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浅谈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

李 英

达州市达川区赵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四川 达州  635751

摘要:本文主要浅谈我镇稻-油两季田的油菜轻简化栽培进行示范、推广,通过多年的示范和推广,优选出适宜达川区赵家镇种植的品种、种植密度、田间管理技术等全程种植方案。通过示范和推广,为新型经营主体和油菜种植户提供一套成熟、可操作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方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优化种植结构、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补短本地植物食用油缺口。

关键词:油菜  轻简化   栽培技术

引言

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作物,有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等几种类型品种,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当前农户农业收入和植物食用油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主要探索的优质高产高抗双低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为了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种植大等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探索出一套适宜当地土壤、气候、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和油菜种植户扩大轻简化栽培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为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奠定基础。

1.本地基本概况

达州市达川区赵家镇是达川区南部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辖4个社区1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2万人,平均海拔290米,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3°C,平均降雨1211.4毫米,无霜期311.9天。达川区赵家镇幅员面积达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60公顷,森林面积4800公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红苕等粮食作物2100公顷,种植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1600公顷,还种植柑橘、乌梅等水果1500公顷,常年种植蔬菜800余公顷。甘蓝型油菜是小春主要种植作物,是小春生产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其中推广油菜轻简化栽培面积占油菜种植面积的67%。

2.种植制度概况

达州市达川区赵家镇油菜生产主要种植制度有两种,一是水稻-油菜种植模式,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这个种植模式比较多,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6%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50-200元,利于规模化经营。二是旱地的玉米(大豆)/油菜(蔬菜)多熟轮作种植模式,农户种植的比较多,生产成本较高,全程机械化水平在46%。

3.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3.1.品种选择

油菜轻简化种植中,品种选择很关键,品种的选择不仅影响到油菜的产量,还关系到其对环境适应性、抗病性以及其他生长特性的表现。因此,在进行品种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以及种植者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油菜品种,选择生育期适中、高产高抗双低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主,主要以川油36、川油81、邡油777、德油杂12等品种为主。在品种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土壤质地、作物轮套、适应性、抗倒性、丰产性等情况品种[1]。抗病性也是品种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特别是全程机械化种植油菜,密度适量增加,会发生菌核病、霜霉病、黑腐病等油菜病害,而不同的品种对这些病害的抗性存在差异,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可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有助于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在品种选择时要考虑到种植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些品种可能在产量上表现较好,适合追求高产的农户;而有些品种可能更注重油质和品质,适合追求产品质量的农户。因此,根据种植者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达到油菜轻简化种植效益的最大化。

3.2机械化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油菜轻简化栽培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进行土地准备时,需充分考虑土壤质地、结构、水分状况等因素,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油菜生长的环境。选择适宜的土地对于油菜的生长非常重要,理想的土壤应当具有较好的通气性和排水性,以免造成水分滞留,引发土壤病害。同时,土壤的深厚度也直接关系到油菜根系的发育,因此需要选择土质深厚的地方进行种植,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达。进行机械化浅耕是土地准备的关键一步,通过浅耕,可以保留耕作层良好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松散度,促使土壤中的养分更好地与根系接触,为油菜的生长提供更为适宜的土壤环境,建议翻耕深度达到20-25㎝,有利于油菜的根系扎根,促进油菜苗期秋发冬壮。两季田一般选择水稻灌浆后期直接放水晒田,达州市达川区赵家镇一般在8月10日左右开始放水晒田,8月底机械化收获水稻后,及时清除稻草和稻桩,9月初机械化翻耕,及时开好主沟、厢沟和背沟,精细整理好大田土地。翻耕时施20-25%底肥,一般亩用40%台沃油菜配方肥35-40千克,腐熟农家肥800-1200千克混3%辛硫磷3-4千克。施肥后再精细整地,将肥药置于土壤中。亩用24%施田补60-100毫升1000倍液喷雾控制好播前杂草的萌发。

