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注射在爆震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中医穴位注射在爆震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杨艳琼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在爆震性耳聋治疗中应用中医穴位注射治疗方式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1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患者,分别采取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深入分析与对比。结果:经实验中各项数据表明,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爆震性耳聋患者而言,实施西医与中医穴位注射联合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各症状,疗效较为显著。

关键词:中医穴位注射;爆震性耳聋;治疗;应用效果

引言:爆震性耳聋又称为间断脉冲噪音损伤,在突发爆震与噪声作用下会直接导致患者耳蜗与听神经受损,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此还需积极展开治疗。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医穴位注射在爆震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的112例对象均为院内收治的爆震性耳聋病症患者,时间在2022年9月~2023年8月之间,因本次实验采取对比方式,对此还需构建对照与观察组两个组别,同时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应保证每组患者的人数处于均等状态,并随机选出。随后做好患者各项资料的收集整合工作,患者年龄均在21~35岁之间,病程最短1d、最长14d,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中位年龄、平均病程分别为31、25例(26.38±3.44)岁、(7.83±2.06)d与33、23例(27.94±3.15)岁、(7.37±1.93)d。纳入标准:患者均出现听力下降、耳鸣与耳闷等症状,经临床诊断患者均符合爆震性耳聋病症标准,发病前患者双耳听力正常,对此次知情并表示同意配合;排除标准:存在外耳及中耳先天性病变、精神障碍、对此次用药存在过敏反应、依从性较差患者。将其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呈现出(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方法,给予扩血管药物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单位: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226,规格:17.5mg×10支),用法为静脉滴注,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20mg;弥可保针(生产单位: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制造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分装,分包装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40024,规格:1ml×16安瓿),用量为每次1000μg,单日1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生产单位: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036,规格:1ml;5mg),用量为每次10mg,每日1次。以上药物除地塞米松联用5d其他两种均连续给药10d。治疗10d后对患者进行听力检测[1]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注射治疗方法,西药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首先需明确穴位位置,其中包括外关穴、翳风穴、听宫穴、听会穴,随后对以上穴位进行消毒,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生产单位: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147,规格:5ml;0.1g)药物,浓度为2%,用量为1ml,维生素B12(生产单位: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41020313,规格:1ml;0.5mg),单次用量为2ml,每间隔1日注射一次,为保证治疗效果,需按疗程注射,5次为一疗程。注射方法:应用5ml注射器,采取直刺的方式,深度为1.5~3cm,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在其存在酸胀感且回抽无血液后推入药物,除外关穴注射1ml,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分别注射0.5ml左右[2]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评判标准,患者耳鸣等症状消失,耳部听力恢复正常,达到健耳水平为显效;各症状改善,听力基本恢复,经测试听力提升30dB以上为有效;相比治疗前耳鸣程度无变化,听力改善不足15dB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人数之和)÷小组总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根据患者各症状表现来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相对较优,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76.79%,组间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格1所示。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x±s)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6

26

17

13

43(76.79)

观察组

56

39

12

5

51(91.07)

X2

10.346

5.062

9.441

12.953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爆震性耳聋通常是由于巨大声音振动而引起的听力损失,患者会有听力明显下降、耳鸣、眩晕、恶心、耳痛等情况,两耳损伤程度不相称,严重时还会导致鼓膜损伤、耳膜丢失、穿孔等情况,主要损伤部位为内耳,患者病情情况通常与震源距离、震浪压力大小、受震时间长短有着一定关联。多见于军事训练伤,在打靶、火炮发射、炮弹爆炸过程中会产生强大冲击波,气压急剧升高期间从而引发损伤,轻者为暂时性一般在一周左右会恢复,而重者可能为永久性,若未能及时展开治疗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在临床中针对该疾病多会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其具有改善微循环与耳蜗里小血管循环、增强耳蜗里供氧量、营养耳蜗里面神经细胞的作用;地塞米松还具有抗炎、消水肿的、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状态、缓解炎症介质对血管的刺激作用;弥可保针可营养神经;利多卡因可达到减轻或抑制患者疼痛、扩张耳蜗血管、提高耳蜗供血的目的;维生素B12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听觉功能恢复

[3]。中医认为爆震性耳聋是因气滞瘀血所致,耳朵经络堵塞,造成耳朵生理功能下降,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耳聋耳鸣等症状,所以可在治疗时通过针刺外关穴、翳风穴、听宫穴、听会穴的方式来改善局部供血,并在相关穴位中注射维生素B12营养神经、扩血管药物来修复神经,促进听力恢复,而其中利多卡因的营养能够减轻注射疼痛,抑制中枢神经的异常兴奋活动,减轻耳鸣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4]

综上所述,爆震性耳聋患者在行常规西医治疗期间联合耳穴注射方式整体;临床疗效较优,可切实改善患者各症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敬,李皓谆,邓蔚等. 中医穴位注射在爆震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J]. 时珍国医国药, 2023, 34 (08): 1929-1930.

[2]邢霞,邱孝丰,李翔等. 爆震性耳聋及其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J]. 职业与健康, 2021, 37 (14): 1996-1998+2003.

[3]姚慧敏. 爆震性耳聋临床特征与治疗预后相关性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4]石敏,朱玉莹,吕萍等. 爆震性耳聋临床表型及治疗效果与外周炎症细胞相关性分析 [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 19 (02): 83-87.

姓名  杨艳琼

性别  女

籍贯(省市)云南省昆明市

出生年月 1983.04

学历  本科

目前职称 主管护师

单位全称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科室  中医科

研究方向 中医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