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探讨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何志军

510823197511045893

四川省德阳市万鸿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管理和维护这些设备成了现代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挑战。合理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策略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还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措施

引言

由于工程生产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工程机械设备需要具备耐腐蚀性、高温高压性能以及可靠的操作控制系统,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高效。在工程生产过程中,无论发生何种设备故障,都需要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在故障处理方面,关键是及时检测和识别所出现的故障问题。工程机械故障有时候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故障可能导致其他故障的发生。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及时的检测、诊断和修复是非常重要的。当出现设备故障问题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才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产效率。

1机械设备保养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机械设备的使用,如果机械设备存在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建筑工程的进度,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应注意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机械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行,减少设备故障为整个工程进度带来的影响。在对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期间应注意不能只注重维修而忽视保养,保养必须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且设备的清洁、润滑等日常保养应在不需要使用设备的时候进行,在完成保养工作后就需要将整个保养过程进行记录,确保每台机械设备的零部件都可以处于完好、功能正常的状态下,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充分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来说,可以将维修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其中包括合格维修与不合格维修,合格维修指的是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整体并没有油污等杂物发生,每台机械设备的按钮能够处于完好的状态下,而不合格维修则指的是,整个维修与保养均不合格,无法保障机械设备的清洁、整洁以及无油污的需要,甚至部分部件仍存在损坏,影响正常工作,也无相关记录维修。因此,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进度,就需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利用率,减少运行过程中的磨损,通过开展维修与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2.1完善维修保养体系

建立一个快速反应机制与完善的维修保养体系,是确保工程设备连续性运营和减少意外停机的关键。因此,需要维修团队能够在设备出现异常时即刻响应,迅速诊断并解决问题。期间,实施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尤为突出,通过实时监控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系统能够在异常发生前发出警报。此外,对于维修保养人员的快速调度机制也同样重要,包括确保他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并配备必要的工具和备件。为了提升维护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维修保养体系应结合现代技术,如物联网(IoT)设备、移动计算平台和云数据分析。这些技术能够让维护人员随时获取设备的历史维护记录和实时数据,辅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同时,确保维修保养人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并对现场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充分的准备,这不仅包括技能训练,还有对最新维护工具的使用培训。此外,维护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故障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而应包括定期的预防性维护。通过制定和执行维护计划,可以在非生产时段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和维修,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同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让生产、设备、质量和安全等部门能够共享信息,协同工作,以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符合生产需求和安全标准。为了保持维修保养体系的高效运转,必须进行持续的流程审查和改进。通过收集反馈、分析维修数据和进行定期审计,可以识别流程中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不断提升维护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2.2提升设备日常检查和管理力度

工程设备管理中,部分设备的隐患可以在前期发现,通过日常检查的方式可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日常检查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设备的过电、漏油等情况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备、检修。设备的使用方式也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当前,大部分工程企业人员在设备操作过程中,都采用师徒言传的方式,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体系。个人的悟性和经验不同,言传身教的方式难以真正保证设备应用人员准确判断隐患情况。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科学使用,需要加强对工程设备应用情况的监督,保证设备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处理。此外,工程设备日常维护能力和水平同样关系设备应用效果。新时代发展下,设备性能和功能不断优化,为了形成一套更完善的设备维修技术,维修人员要及时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学习,保证维护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2.3优化工程机械设备保养技术

工程设备管理中,工程机械维修保养,需要针对不同规模的保养设置不同的管理流程,有利于机械设备保养技术的有效应用。比如,部分机械设备可以采用大保养的方式,一般一年做一次保养即可,小保养则针对部分精密仪器设备,一般每个月保养一次。在小保养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设备的动态关注,实时做好设备的性能和故障分析,并将设备的评估情况做好记录,形成设备评估报告。同时,加强对设备的清理,保证设备内外部的清洁度。其次,在大保养过程中,可以将年度作为工程机械设备的损耗保养,针对一部分设备或者某个设备的单独部位,制定维修保养方案,提升机械设备维护效率。

2.4加大机械设备管理培训力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使用期间的更新换代步伐也出现了越来越快的情况,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也日益提升,这就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有了全新的要求,以及对其技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要求,就需要建筑公司必须加大对机械设备维修操作人员的专门培训,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以满足建设项目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基于实际需要,加强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培训,维修人员必须充分了解设备运行的相关性能和实际工作条件,也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授课、进行课题培训、与专家交流的方式进行培训,这样就可以促使现场维修人员尽快掌握更新以及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维修技术。

结语

机械工程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当前检修管理实践的深思。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优化检修工作流程,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完善的检修计划、积极转变检修理念、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和监督体系以及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解决策略。然而,机械工程设备的检修工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投入精力进行研究和改进。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共同推动机械工程设备检修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升.分析基于工程设备管理的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22(16):55-57.

[2]高忠火.基于工程设备管理的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技术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171.

[3]张和明.工程设备管理的工程机械维护保养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