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期躁动患者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3

麻醉复苏期躁动患者护理研究进展

刘婉婷徐云(通讯作者)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199

【摘要】麻醉复苏期躁动是危害极大的一种特殊的麻醉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苏醒期自身伤害的风险,还会导致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产生,同时也对气管插管产生影响,会增加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应采取积极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躁动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可能机制、危害、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麻醉复苏期躁动患者护理方法。

【关键词】麻醉复苏期;躁动;护理;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mergenceagitation,以下简称EA)是指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在苏醒期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意识缺失,不能交流,具有攻击性的不恰当行为。患者常出现翻身、叫喊、尝试坐起来、自行拔出气管导管等不恰当行为[1]。EA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全身麻醉的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部分残余药物对其不同程度的抑制造成的[2]。EA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并可导致极为恶劣的后果,故防治EA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有关EA的研究进展归纳如下。

1EA概述

1.1EA发生的可能机制

EA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无明确解释,临床认为可能是部分残余全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引起不同程度的抑制所致。谢岚[3]认为躁动可能与患者皮层或皮层下神经环路的解剖学差异有关。有文献[4]报道,全麻苏醒期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消失后,仍有部分残留药物在发挥作用,影响着大脑皮层和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恢复,影响患者对感觉的反应和处理。有研究[5]报道,EA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前焦虑水平、既往有阿片类药物或酒精成瘾史或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手术类型和时间、术后疼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麻醉前药物、麻醉方式等有关。郭清厚[6]等对麻醉恢复室苏醒期躁动的胸外科患者进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既往有手术史、肌松药用量偏大、镇痛药用量偏少等患者易发生躁动。向叶平[7]等报道,麻醉恢复室内成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高达28.7%,轻、中、重度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5.5%、11.9%、1.3%;60.4%患者在入室后半小时内即可发生躁动,32.4%在入室后30min后,7.2%在入室1h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是EA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1.2EA的危害

EA可致交感神经兴奋、循环系统负荷增加、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循环系统并发症。躁动严重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拔除胃管、气管插管、尿管等引流管及输液装置等企图,患者无意识的翻身、挣扎等可引起窒息、伤口出血、切口裂开、坠床等意外事件,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此外,躁动患者可影响周围其他患者的苏醒质量,同时占用医护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1.3EA的预测与评估

EA评估有助于及时对高危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及处理,降低躁动引起的意外风险事件。目前临床上已有多达18种用于躁动评估的评定量表,其中Richmond镇静躁动评分(Richmondagita-tionandsedationscale,RASS)是麻醉恢复室苏醒期患者评价镇静效果最常用的评估工具,该表是2002通过对患者生理刺激运动时的反应程度来判断其镇静程度的深浅,并根据结果指导医护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具有操作简单、指示性高、可靠性高等优点[8]

2EA的诱发因素

1.1术前焦虑

患者术前焦虑可能导致麻醉恢复期间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及兴奋状态延长,升高术后出现EA的风险。最新研究表明术前焦虑的患者可使术后发生躁动的风险增加3.4倍[9]。在接受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时,术前未服用抗焦虑药物的焦虑患者(5~12岁)与无焦虑患者相比,EA的发生率分别为9.75%和1.5%。而患者的性情、社交能力、认知水平与术前焦虑水平有关,那些表现出敏感、不善于交际、情绪活跃的患者患上术前焦虑的风险更大。

1.2吸入麻醉剂

各种吸入麻醉药物都可能诱发患者苏醒期躁动,但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认为只有七氟醚有明确诱发EA的副作用[10]。在七氟醚麻醉时,EA发生率可达40%[11],主要原因可能是七氟醚残余及从中枢神经系统清除的速率有差别,导致脑功能各部分恢复不同,听力和运动功能恢复较早,而认知功能恢复较晚,这种功能完整性的缺失影响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处理能力,从而导致精神及行为分离障碍。

1.3不良刺激

术后不良刺激亦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包括缺氧、低体温、留置导尿管、尿潴留、疼痛及气管导管刺激。而疼痛和气管导管的刺激是其主要方面,研究显示疼痛评分越高EA评分也越高,阿片类药物能有效减少EA的发生率间接说明疼痛对其影响[12]。气管导管亦是强烈的刺激因素,在一项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气管导管刺激与苏醒期躁动强烈相关(OR值为16.6;95%CI:7.25~38.2)

