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航母航空弹药组成及保障能力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探讨航母航空弹药组成及保障能力建设

卢文斌

空军勤务学院  221000

摘要:航母作战是一种主要作战方式,航母属于航空立体作战的主要载体,舰母舰载机则属于作战设备。这样的作战模式,对于航空弹药的需求较大,在对航母航空弹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弹药的组成,同时需要对航母航空弹药的作战需求以及机种进行分析。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介绍了航母航空弹药的类型,分析了其组成部分,其次,明确了当前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了当前探讨航母航空弹药组成及保障能力建设。

关键词:航母;舰载机;弹药组成

引言:航空母舰的出现为作战提供了支持,其属于一种大型的海上作战的武器,当前已经成为了现代海上作战的主力,并且是得到制空权的重要基础武器。航舰上的航空弹药保障能力,直接影响到空战效果,同样也对航母编队作战能力,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航母航空弹药作战能力,并全面解决作战保障问题,要从需求角度进行系统化的分析。

1航母航空弹药及其组成

1.1航空弹药类型

通常情况下,航母上的航空弹药,是在空中发射的弹药。基于航空作战环境的不同,需要对弹药进行科学合理的布控,加上对空拦截导弹,充分使用空对空攻击导弹,同时也要对其他类型导弹进行处理。空对空导弹的使用,主要能够帮助提升舰载防空武力,在执行打击任务当中,导弹能够携带各种自卫的操作,对不同弹药需求量进行分析,有利于使其在执行目标打击的过程中更加精准有效。但需注意的是,要结合不同类型额定弹药需求量,进行堆型的分析与处理,制导武器的使用,当前占据比重相对比较大。而在舰载机上的一些其他类型的航空弹药,也相应采用了反潜鱼雷,使用航炮弹药的方式。这样的使用方式,形成的使用频率相对比较低[1]

1.2 舰载机挂弹装置

歼十五是我国当前海军作战中十分重要的舰载机类型,在装备机载武器的过程中,海军十分看重海上的攻击能力。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反舰导弹的过程中,常用的固定武器为30mm的机炮,并需要携带十分精密的相关精确打击的武器。例如,霹雳空空导弹、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各种类型的制导导弹的使用过程中,其可以与其他方面的战斗轰炸机相互配套,引入各种精确打击的武器,此举能够提高作战能力,导致航母的弹药引入强度相对比较大。我国当前研制的一些战斗机的武器,需要具备着地红外辐射、低可探测性特征,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弹药舱的处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在进行相关设备的设计中,不同中程弹和其他方面弹药的使用,都需要对内部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规划。面对四枚五百斤的制导导弹,对于新型的防辐射反舰弹的使用,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

2 制约航母航空弹药形成作战保障能力的主要问题

2.1 航母航空弹药作战保障理论方法研究仍需深化

航母编队未来要实施远海作战,活动范围大大拓展,环境条件更加复杂,装备保障将会面临许多新的情况[2]。尤其对于我军而言,航母装备建设刚刚起步,没有航空弹药大规模上舰的保障经验,航空弹药舰上保障理论方法缺乏。目前,国内在海上作战弹药保障研究领域,对驱护舰编队装备保障的研究较多,针对航母航空弹药保障的研究很少;对平时和护航期间装备保障情况的研究较多,针对战时装备保障情况的研究较少;对海上作战支援保障力量建设、护航编队装备保障经验总结、驱护舰编队作战保障等某一方面的研究较多,而从战略高度对航母航空弹药作战保障能力建设规划、组织、实施等研究较少。对舰艇编队战时装备保障问题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复杂电磁环境、信息化条件、应急作战准备等某些环节或某个方面,对保障能力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的关联性考虑不够,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因此,非常有必要结合我军实际,对航母航空弹药保障力量建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实战化保障训练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2.2 航母航空弹药技术保障力量仍需健全

航母航空弹药种类多、危险性大、保管使用要求高,航母航空弹药贮运系统结构组成复杂、技术密集、使用维修专业性强。航母远海作战环境复杂、保障任务重、组织实施难度大。因此,航母航空弹药保障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保障人才队伍。但由于我国航母建设事业刚刚起步,能够胜任在高技术条件下远海作战的航母航空弹药保障人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航母航空弹药保障人员来源受限。一部分航母航空弹药保障人员是从航空兵部队、舰艇部队选调的,这就存在来自航空兵部队的人员不熟悉舰艇保障环境、来自舰艇部队的人员不具备航空弹药专业知识的问题;二是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接受培训时间短、任务重,内容多,受训人员难以完全掌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由于院校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建设滞后,新装备技术资料缺乏,后期轮训效果不够理想;部队由于缺乏相关训练资源,自身培训能力有限;三是航母航空弹药保障人员成长环境还不够好。由于部队编制体制原因和发展空间的限制,存在“培养、流失、再培养、再流失”的误区,保障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后续的保留使用脱节。

3 航母航空弹药作战保障

3.1 强化保障理论研究

当前在全面强化航母航空的弹药保障工作中,需要首先做好对相关航空弹药方面的作战任务,在航空弹药的作战部分的分析中,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研究小组。特别是对于每一次作战任务的理论研究都要重视,要强化作战保障理论的内部适用性、可靠性。研究人员需要积极借用一些国外的先进文献,同时对于现场的工作开展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才可以在现场的工作开展中,形成符合我国航空弹药作战保障基本需求的作战模式。

3.2 健全保障力量体系

全面建立健全航空弹药装备的保障力量体系,是当前航母航空弹药的作战重要基础。在进行相关工作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加强装备的技术研究,涉及到装备的安装、拆卸、检修技术的处理。后续需要建立和完善航空舰员工作制度和流程。对于现场的管理而言,要明确装备技术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方法,要建立专业化的小组,后续进行定期的装备保障检测保养,保养期间还需要进行现场的记录与分析。

3.3 建立航母航空弹药保障制度

建立保障制度的环节,涉及到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要进行技术方面的配套和分析,并在配套建设的环节,需要进行彻底的调查和设计,同时基于现场航空弹药的保障技术内容,制定出一个相对完善和具体的分析内容。在弹药的装备保障技术的支持,以及在设施配套的处理上,都需要重视装备的结构以及基本性质。

3.4 制定航母航空弹药抢修方案

    当前,为了建立航母航空弹药的作战保障制度,需要重视作战保障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在航空弹药的作战环节,要针对紧急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特别是在进行航母航空弹药的装备处理上,要从应急抢修能力的建设角度出发,同时重视培养舰载机工作人员的自主抢修的工作能力,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对不同检测方法合理使用,对于整体检修流程进行设计与处理,便于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抢修与处理。

总结:综上所述,当前在进行航母航空弹药的组成与保障分析中,需要加强现场能力方面的建设处理效果。特别是在一些重要航空设备的使用上,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设备的分析,强化弹药管理设备和现场的保障机制的落实,提升舰载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姚念奎,王成波,白春玉等.飞机弹射杆与母舰缓冲钩的冲击载荷计算[J].航空科学技术,2022,33(01):37-41.

[2]陈杰.游弋深蓝的海上霸王——漫谈美国海军“罗斯福号”核动力航空母舰[J].科学24小时,2022,(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