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王南龙

身份证:321284198707220817

摘要:卧式埋地油罐作为石油储存的重要设施,其结构设计的优化对于提高储存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文章先强调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重要性,然后分析地下环境对于油罐结构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强度,稳定性以及腐蚀渗漏风险等方面。为应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结构设计优化策略包括使用耐腐蚀材料,考虑地质条件进行支撑结构设计和结构布局优化等。这些战略是为了促进油罐耐久性与安全性并保证石油储存可靠。

关键词: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耐腐蚀性能

引言:卧式埋地油罐因其占地面积小、储存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储存领域。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埋地环境,油罐的设计和维护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地下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油罐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抵抗土壤压力和地下水的影响。与此同时,腐蚀与渗漏风险等问题也对油罐耐久性与安全性有较高需求。所以,优化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既可以提高油罐的使用寿命,又可以保证石油储存安全,对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卧式埋地罐结构设计非常关键,因其直接影响着罐身的安全,稳定及寿命。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油罐承载能力,选材,防腐蚀措施和环境适应性。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油罐在多种工况下都保持较好的使用性能,避免由于设计不当而发生泄漏,变形或者损坏等事故,以保证油品储存安全,经济。另外,好的设计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油罐使用寿命、对提高能源储存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卧式埋地油罐结构的设计是保证其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的根本,必须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使设计达到最优。

2. 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的难题

2.1 地下环境对卧式油罐结构的影响分析

地下环境影响将直接关系油罐使用寿命与安全。地下水位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若地下水位超过油罐埋设深度可能使油罐被水浸泡而加快腐蚀速度并破坏其结构完整性。另外,地下环境的化学物质,微生物等都会对油罐材料造成腐蚀或者其他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降低油罐使用寿命。另一重要因素为地下土壤性质。不同种类的土壤,经过长时间作用后,可能会对油罐结构造成不同的挤压,变形或者腐蚀。尤其是高含水量土壤,由于土壤胀缩,油罐可能承受不均等作用力而影响油罐稳定性。再加上地下土壤有可能发生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油罐受外力作用在此环境下更加严重,加大了设计与结构上的难度。

2.2 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在埋地条件下的考量

油罐在埋地条件下应具有足够强的承载能力。埋地深度对油罐结构强度是一个挑战,由于埋设于地下油罐需经受土壤重力,水压力和地震等外部力。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适当的材质,厚度以及结构形式来保证油罐受到这些力的作用而不损坏。埋地情况下油罐稳定性受地下土壤支持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尤其在软土地区油罐由于土壤的沉降或者侵蚀等原因可能出现失衡,造成倾斜或者损坏的情况。所以在油罐结构设计中需综合考虑地基基础设计,土壤承载能力及油罐与其周边土壤相互作用等因素,才能保证埋地情况下油罐稳定安全。

2.3 腐蚀、渗漏等风险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腐蚀是埋地情况下油罐的一大危害。存在于埋地环境,地下水,土壤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会对油罐材料造成腐蚀。尤其对金属油罐而言,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易受腐蚀,破坏油罐结构完整性并引发泄漏风险。这种腐蚀也有可能加速油罐老化过程和降低使用寿命。渗漏又是一种严重危险,它给油罐结构设计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埋地油罐一旦出现渗漏现象,不但会导致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引起火灾或者爆炸等安全事故。预防渗漏结构设计需综合考虑油罐自身密封性能,选材及外界环境影响等。但在埋地情况下,油罐因检修维护困难,出现渗漏问题后可能很难被及时发现与维修,加大事故风险与困难。

3. 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优化策略

3.1 使用先进的材料与工艺技术改善结构耐腐蚀性能

在油罐结构设计中,选用适当的材料是十分关键。一个常用的方案是采用耐腐蚀性能好的材质,例如不锈钢或有特殊涂层的钢。不锈钢由于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在储罐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抗氧化,抗酸碱腐蚀的性能,使得它能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另外,采用精密焊接、涂层处理等合理工艺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材料耐腐蚀能力、增加油罐使用寿命。在选材的同时,工艺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利用先进自动化焊接技术可以保证焊缝质量并降低腐蚀发生几率。

3.2 结合地质条件设计合适的支撑与固定结构

适当的支撑与固定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应对地质条件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从而提升油罐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软弱地基或者地质条件失稳地区,可考虑通过打桩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加固或者选用特殊支撑结构形式来提高油罐承载能力及抗震性能。另外,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设计适宜的支撑方式非常关键。比如在地震频繁区域,可设计弹性支撑结构以降低地震对油罐造成的冲击。在设计固定结构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合理设置固定支架和固定环,确保油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地质变化而发生位移或变形,从而保障储存介质的安全。例如:在泰州某石油储存基地,针对软弱地基和地质条件不稳定的挑战,进行了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优化。通过加固地基和采用特殊支撑结构,提高了油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该项目中,针对软弱地基,对油罐周围进行了打桩加固,以增强地基承载能力。同时,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支撑结构,包括弹性支撑和抗震设计,以提高油罐的抗震性能。通过优化设计,该油罐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抗震性能也大幅度增强。具体数据显示,在设计优化后,油罐的最大承载能力提高了15%,抗震等级从原先的6级提升至8级,有效提升了油罐在地质条件恶劣地区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3.3 优化结构布局以提高整体性能与安全性

为进一步提升卧式埋地油罐整体性能和安全性,结构布局优化是关键环节。通过对油罐结构布置进行合理设计,可提高油罐承载能力,减小应力集中并降低安全隐患,提高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优化结构布局时需考虑油罐功能布置,主要有内部隔舱布置和管道连接布置。隔舱的合理布置能够有效地对不同介质进行隔离,降低相互干扰的程度,增加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合理的管道连接布局可以减小管道运输时压力损失、降低泄漏风险、确保介质输送稳定。结构布局时,需重点考虑部位加固设计。如油罐底部加固筋结构的设计可加强底部承载能力、降低底部应力集中、提高油罐整体稳定性。另外,防火墙,泄漏探测装置和其他安全设施的合理布置对优化结构布局至关重要,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安全风险。此外,兼顾维修的便利性是优化结构布置的一个考虑因素。对通风口,检修孔及其他设施进行合理设计,能够便于日常检修操作,且缩短检修所用时间及费用,增加油罐可维护性。

结束语:在对卧式埋地油罐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强油罐耐久性与安全性为目标的系列优化策略。其中包括使用先进耐腐蚀材料,结合地质条件进行支撑结构设计,油罐结构布局优化等。

参考文献

[1]刘鹏.埋地卧罐罐壁腐蚀状态的漏磁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安徽省,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2021-12-21.

[2]陈欢.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法与系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21.

[3]程涛涛,邵继东.卧式双层埋地罐的工程设计[J].中州大学学报,2020,37(0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