2.5

90.5±2.4

t值

0.2244

8.9553

9.2780

0.3820

10.2097

10.3479

P值

0.8226

0.0000

0.0000

0.7028

0.0000

0.0000

1两组指标对比详情(±s%)

分组

n

  心率(次/min)

麻醉不良反应(%)

麻醉前

麻醉中

麻醉后

麻醉后

观察组

100

81.8±1.9

86.3±2.2

84.2±2.0

3(3.00)

对照组

100

81.7±1.8

90.8±2.5

88.5±2.3

12(12.00)

t/x²值

0.3820

13.5128

14.1078

4.0313

P值

0.7028

0.0000

0.0000

0.0446

3讨论

麻醉在现代临床手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目的是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合适的麻醉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加速术后康复。此外,麻醉还能够控制生理参数,降低手术风险。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方法,提供有效的镇痛和麻醉效果。然而,该方法需要精确操作和专业培训,避免增加操作风险。另外,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和头痛等不适症状。针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镇痛药物[2]。为探寻最佳麻醉方案,我医院对手术患者采取了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麻醉方案,且最终获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方式具有独特的作用及优势。首先,超声引导技术能够提供清晰的实时图像,帮助麻醉医生准确定位和定位神经结构,可以准确无误地定位到髂前上棘和髂嵴,进而找到髂筋膜神经丛并进行阻滞,有效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其次,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超声引导,麻醉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阻滞的结果,确保药物准确分布到目标区域,提高了阻滞的准确度和成功率

[3]

以上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方式具有较好的作用和优势。通过超声引导,能够提高阻滞的准确度和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并且使用便捷、操作简单。

参考文献

[1]于超.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东方药膳,2021,16(15):132.

[2]武文娟,杨金龙.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母婴世界,2021,17(30):35.

[3]谢文,张近菊,吴雄峰,等.髌骨骨折手术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22,57(11):1811-181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