3.3.适时机播和适宜密度

根据达川区赵家镇多年的气候特征和甘蓝型油菜生物学特性,一般在9月底10月初,采用无人机直播,或人工撒播。亩用种量500-600克,选晴好无风的天气,无人机直播分3-4次均匀飞播;人工撒播可将炒熟的油菜籽1千克混匀300-400克油菜种子,分田分厢分堆3-4次均匀撒播于土表。保足亩油菜基本苗15000-18000左右。

3.4抓住田间管理“机防”关键节点

油菜的田间管理是确保油菜健康生长、高产丰收的关键环节,合理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控制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除草,保障油菜的正常生长。油菜轻简化种植的田间管理中,直播后10-15天油菜开始出苗,定苗是关键,及时的间苗定苗和补苗有助于控制种植密度,确保植株之间的合理空间,从而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来说在3-4叶期,清除厢面和厢沟过多的油菜苗,间苗可以分1-2次进行。第一次是在植株长到3个叶子时,尽量把小苗拔掉,确保相邻两棵苗的叶子不挨着;第二次是在5个叶子时,按照标准密度将弱苗和病苗去掉,使得留下的植株更加健壮[2]

3.4.1严控苗期杂草。一般轻简化栽培油菜田杂草较多,杂草除消耗营养成分外,还增加田间湿度,滋生油菜后期病虫害,直接影响油菜产量,除草是不可忽视的管理环节。主要有繁缕、野芥菜等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待油菜出苗20-25天,油菜6-8片叶时,禾本科或阔叶类杂草混生的亩可以选用14.5%胺·吡·草除灵可湿性粉剂60克或5%精喹禾灵乳油60-80毫升加50%草除灵悬浮剂30-40克,兑水40公斤防治,防除油菜田间杂草,降低田间湿度。一定注意,机防除草时一定选择晴好天气,严防农药飘逸,误除周边蔬菜或其它农作物。

3.4.2及时防治病虫。轻简化栽培的油菜待定苗后,11月初和2月前,分两次防治油菜蚜虫和菜青虫等虫害,预防油菜油菜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等病害。可亩用90%吡蚜酮30-40可混15%氯虫苯甲酰胺30-40毫升兑水45-60千克防治虫害;选用80%锰锌乙铝100-120克混90%甲基托布津40-60毫升兑水45-60千克喷雾防治油菜前期或中期病害。轻简化栽培的直播油菜密度较大,茎杆细而长,后期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加强预防油菜倒伏的防治,可在植株长到5片叶子时,对茎叶喷施50%多效唑40-50克1200-1500倍液。轻简化栽培的油菜尽量推荐使用无人机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防治效果。

3.4.3培育壮苗。冬前油菜的长势直接影响油菜产量,培育壮苗是核心,特别是轻简化栽培的油菜一定要秋发冬壮,培育高产苗架,培育更多的油菜抽薹后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一是早施追肥,在油菜定苗后追施一次复合肥,亩撒施45%硫酸钾复合肥15-20千克+尿素5千克或40%台沃油菜配方肥20千克,快速促进油菜生长,冬前提前封厢,达到轻简化栽培的油菜秋发冬壮的态势。

3.4.3花期补硼。一般轻简化栽培的油菜密度较大,需要硼肥较多,在1月底2月初油菜抽薹显蕾前,综合防治油菜菌核病和补施硼肥一起开展田间管理。可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100克混10.8%速溶性硼30-40克兑水45-60千克无人机喷雾防治。

4.结语

通过对轻简化栽培油菜的示范和推广,挖掘优势,弥补短板,探索集约化轻简化油菜生产技术。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宜川东北浅坵的气候、品种、土壤、种植制度、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种植方案,规模经营促发展、轻简化栽培降成本、科学管理出效益的生产模式。该技术方案是解决当前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冬闲田复种指数、扩大油菜生产面积、增加油菜籽总产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德深,周行瑶,黎静.来凤县油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3(5):69-70.

[2]穆芳.油菜种植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科技:理论版,2023(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