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运营线路的改革探讨——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的改革探讨——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程建新 朱江红 蒋甜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机电工程学院 214151

摘要:城市公交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的血液,为城市的正常运营提供了基础保障。但目前的城市线路运营模式,沿用传统的线路模式,即每一条线路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并力求使公交线路具有一定的路程,经过较多的地方,其中还需要尽可能地经过城市、乡镇的中心区域。这一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尽可能发挥公交车的功能,同时兼顾现代社会的要求,做到绿色环保低碳。因此,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两方面的问题,需探索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已迫在眉睫。

关键字:城市公交,传统模式,新模式

一、目前公交的运营模式剖析:

特点:以数字表示公交线路名称和运营特点(各城市会有所差异)。人们在生活当中只要用数字进行交流,方便快捷。还能根据线路的数字知晓其基本运营特点。

优点:乘客上车后,大部分人一劳永逸,从上车时到下车基本上是直达,中途转车的乘客较少,途中时间减少,乘客乘坐的舒适感较高,会减少许多的换乘麻烦,特别是对于外来的旅客而言,其优越性可谓是不言而喻。

缺点:一是:闹市区,公交线路分布密集一个站台可以有十几部有的甚至多达二十部公交线路之多。造成站台公交车辆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堵,给城市交通增加一定的压力。市区在单位路程上的红绿灯数量多,由于公交车过多的缘故,在单位时间上红绿灯通过的非公交车相对较少。

二是:由于目前的公交线路设计,为了方便乘客能尽可能经过更多的生活小区、购物中心、医院、交通枢纽、景区,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线路的重复率特别高。但由于乘客分布具有明显的时间化、区域化,公交车的乘客会出现有的公交线路时多时少,甚至出现极端情况连续几辆公交车空无一人,造成极大的运力浪费,经济效益低下,2023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的公交车停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居民生活活动具有区域性,加上行政区域划分的特点,往往会造成,离开行政中心越远的地区其公共交通越落后,其主要表现在:

因为开辟一条新的公交线路需要一定人数支撑,有的地方尚未开通,有的地方虽然已经开通了公交线路,但由于乘车人数少。因此有点地方就没有公交,即便是有,其时间间隔也长,这样的线路存在的价值不大,通常会因为乘车率过低而取消。

为了改变以上的状况,必须要有一套新的理念和设计思路,来解决现有的公共交通的不足,从而达到:公交乘车率高;线路覆盖广;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经济效益;低碳环保的效果;

二、新设想:

1、整体设想

以道路的名称为公交线路的名称,即某一线路的公交车主要(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包含周边的一些短的道路)行驶在这一条道路上,也就是说一条道路上只有一条线路的公交车行驶,组成网格状运营模式,乘客换乘点为各道路的交叉点。

其不足之处在于:乘客换乘需要走一段路程,比以往的原点换乘要多走一些路程;乘客所要前往的目的地要跨越的路比较多的话,需要中转多次。

其优点在于,不同线路的公交车之间几乎没有重复的路段,即使有也很少,可以达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车辆的乘坐率。杜绝了以往每辆公交车上都有乘客但都不满的一般情况和极端情况下,在同一路段连续几辆公交空无一人的情况出现。

由于线路模式的调整,许多公交车辆的运营线路会缩短,从而降低了线路运营周期,达到用较少的车辆达到较密的车次,缩短了乘客等待时间,增加经济效益。

根据城市的行政中心、居民区的布局、购物中心的分布规律、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建立交通枢纽副中心,在各副中心之间、与主中心之间建立快速的公交线路,减少途中时间,方便居民出行。

2、细节考虑

公交线路的道路安排,由于公交车行驶在一条道路上,在路的终点需要掉头,而公交车身较长,因此需要较宽的地面,而道路特别是城区道路路面相对较窄,需要将公交车掉头车道放在道路的右侧。

公交车费的结算,这是广大乘客普遍关心的问题,解决方案有:包时和包站数法两种。所谓包时法即乘客从上车刷卡开始计时起,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乘客换乘车辆给予一定的优惠或减免,减少乘客的负担。包站数法是当乘客由于转车次数较多,中途等待时间相对增加,会错过包时法的优惠,可以采用包站数让乘客享受优惠。当然这二种方法只能二选一,可以让乘客自主进行选择。

为了方便乘客转车,线路衔接显得非常重要,既要兼顾交通安全,又要让乘客少走路。

解决方案:一是在线路的起点与终点与其它的线路建立一定重复路段,从而构成微循环,既解决车辆掉头问题,同时又解决乘客换乘问题;二是公交站台距路口的距离不易过长,以减少乘客因换乘而行走的时间。

三、实例讲解

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1、解放东路与新生路之间的这段路:这段路距离约百米的范围,由于公交线路多达23条之多,结合乘客的不同需求,公交站点分成三个地方进行设立。

2、解放南路南禅寺站:该段路多达27辆公交线路,由于车辆过多,设立了二个站点。

3、无锡火车站:火车站是人员流动大的场所,公交线路多达70条之多,所需地方之大。公交地点分车站内公交站台分为:北广场公交A岛、北广场公交B岛、北广场公交C岛和南广场西广场公交岛、南广场东广场公交岛五个地方。在这70条的线路中有许多还是线路较长的线路,其大多由乡镇出发,途中穿过市区,最后到达车站,如此规划的目的是让乘客从一而始,但其中真正需要如此方便的乘客百分比并不高,其结果是每辆车都带着寥寥几人甚至无人驶向车站。

基于以上的分析,通过传统的线路优化解决以上所涉及的矛盾是不可能的,需要以新的线路模式来解决。

四、解决方案

一座城市的道路较多,但道路的繁忙程度各不相同,本文以无锡解放环路与穿过市区的县前街、学前东路、崇宁路、人民路和中心路为例,进行线路的规划。其中火车站和汽车站都在县前街路上。

城区道路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城区道路特点:

1、桥梁多,道路弯曲,易形成交通盲区;

2、道路分叉多,线路规划复杂;

3、小弄堂道路狭窄,不利于公交通行。

本图已标明名称的道路其特点如下:

1.中山路:直线,穿越无锡的市中心与人民路十字相交;

2.人民路:直线,穿越无锡的市中心与中山路十字相交;

3.学前东路:直线,穿越无锡的市中心边缘与中山路十字相交;

4.县前街:直线,穿越无锡的市中心边缘与中山路十字相交,可达汽车站和火车站;

5.兴源路:直线,与中山路、人民路、学前东路、县前街相交,可达火车站;

6.解放路:环状,可以用一路公交将以上所有道路的公交形成无缝对接,方便转乘。

以上道路是无锡城市交通的枢纽,交通量大,道路十分繁忙。每条路安排一路公交,可通过车辆的发车密度来提高运力,可以解决以往公交运营模式的一系列问题。

无锡老城区道路布局由于种种原因相对复杂,而新城区道路布局合理且规则,这公交线路覆盖易于实现,在此就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郑爱琴.面对城市发展不确定的公交规划方法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45(10):180-182.DOI:10.16402/j.cnki.issn1008-3383.2022.10.050.

[2]杨占江.小城市公交发展探讨[J].城市公共交通,2022,No.290(08):20+22.

[3]安宏.关于城市公交在低碳模式下运营发展的探讨[J].经济师,2019,No.367(09):282+284.

[4]杜璇,王晓怡,何亚男. 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以浙江省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8:16.

[5]黄婧婧,陈学武,程龙. 需求导向的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策略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