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研究

张晶

安陆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孝感,432600

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急性肺栓塞患者共7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华法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急性肺栓塞;临床价值

急性肺栓塞指的是当血栓从体内脱离以后,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形成肺动脉,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其起病迅速,好发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早期的治疗。在老年人的急性肺栓塞的防治中,要想尽快地稳住病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给那些要做手术的患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对老年人的急性肺栓塞的防治中,必须要使用各种药物,而这些药品的疗效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对老年人的急性肺栓塞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治疗时,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组合,使其达到最好的疗效,并减少其不良反应[1]。本研究分析了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急性肺栓塞患者共70例,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61-78(65.12±2.24)岁。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61-79(65.12±2.45)岁。两组资料之间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1 mg/kg/次,1次/12 h,用药3 d后重叠给药华法林3 mg,1次/d,依据国际标准化比值标准调整药物用量。确认INR达标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继续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1 mg/kg/次,1次/12 h。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利伐沙班口服,2次/d,15 mg/次,持续口服利伐沙班治疗3周后改为1次/d,20 mg/次,持续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1.4疗效标准

显效:咳嗽、咳血、气短等症状完全消除, CTPA测试结果也基本恢复;

有效:咳嗽、咳血和气短症状明显缓解, CTPA检测显著改善;

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22.0软件处理,进行x2统计、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C反应蛋白比较

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C反应蛋白比较(x±s)

组别

时期

血氧饱和度(mmHg)

D二聚体(mg/L)

C反应蛋白(mg/L)

观察组(35)

治疗前

61.13±10.91

3.54±0.71

6.25±1.28

治疗后

80.56±12.21

1.45±0.21

3.19±0.11

对照组(35)

治疗前

61.16±10.78

3.56±0.73

6.26±1.31

治疗后

71.21±11.13

2.21±0.45

4.56±0.45

2.2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更高,P<0.05。如表2.

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35)

10

16

9

26(74.29)

观察组(35)

18

15

2

33(94.29)

X2

5.285

P

0.022

3讨论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极高,已成为临床医师不可忽略的一种急症。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肺栓塞患者以咳嗽、咳嗽、咯血、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也有不少患者仅有一至两种症状,而老年人往往伴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COPD等,往往在发病初期就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从而造成治疗的延误和疗效。因此,尽早发现和减少血栓形成是老年肺栓塞患者生存的关键。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日益增多的老年肺栓塞患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溶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取栓治疗,内科治疗包括药物溶栓治疗和药物抗凝治疗。

从疗效上看,药物性溶栓的疗效要好于药物性抗凝剂,但在临床上,抗凝药物的使用率较高。肺栓塞是一种由血栓、羊水、脂肪、空气以及脱落的细胞等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或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栓塞物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血管阻塞,其发病率在近几年逐渐升高,成为继高血压和冠心病之后的又一疾病。肺栓塞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死率高达25%-30%。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各脏器功能下降,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血液容易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2]

抗凝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老年人的体质所限,因此选择抗凝、安全、依从性较高的抗凝药物是非常必要的。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都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并且对肺栓塞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低分子肝素钙(LMWH)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其主要作用是与凝血酶 III结合,抑制激活凝血因子,促进纤维蛋白溶出而发挥抗凝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小,但需经皮下给药,给药过程中,患者疼痛加重,依从性差。华法林为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可与维生素 K拮抗,但其半衰期长,起效慢,治疗窗狭窄(INR2-3),易受到食品等药物的干扰,需经常检测 INR及给药剂量。利伐沙班是一种新的口服抗凝药物,它能与Ⅹ a因子的活性位点特异性结合,使其不能活化凝血酶,发挥抗凝的功效。利伐沙班半衰期较短,见效快,治疗效果好。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经口服吸收,不会受到其它药物和食品的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可达80%~100%[4]

D-二聚体(D-D)是纤溶酶原对交联的纤维蛋白水解产生的,它能反应血管中是否存在血栓,其含量的增加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5]。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血栓直径呈正相关,抗凝治疗可使血浆D-二聚体含量下降。肺栓塞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降低,且与血栓数目、栓塞部位和心肺代偿等密切相关,也是肺栓塞患者常见的一项监测指标。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急性相变蛋白,其表达水平与肺栓塞的发病风险成正比[6]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低分子量肝素序贯华法林相比,低分子量肝素序贯利伐沙班对老年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该方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综上,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秋红, 苏抗, 高海燕, 柳锋岩. 低分子肝素钙序贯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研究[J]. 中国药业, 2023, 32 (21): 116-119.

[2]李洁. 老年急性肺栓塞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利伐沙班的疗效[J]. 名医, 2023, (10): 153-155.

[3]王月.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3, 41 (07): 166-169.

[4]柳永红.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 15 (21): 67-69.

[5]刘会金, 时会敏. 低分子肝素钙与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J].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2 (11): 833-836.

[6]焦建华, 李霞.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临床误诊误治, 2021, 34 (06): 49-54.