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诗意教育,书香润养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践行诗意教育,书香润养活力

鲍贤会

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小学

摘要:在乡村教育普遍弱化的大趋势下,学校以“海量阅读”和“本真写作”为切入口,进行书香校园建设,特色课程开发,学习空间打造,专业师资培训,学习方式变革,让一个只有一百多学生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实现华丽转身,生源回流,质量提升,成为村民家门口的优质乡村学校,给乡村教育提供了一条蜕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村教育 特色课程  优美环境  专业师资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面对乡村教育普遍偏弱的现实,2018年温州市教育局提出了乡村“小而优”示范校建设,即校园环境小而美,办学内涵小而精,育人模式小而特,教师队伍小而专,教育质量小而优。学校以“海量阅读”和“本真写作”课程为小切口,撬动课程变革,进而实现整体蜕变,成为优质乡村学校。

一、读写空间“小而美”

乐清市智仁乡小学位于温州市北部,是一所小规模乡村学校。曾被评为温州市的新常规示范校、“小而优”示范校、爱阅读榜样学校。校园风景优美,四周翠竹环绕。

随着阅读和写作项目的推进,校园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师生的精神风貌也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在提升校园环境方面,一直缺乏足够资金投入,处处显现出岁月流逝的痕迹。很幸运获得温州市“小而优”乡村学校再提质的改造资金,金额为82万元。依托“本真写作”和“海量阅读”两个特色项目来改造校园,重点打造了“三区两室一厅一带”的学习环境。校园就变得诗意盎然,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

“三区”指的是种植区、诵读区和运动区。诵读区铺设了草坪和石板,环境幽静。丹桂树下有木制的圆凳,学生们随意地坐在上面,可以诵读诗词或散文,也可以举办小型的朗诵比赛。书声与丹桂的芬芳相互映衬,美不胜收。三棵高大的丹桂树、两棵硕果累累的柿子树,还有一棵柚子树和樱桃树,组成一个充满诗意的群落,每一棵花草树木既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对象,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见证者和忠实伙伴。“两室”是指学生作品展览室和本土作品阅览室。学生作品展览室展示学生发表作品的刊物和获奖证书,装饰简约而雅致。既是展览室,也是学生写作指导中心。本土作品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乐清籍作家的作品,让他们的阅读更接地气。“一厅一带”是指小型多功能厅和围墙文化带。围墙文化带展示了学校近年来在写作教学上取得的成绩,通过展示“本真写作”和“海量阅读”项目成果,树立了六位明星小作家榜样,给校园注入了浓厚的书香气息。

二、诗意教育“小而精”

虽然乡村教育在逐渐式微,但它始终贴近教育的核心,是可以心平气和做教育的。相比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仍然保留了最宝贵的一点——没有功利目的。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发展,而非其他目标。

学校在“海量阅读”和“本真写作”两个特色项目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办学理念“在诗意中成长”。在此理念指引下,加强诗意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教学变革,提高课堂质量。采用分层备课的方式,制定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得以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在教室设立办公区,实施作业面批改和二次批改,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时间。推行“削底添峰”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指导的机会。建立全科评价体系,关注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亮点。

扩展学习空间,链接乡土资源。利用教室边角和走廊等未使用的区域,创建阅读角,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利用校园的花木打造一个有诗意的社区,使阅读和写作真正扎根生长。利用地方文化礼堂和自然资源,让学生读懂家乡。开展家校合作,把早茶资源、竹笋资源、民俗活动纳入研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家长中间形成“一方乡土养育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

三、诗意课程“小而特”

秉承“在诗意中成长”的办学理念,构建诗意课程。诗意课程以诗为基石,结合学校发展趋势和办学特色,构筑课程框架,构建八门特色课程,有三大类。一类是实践体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审美趣味,有《智仁竹编》、《智仁草编》、《智仁美食》;一类是本土文化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之美,有《走进智仁》、《跟着习作看家乡》、《乡村田园生活》;第三类是阅读写作课程,有《童诗乐园》和《本真作文》。阅读和写作会贯穿一个人一辈子的成长,读,是吸收和阅历,写,是整理和提炼。

诗意课程融合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从学校实际出发,重点塑造具有阅读和写作特色的课程,逐步形成了“万卷课程群”和“笔落课程群”,使阅读和写作课程成为乡村孩子踏上广阔天地的突破口。一些相关小课程采用古诗词中的精华词汇进行命名,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乡土文化和乡土资源紧密结合,让教育在可触摸中真实发生。

四、教师成长“小而专”

倡导教师个性成长。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针对不同类别教师的培训计划,关注教师个人成长。对即将退休的教师提出了规范要求,以确保他们在离职前仍能保持高水平的工作质量。中层教师被视为学校的骨干力量,要求他们持续提升自身素养,积极参与“三坛”、骨干和名师评比活动。激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培训,促使其成为学校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加强与特级教师的交流合作,为年轻教师提供迅速成长的机会。

倡导教师团队成长。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有四种主要方式:通过创建温州市新常规示范校,提高全体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学时培训,拓宽教师的视野;通过专家引领,促使优秀教师迅速成长。尽管这些成长路径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它们都是外在的,缺乏持续性和内驱动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创建了教师发展共同体,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其中,树立起一人发展就是全校发展的互助理念,在助人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成长。

五、特色项目“小而优”

“海量阅读”改变乡村教育生态。建设舒适便捷的阅读空间,阅读不仅仅只停留在书本,秉承校园的每一块牌子,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有阅读发生的理念,依照诗意校园建设方案,精心打造每一个细节。打造了一支乐于奉献的指导团队,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让阅读活动从学校扩展到社区书院、留守儿童之家、老年大学,形成全民共读的良好氛围,丰富乡村精神生活。开展富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如桂花树下的读书节,油菜花地里的诗歌节,让乡村学生的阅读更接地气。给学生提供三个层级的阅读策略,让他们学会读书;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示单,让他们学会整理。拓展卓有成效的辐射途径,学校多次举办阅读和写作主题现场会,并在省小班化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本真作文项目被温州市教育局推送全国教育博览会展出。开展多样化阅读评价,采用演讲、交流会、赏析、手抄报等形式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

本真写作重建乡村学生自信。本真写作的策略实施源自小班的分层优势。该策略以全面提升和重点发展为核心。并非所有孩子都具备写作天赋,但都渴望表达自己。学校将本真写作纳入特色发展项目,不采取一刀切的要求,而是根据小班的分层目标要求进行全面提升和重点发展。写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只是几节写作课就能完成的。本真写作强调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体验、真实的细节和真实的情感,抵制虚假和做作。利用亲情课堂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找到更多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生的作文富有生活气息,深得各类刊物编辑的喜欢,录用率非常高。通过写作和发表,乡村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并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之中,让衰败的校园重新凝聚起力量和勇气。

从阅读项目的实施到写作项目的推进,再到诗意课程的构建和完善,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做法,一点一滴地改变和发展。无数的亮点汇聚成璀璨光芒,激励着每一位乡村教育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