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动能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应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火电厂热动能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应用探索

闫嘉琦

 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电厂热动能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应用备受关注。火电厂作为传统能源生产设施之一,具有大量废热排放的特点,而新能源技术则代表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未来趋势。将火电厂废热与新能源技术有效融合,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火电厂;热动能;新能源技术;融合应用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火电厂热动能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应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火电厂在能源转换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排放等问题,而新能源技术则以其清洁、高效的特性为能源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

1.火电厂热动能的分析与利用

火电厂热动能是指在火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能量,通常以烟气、冷却水等形式散失。火电厂废热具有温度高、能量密集等特点,利用这些废热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排放,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火电厂热动能的传统利用方式主要包括余热发电、供热和供热供冷联合生产等,这些方式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火电厂废热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利用有望开辟出新的领域。例如,利用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利用太阳能光伏设备进行光热发电等,都是火电厂热动能与新能源技术融合利用的创新方向。在火电厂热动能与新能源技术融合应用中,还面临着诸如技术耦合、系统集成、经济效益评估等挑战。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火电厂热动能与新能源技术的互补性、可行性和潜在问题,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融合利用方式,从而为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指导。

2.新能源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2.1太阳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中,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在火电厂中,太阳能通常被利用于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个方面。光伏发电利用光电效应直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主要用于补充火电厂的电力供应。光热发电则利用太阳能集中热量,驱动发电机组产生电力,实现热电联产。太阳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太阳能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也使其成为火电厂的重要补充能源选择。因此,将太阳能技术与火电厂紧密结合,实现能源多元化与清洁生产已经成为当前能源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2风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风能作为另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火电厂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通常,风能在火电厂中主要通过风力发电来实现能源转换。风力发电利用风力驱动涡轮机发电机组产生电力,成为火电厂的另一种电力补充来源。在火电厂中,风能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风能具有分布广泛、可再生性强等特点,使其成为火电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如风力资源的不稳定性、风电技术的成本等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风能资源,提高风电技术的经济性和稳定性,成为当前火电厂能源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相信风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为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生物质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在火电厂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生物质能在火电厂中主要通过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热电联产两种方式进行利用。生物质发电利用生物质资源(如木材、秸秆等)进行燃烧发电,生物质热电联产则是在发电的同时利用余热供热,实现热电联产。生物质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同时,生物质能的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也使其成为火电厂的重要替代能源之一。生物质能在火电厂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生物质资源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成本较高,技术上的难题等。

3.火电厂热动能与新能源技术融合应用的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3.1技术效益分析

技术效益分析是评估特定技术应用对系统或过程的影响的过程,通过技术效益分析,可以确定技术应用的优势、劣势以及可能的改进空间。该分析考虑了技术实施对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影响。有效的技术效益分析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优化系统运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在实施技术效益分析时,需要确定分析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方法。然后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技术应用前后的性能参数、成本、资源利用情况等。接着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技术应用前后的差异,评估其对系统绩效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以优化技术应用并提高系统效率。技术效益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能源行业,可以用于评估清洁能源技术的实施对能源供应的影响;在制造业,可以用于评估新工艺或设备的引入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环境保护领域,可以用于评估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等。

3.2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是评估特定技术、项目或政策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和贡献的过程。这种分析旨在确定投资的成本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帮助决策者理解潜在的经济回报和影响。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影响,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如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间接经济效益(如就业增长、税收贡献等)、外部效益(如环境改善、社会福利提升等)以及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决策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投资或政策实施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种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在能源行业,可以评估投资于可再生能源设施的回报和潜在风险;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评估不同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在政府决策中,可以评估政策实施后的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效果等。

3.3社会环境效益综合评价

社会环境效益综合评价是评估特定技术、项目或政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贡献的过程。这种评价旨在全面分析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公平、就业机会、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而评估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通过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理解技术应用或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在进行社会环境效益综合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复杂互动关系,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估。这种综合评价有助于辨识潜在的社会风险、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依据,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结束语

社会环境效益综合评价的结果将为决策者提供关键信息,帮助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实施项目。通过全面考量社会公平、文化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等因素,我们能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长春.火力发电厂中新能源技术的运用探究[C]//广东省国科电力科学研究院.第五届电力工程与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4:2

[2]黄鹏.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11):119-121

[3]赵凯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3(20):131-133.

[4]张琪.新能源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2(08):171-173.

[5]谢言许.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