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鉴定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1
/ 2

房屋安全鉴定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鲁雪松

邢台市房屋安全鉴定中心   河北省   邢台市  054000

摘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民众对住房条件的需求,这对于建筑业而言既是机会又是风险。能否抓住机遇,决定着建筑业未来的发展。为满足城市规划的需要,建筑工程的规模与高度不断增加。过高的建筑给框架结构带来了很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检测需要,采用合适的检测方式对框架结构进行检测,以保证框架结构的安全性。

关键词:房屋安全鉴定;管理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居民住房问题一直是我国的热议话题,经调查,我国部分农村居民仍住在危房中,是一大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我国整体居民住房质量和水平,相关单位要改造危房,通过房屋安全检测技术和加固手段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1 建筑结构鉴定意义

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与质量都面临着先天不足,同时受到了地震、大火等灾害的冲击,因此房屋结构诊断和加强改建已是当前基础工程建设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筑工程构造评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一直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构造检测评估技术,是指针对某一必须确定的建筑工程构造实体,按照设计评估的目的与条件,并根据实际初步考察中掌握的构造现状以及所掌握的技术信息,决定按照哪些标准、规范,采用何种构造检查方法,最后对其构成的工程质量与安全进行科学、公正、可靠评估的全过程。建筑检验是住宅安全评估的众多手段之一,这个手段是对住宅建筑进行现场取样与现场的实物检验,同时对所测得的资料和建筑图纸要求及各国颁布的技术标准与要求进行了比对和分析,经过比较研究以判断住宅建筑是否符合要求及其住宅建筑的安全特性。在对房子的安全评估的整个流程当中应用结构测试,就可以使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都可以得到一个最标准的判断,这才能使房子的安全状况获得相应的保障和改善。

2 房屋安全鉴定管理问题

2.1 检测鉴定机构不完善

如今,很多老旧房屋建筑物加固之前进行安全性检测都是聘请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但是我国房屋安全检测与鉴定行业发展不完善,很多机构都存在资质不全、人员队伍流动性强的情况,难以保证其工作的规范性。

2.2 设计阶段隐患

在对框架进行鉴定前,相关人员首先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状况以及相关规范标准设计鉴定方案。由于框架结构本身的涉及面较多,再加上安全鉴定检测技术性较强,部分人员在检测环节容易出现环境调查不足等问题,对地质地形以及水环境的了解不足,也就无法精准把握现实地基的承载力,以至于出现鉴定失误等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导致鉴定失误。其次,由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规模较大而且类型多样,安全检测方法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同时,某些人员忽视了因地制宜的方针,也会影响鉴定结果。最后,由于框架结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对其进行鉴定时就需要尽可能兼顾各种外在环境。然而实际的鉴定环节却忽视了环境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框架结构鉴定检测的科学性,需要相关人员提高对其重视程度。

2.3 人员方面问题

框架结构安全鉴定检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思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鉴定结果的精准度。现阶段,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框架结构安全鉴定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相关人员在安全鉴定时存在一些纰漏,影响鉴定结果。另外,部分企业的规范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相关人员在鉴定环节缺少依据,难以形成系统的鉴定流程。

3 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有效措施

3.1 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1)回弹技术:这个技术是通过回弹仪来测定建筑物表层的坚固度,由此来对其结构厚度做出计算的技术;该种技术方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使用起来比较简单、灵活,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由于容易受各种不稳定因子的干扰而导致的测量准确性比较低;同时该种技术所接受的约束条件又比较多,故在应用中所面临的约束比较大。(2)钻芯法:该种方式是钻取带有代表性建筑材料的芯样并对其加以处理再检测其抗压强度,钻芯法的检测方式不但简单并且更加安全,但使用该种方式检查建筑材料,可能对房屋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故在事先预见会发生较严重后果及有委托人许可的前提下使用,一般不建议使用该种方式进行检查检测建筑材料。(3)超声法:当被检查建筑物在整个检查流程中存在较高安全要求时就宜选择此类建筑结构检查方式。在实践当中普遍使用综合法的检验技术,即将以上三类检验技术的检测结果通过一定函数推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加权平均数求得出一个平均数,其准确性往往相当高并获得广泛应用。

3.2 钢结构的检验检测

除了混凝土材质的框架结构外,钢结构也是常见的框架结构之一,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然而钢结构框架对于钢材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安全鉴定。我国的钢材质量检测提出了无损检测的要求,要在不影响原有结构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相关材质的鉴定。实际作业环节,鉴定人员的主要鉴定对象是钢材的强度、柔韧度及可塑性,在检查过程中要尽可能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相关人员运用锈蚀检测技术能够鉴定钢材的性能、状态及质量等,在获取材料质量状况的基础上对其缺陷的空间分布等进行研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技术。在检测出钢结构存在安全隐患之后需要进行加固作业,相关人员在加固作业时需要结合其质量情况选取满足要求的加固方式。此外,在加固环节,工作人员需细致考虑各个构件焊接的可能性,以及每个构件的焊接次序,科学规划焊接流程,以保证焊接质量。

3.3 砌体加固

在危房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砌体进行加固改造。墙体是房屋建筑结构较为重要的部分,较多建筑安全事故都与墙面不稳定或墙体倒塌有关。砌体加固常见的有增设砌体扶壁柱技术、后加拉杆圈梁加固技术等。增设砌体扶壁柱技术指通过增加局部墙体厚度形成墙带垛加劲墙体的技术方法。它不仅能改变墙体的承载能力,还能优化墙体的高厚比例,使房屋建筑的空间结构更牢固。当房屋的整体墙面结构较差时,技术人员可通过增加圈梁的方式进行固定,圈梁一般是采用特定方式制作而成的组合圈梁。圈梁加固工艺简单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但制作成本较高,因此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考虑环境、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在增加内墙圈梁时,技术人员可用钢拉杆代替。增设钢拉杆时,可选择有横墙的位置进行固定,且拉杆长度应不小于该横墙的全宽度。利用钢拉杆进行房屋加固能极大地减少墙体倒塌,明显改善房屋的整体性能。

4 结束语

危房改造需要房屋安全检测加固技术的支撑。在进行危房改造时,技术人员须先检测房屋建筑的整体情况,了解相关建筑的损害程度并进行等级评定,之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安全加固措施。房屋安全加固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住危房的居民后顾之忧,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鹏.浅析社会技术服务在房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20,34(05):1005-1007.

[2] 郭仕飞.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和房屋安全鉴定的分析[J].居舍,2020(11):173.

[3] 罗晓辉.浅谈房屋安全鉴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9(10):60-61.

[4] 罗晓辉.房屋质量与安全检测鉴定的实践及管理措施探究[J].中华建设,2019(09):50-51.

[5] 方幸.房屋安全鉴定与处理方法浅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4):67-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