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变异性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水文变异性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韦春生

长春市新立城水库管理中心 吉林长春 130119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水文变异性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当前水资源系统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多种对应措施。本文认为,必须采取综合性的应对方案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关键词:水文变异性;水资源系统;影响;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更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水文变异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对水资源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水文变异性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水文变异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水文变异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水文要素(如降雨、径流、蒸发等)的变化程度和频率。它反映了水文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水文变异性的特征包括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幅度的大小,频率的高低以及不确定性的存在。时间尺度可以涵盖日、月、季、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而空间尺度可从小到大覆盖小流域、中流域乃至大流域。幅度反映了水文要素变化的幅度大小,较大的幅度意味着水文要素的变化幅度较大,表明更加不稳定的水文条件。频率描述了水文要素变化的重复性和出现的频次,高频率的水文变异性意味着变化较为频繁,而低频率的水文变异性则表示变化较为缓慢。此外,水文变异性还存在不确定性的成分,即难以准确预测和衡量的水文变化,受人类认知和数据获取限制,以及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存在的影响

1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

首先,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张,水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人们的饮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需求都在增加,使得水资源供给面临更大的压力。其次,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著。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发生变化,可能出现持续干旱或强降雨等极端气候事件,使得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下降。同时,气候变化也导致冰川消融加快、雪崩减少等现象,影响到河流径流量的稳定性。第三,水资源管理不善也是问题加剧的原因之一。水资源的分配、利用和保护需要合理的管理措施,但在某些地区,由于政策制定和执行不力,缺乏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导致了浪费和滥用。此外,非法采矿、过度抽取地下水等不合理的行为也使得水资源供应面临威胁。另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对水资源短缺问题产生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湿地退化、水体污染等问题,破坏了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得可用水量减少,质量下降。

2生态环境的恶化

首先,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它维持着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平衡和稳定。然而,由于森林砍伐、湿地退化、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其次,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增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森林砍伐等行为削弱了地壳的稳定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得地震、洪涝、滑坡等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这些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破坏基础设施、农田和居民区,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第三,生态环境恶化引发了水资源危机。水源地受到污染和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饮水和农业灌溉带来威胁。此外,湿地退化和河流断流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破坏了生态平衡,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生态环境恶化还加剧了气候变化。森林砍伐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失去的植被无法吸收足够的碳,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湿地退化和土地垫高使得温室气体的释放增加,形成了恶性循环。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等,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首先,资源短缺是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土地退化、水资源枯竭、森林减少等问题,使得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的供应不足。其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企业带来了额外成本。例如,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系统,以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这些额外成本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第三,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巨大。自然灾害如洪涝、地震、干旱等不仅破坏基础设施和农田,还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灾害频繁发生会削弱经济的稳定性和抵御能力,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另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旅游业等服务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旅游业通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吸引力,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减少了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减少了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

三、对应措施

1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并完善水法法规,明确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这些法规可以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水污染的防治等方面的规定。通过法律的约束力,可以推动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是必要的。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流向等关键指标。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评估,确定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第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例如,制定差别化的水资源价格政策,鼓励节水和高效用水;实施水资源的交易市场,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激励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推动建设水资源的补偿机制,鼓励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的规划和调度。从整体上优化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确保供需平衡。通过区域间的水资源调度、跨界河流的合作管理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2技术措施

首先,开展水资源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和专业人力,开展针对水资源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其次,推广高效用水技术是节约水资源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广和应用高效用水技术。例如,推广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家电和设备,降低居民和企业的用水量;推广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率。第三,加强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和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水资源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和预测预警,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智能水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此外,技术措施还包括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开展湿地恢复和河道治理工程,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研发和应用水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水体的水质净化效果;推广土壤保墒技术和植被覆盖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3管理措施

首先,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是关键。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规划和标准,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合作。该体系应包括科学决策机制、信息共享平台、监督与评估机制等,确保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其次,加强水资源监测是确保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政府应投入资金和人力,建设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和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流动情况。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和问题。第三,建立水资源利用许可制度是管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可以依法制定许可管理制度,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进行监管,并根据不同需求和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配额和限制。此外,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也是管理措施中的重要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水源地、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保护,禁止乱排乱放和污染行为,并对违规者进行严格处罚。同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污水处理和水体净化工作,确保水质安全和生态平衡。

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水资源系统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多种对应措施。这些措施需要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实施。只有通过全面、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地质灾害调查统计与分析[J]. 刘伟.采矿技术,2021(05)

[2]变化环境下水文要素变异研究[D]. 樊晶晶.西安理工大学,2016

[3]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泾河流域降水空间变异规律研究[J]. 孙强,曾维华,沈珍瑶,杨志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