[13]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术前1d巡回护士访视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注意患者的特殊主诉和存在的思想顾虑,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并耐心解答。适当解释病情,向患者介绍手术和麻醉的重要性,用成功的病例说明手术的良好效果,暗示麻醉的可逆性和安全性,增强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信心,减轻恐惧心理。告知患者留置尿管、胃管及各种引流管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应对方法。给患者讲解气管导管的重要性及刺激所致的咽喉部不适属正常现象,要适当忍耐,切不可自行拔出或牙咬导管,要平静呼吸,听麻醉医师指令动作。教会患者配合拔管的方法,并告知不配合的危害。麻醉恢复期,患者苏醒后要告知患者手术顺利结束,对患者的不适感要表示理解,嘱其勿乱动,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3.2合理用药

根据各个患者情况给出合理的术前医嘱。在一些精神紧张难以配合的患者、老年患者以及患者慎用苯二氮唑类镇静催眠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减少东莨菪碱的使用,一般尽量使用阿托品替代)。避免使用大剂量、全凭氯胺酮的麻醉方法,应辅用咪唑安定。因咪唑安定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治疗指数宽,安全系数大,有较强的镇静、遗忘作用,对循环、呼吸影响小。良好的术后镇痛。手术必定会造成创伤,要尽量将创伤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需要合理恰当地术后止痛,让患者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连接静脉镇痛泵,内加止痛镇静药物,使患者在无痛睡眠状态下平稳渡过全麻后的烦躁期。

3.3减少尿管刺激

把舒适护理理念渗透到术前导尿技术操作之中。严格规范操作,选择合适型号的气囊导尿管,以轻柔的动作、精湛的技术体贴周到地为患者实施导尿操作。使用加局麻药的润滑剂,以减轻导尿时的疼痛、黏膜水肿等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合理选择导尿时机,全麻患者选择在麻醉术前用药15min后,全麻诱导前行导尿术可保持患者清醒,又因镇静药的作用而降低留置导尿应激过强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尿管刺激的耐受性。

3.4保持呼吸、循环稳定

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拔除后,气道分泌物较多的可鼓励其咳嗽,咳嗽无力者可助其吸出,同时去枕平卧,头侧向一侧。出现轻度呼吸抑制者可托起下颌或应用口咽通气管,面罩给氧或面罩加压给氧,严重者则需再次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呼吸、水电解质及各个系统的稳定。在一些手术时间较长,患者情况较差,或者手术所致创伤较大的情况下,围手术期注意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水电解质,防止因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其他的水电解质紊乱所致躁动、谵妄。

3.5做好安全防护

对于躁动的患者要有专人守护,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除去患者身上会因躁动引起受伤的物品,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适当约束,防止发生坠床及自行拔除各种导管或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伤害。

4结语

患者全麻术后EA的常见原因主要有术后疼痛、不良刺激及分离忧虑[14]。全麻后EA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15],也是许多并发症出现的前期症状,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上的准备,争取患者的配合,术后对病人进行严密细致的观察,才能保证患者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参考文献:

[1]邱凤,柯坚超,宗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0):115-117.

[2]邱敏燕,梁柳英.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原因和护理策略[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4):130+132.

[3]谢岚.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9):98-100.

[4]陈秀玲,阮瑜.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分析与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05):169-171.

[5]陈霞,覃静柳.右美托咪定对LC患者七氟烷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34-135.

[6]郭清厚,钟娆霞,莫玉林.靶向预控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6):92-94.

[7]向叶平,何玲.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5):125.

[8]杨婷婷,康佳敏,邢雪燕等.国内外麻醉护士在职教育培训课程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23,30(23):40-43.

[9]王真杰,陈璐.预见性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患者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20):61-62.

[10]李鑫,支慧.围术期麻醉复苏护理联合保温干预应用于老年择期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06):183-186.

[11]张丽,李燕凤,何楚雁.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J].吉林医学,2023,44(01):234-236.

[12]肖蕊,史晓萍,高昀等.优质麻醉苏醒护理对肩关节镜术后全麻复苏期患者躁动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40(10):777-783.

[13]瞿碧霞,邵喜娜.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21,20(05):50-53.

[14]葛伟,周华,王传海.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7):19-20.

[15]黄海燕.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研究,2023,31(1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