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李刚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230000

摘要: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安全管理和智能化方面呈现出新的趋势。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施工作业程序、加强现场监测和检查、以及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无人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以及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为施工过程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仅关乎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个领域,安全管理和技术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1.大坝混凝土施工在水利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坝是水利工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蓄水调节、发电和防洪等功能。混凝土是大坝建设中最常用的材料,其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大坝整体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改进施工工艺和加强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大坝的抗震、抗裂性能,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另外,大坝混凝土施工在水利工程中还承担着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要角色。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大坝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降低生态破坏,保护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科学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水域、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影响,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不足

由于混凝土施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工艺、机械设备等,容易出现拌合不均、凝结时间过长或过短、气泡以及裂缝等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坝的抗震性和耐久性。水利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涉及到的工程量大、难度大、施工时间长,在施工期间需求多个参与方的协调配合。然而,有些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投入不足,在施工现场对安全防范措施的实施也存在不规范现象。这就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给个人和公共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存在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例如,在拆除旧有建筑物、开采原材料和排放废弃物等环节中,如果加强环保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3.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材料选用

对于混凝土的选材需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常见的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粗细骨料等。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主要用于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粗细骨料则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合理的配合比能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中,必须根据工程的承载能力、抗震需求、耐久性要求等因素合理设计配合比,保证施工后的混凝土结构符合设计标准,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另外,混凝土的养护也需要引起重视。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水电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中,应当制定专门的养护计划,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充分固化和获取设计强度。

3.2施工设备和机械

混凝土搅拌站是水库大坝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速度,对工程进度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选用优质的混凝土搅拌设备,保障混凝土供应的质量和效率。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中,通常会使用混凝土运输车辆或输送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这些设备的选择和操作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施工效率。应合理设置运输路线,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或者变质等问题。另外,钢筋加工机械、模板支撑设备等也是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并且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施工安全。因此,在选择施工设备和机械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和适用性,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在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监控人员,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过程、浇筑过程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通过监控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可靠。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渗性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通过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利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环节的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3.4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明确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在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高风险的作业,如模板支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组织作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另外,加强现场监测和检查。施工现场应配备专门的安全监测设备和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文化建设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促进全体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形成“人人关注安全、处处注意安全”的良好局面。

3.5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发展

BIM技术通过数字化建模和信息共享,实现了对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中,BIM技术可以帮助优化设计方案、提前发现设计问题、实现施工过程的虚拟仿真等,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无人机可以通过航拍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和巡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施工数据和影像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监测施工进度、检查工程质量、识别安全隐患等,为施工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支持。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湿度、强度等关键参数,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为施工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此外,人工智能(AI)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AI技术可以通过对施工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实现施工进度预测、质量控制、安全风险识别等功能,为施工管理提供智能化的支持。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也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逐渐普及。这些技术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和实时信息叠加,帮助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指导施工操作、培训技能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旨在不断提升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和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推动水利工程施工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马亚军.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J].水上安全,2023,(12):157-159.

[2]范文静,王亮宏.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115-116.

[3]张春艳.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119-120.

[4]黄珍.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