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退热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临床价值分析

沈佳乐

江阴市云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科  214400

【摘要】目的 探讨退热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月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予以A组常规西药治疗,B组常规西药+退热颗粒治疗,并就两组治疗效果、退热与WBC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退热及WBC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A组,对比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较小,对比P>0.05。结论 退热颗粒能显著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患者治疗效果,并缩短退热及WBC恢复正常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退热颗粒;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不良反应

中医药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退热颗粒,作为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制备的中药复合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发热症状治疗。并且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治疗的重视,有学者将退热颗粒联合应用到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而我院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患者临床疗效,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特将120例相关患者纳入研究,并就退热颗粒的应用效果展开管擦汗,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1月-2024年1月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A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18-76岁,均值(49.27±5.26)岁;病程2-6d,均值(3.49±1.01)d;入院时腋下测温37.9-39.2℃,均值(38.35±0.42)℃。B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9岁,均值(49.40±5.21)岁;病程1-7d,均值(3.52±1.05)d;入院时腋下测温37.7-39.3℃,均值(38.39±0.45)℃。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年龄≥18岁;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入院时腋下测温>37.3℃。

排除标准:入院前自行使用药物治疗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患有其他类型肺炎者,如医院获得性肺炎、免疫缺陷性肺炎;医疗依从性较差不能良好配合完成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主要根据患者耐药性测试结果,选用适宜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同时予以患者物理降温,体温≥38.5℃者联合药物降温,如乙酰氨基酚。B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3次/d,1包/次的退热颗粒(本院自拟方)治疗。退热颗粒组成:薄荷6g,柴胡、知母、升麻、黄芩、葛根、甘草各10g,芦根、生石膏各20g。两组均持续治疗7d。

1.3 指标观察

观察并对比两组:(1)用药后体温首次降至37.3℃以下用时为退热起效时间,体温恢复36.1℃-37.2℃且持续稳定24h用时为完全退热时间。(2)定期血常规检查WBC水平,记录其恢复4-10×109/L用时。(3)治疗总有效率=×100%。体温24h内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等)明显改善或消失,WBC恢复正常为显效;体温48h内恢复正常,伴随症状有所改善,WBC趋于正常为有效;未触及有效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研究数据,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退热及WBC恢复正常时间

B组退热及WBC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A组,对比P<0.05。见表1:

表 1 比较退热及WBC恢复正常时间(±s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WBC恢复正常时间(d)

退热起效(h)

完全退热(d)

A组

60

2.83±0.42

3.09±0.73

8.15±2.46

B组

60

2.05±0.37

2.32±0.50

6.03±1.17

t

10.794

6.741

6.028

P

<0.001

<0.001

<0.001

2.2 比较治疗效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对比P<0.05。见表2:

表2 比较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A组

60

29

24

7

53(88.33)

B组

60

40

19

1

59(98.33)

χ2

4.821

P

0.028

2.3 比较不良反应

两组差异较小,对比P>0.05。见表3:

表 比较不良反应[n(%)]

组别

例数

食欲下降

头晕及/头痛

皮肤瘙痒

总发生率

A组

60

2

1

1

4(6.67)

B组

60

1

0

1

2(3.33)

χ2

0.702

P

0.402

3 讨论

目前,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主要依赖于常规西药方案治疗。即根据患者耐药性测试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同时辅以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然而,随着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增加,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受到限制[2]。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药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医理论认为,肺炎伴发热是由于外邪侵袭肺脏,导致肺气失常,病邪内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3-4]。而退热颗粒中薄荷具有发散风热、清头目的作用;柴胡能疏肝解郁,调和营卫;知母、黄芩清热除湿、凉血解毒;升麻、葛根升清降浊,解肌发表;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这些药物综合作用,既能驱散外邪、清热解毒,又能疏风散热、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肺炎伴发热的效果,并加快病情恢复。本次研究中B组患者退热时间及WBC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没有显著增加。进一步证实退热颗粒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退热颗粒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小娟,毕梦非,张荣珍.退热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9):1591-1594.

[2] 侯永杰,杨海军,彭慧斌.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 36 (1): 77-80.

[3] 赵天天,张业清,苏克雷,等. 不同中成药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J]. 临床合理用药, 2024, 17 (3): 16-21.

[4] 马甜,孟姣.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8):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