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李 兵

云南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6

摘要: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也随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投入施工建设,这在带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关键就在于做好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管理是其经营管理的核心,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工程的建设成本和资源的配置水平。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为了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研究,为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概述

新时期,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生产模式在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被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为了更好保障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建筑企业就要加快适应新形势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积极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益水平。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实际上就是以创新为引领的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这个新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理念和管理结构的创新;二是工程管理手段、方式方法和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四是材料设备管理方面的创新;五是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创新。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建筑企业加快跟上时代的步伐,保证工程各项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工程管理更为有效地作用于建筑生产,为工程建设质量和整体效益水平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 质量管理意识不足

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存在质量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由于早年行业高速发展的状态以及工程经济的特殊形态,使得目前,建筑工程行业内更关注项目的成本情况和进度情况,而成本的过度压缩以及进度指标的提升都将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又由于质量管理具有延时性、随机性等管理特征,久而久之造成了行业内质量管理意识不足的情况出现。也因为这种状态,使得个别工程项目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重视质量指标,不能够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策略,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处理。这种质量管理意识不足的情况是当下工程管理过程中常见的误区问题。

1.2 工程管理不具连续性

全面的工程管理工作应当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其是指从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环节开始,直至工程完成投入交付使用均需输出对应的管理动作才可实现各个管理指标的落实。从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相当一部分项目的工程管理工作不具有连续性。将工程管理的核心侧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忽略了前期设计环节以及后期验收、交付等作业对工程管理造成的影响。

1.3行业技术革新发展快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近年来,多种新型的建造模式和建筑理念应运而生。例如装配式建筑,与一般现浇混凝土建筑相比具有明显的质量管理差异;绿色建筑,对于建筑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建筑类型;智能建筑,具有更为复杂的设备安装与机电相关工程,上述新型理念和模式均具有更为复杂的技术管理体系。工程管理需建立在基础管理之上,若不能够很好地统筹技术体系内容,这会导致工程项目存在管控失误的情况。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若技术支持不明确或应用了错误的技术形式,则定会导致质量应用问题发生。显然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行业具有技术革新发展快的特征,这也会使得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工程管理工作具有更大难度。

3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3.1先进技术应用

先进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在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例,它是一种集成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信息的数字化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通过数字化建筑过程,实现了多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和信息共享。例如,南京的紫峰大厦项目就采用了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建模和模拟,使得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和机电工程师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协同设计,这种整合有助于减少设计冲突,提高设计质量,同时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和优化。施工团队能够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识别潜在问题并提前解决,从而减少施工阶段的延误和成本超支。

3.2精细化的进度管理

精细化的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需要进行精准的时间计划和控制。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考虑各个施工阶段的工期、施工序列、工序间的依赖关系和时间限制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跟踪和控制工程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另外,优化资源分配和调度也是精细化进度管理的重要部分。合理的资源分配和调度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精确的进度计划,可以预先确定各个工序所需的资源,并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变化。此外,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也是精细化进度管理的关键。建筑工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可能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监控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风险的影响。通过精细化的进度管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这对于项目的成功交付和客户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3.3工程管理结构的创新

建筑企业在深度探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和改进工程管理的结构,通过结构创新来切实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创新模式在管理体制优化方面的有效应用。要实现对工程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首先要明确组织结构的概念。所谓组织结构是根据工程管理的目标和实际需求通过科学设计所建立的组织实体,具有一定的实体性特征。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成立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这一机构要由相应的领导体制、部门设置、层次划分、职责分工、规章制度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要素构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升工程管理效率水平的重要保证。从组织结构的管理框架上来看,基于创新模式,工程管理的组织结构要一改传统模式,采用新型的矩阵式结构,也就是工程管理人员由建筑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派出,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项目经理则是由企业任命,工程管理的专门机构与各职能部门按矩阵式组成,相关管理人员要接受双重领导。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更加有利于项目经理得到各职能部门的支持,解决了在传统组织结构中工程管理和部门工作之间的矛盾,同时能够形成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更好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建筑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专门人才,比如财务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做好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和技术监管指导等工作,以提升工程管理有效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

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管理的多重因素,可以深刻认识到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复杂挑战,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团队合作,以及持续创新成为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在政策法规、市场竞争、社会文化多元等层面寻求平衡,并借助先进技术、卓越领导力、全过程质量控制等手段优化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郑乐乐,吴德军.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5):154-155.

[2]徐鹏飞,李晋,孙继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人民长江,2020,51(S1):235-237+247.

[3]周永刚.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优化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